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477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包括植物和光照装置;其中,所述植物为杀死和/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植物;所述光照装置向所述植物提供优化的植物生长光环境,其中,所述光照装置所照射植物冠层的有效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在50μmol·m

A plant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
技术介绍
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其中空气是致病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世界上有14种以上的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不仅包括了常见的一些细菌、真菌,还包括了一些藻类病菌等,这些有害微生物难以通过肉眼进行辨识,且具有长期的危害性,目前已经能够查明的空气真菌、细菌种类分别达到了40000、1200种。2003年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就是经近距离空气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在我国城市特别是在医院、宾馆、火车汽车站等场所人口密度大且流动性高,大量的带菌废弃物、排泄物等造成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聚集,增加了空气传播的危险性,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被重视。室内空气中散布着多种细菌,其中不乏是对人类有害的病菌,尤其是医院等场所,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就诊的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导致了较差的就医体验。植物包括能分泌对人体无毒性的香豆素、大蒜素、萜类化合物(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碳酰基化合物和氧化物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杀菌素、植物精气或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诸如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再加上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和竞争压力使人们的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出现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症状.随着诸多人类健康与环境问题的加剧,具有杀菌、减压、调节、疗养、治病等多种保健功能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对于在室内种植植物而言,考虑到一种植物只对一种污染物或者几种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用户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选好对应的植物;而且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部分植物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光照,会发生枯死等情况,导致了空气净化效果不佳。室内环境的光照强度明显不同于自然光照,如果植物在室内的摆放符合其所需的光照特性,则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生长健壮,叶色翠绿,茎杆挺拔,叶片厚实。光照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通常认为,叶绿体内三磷酸腺苷(ATP)或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NAOO)的浓度可控制异戊二烯合成酶的活性,而ATP或DMAPP的合成又受光合电子转移的影响。因此,光照可以通过间接控制异戊二烯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异戊二烯的合成及释放。还有研究发现,在无光照或低光照时,植物异戊二烯释放速率极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异戊二烯的释放速率迅速增加。居室内光照强度范围为50~5218lux。据资料显示,一般认为低于300Lx的光照强度将导致植物生长衰弱,不能维持生长。特别是在二月份时,室内的光照强度较低,达不到大部分植物的最低需求。南向窗户附近或阳台的光照强度较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距窗80cm高100cm处是窒内散射光较强的区域。随着向室内的延伸,光照强度逐渐减小,不能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大降低,降解酶的活性受到极大影响,污染物降解能力表现微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至少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包括植物和光照装置;其中,所述植物为杀死和/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植物;所述光照装置向所述植物提供优化的植物生长光环境,其中,所述光照装置所照射植物冠层的有效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在50μmol·m-2.s-1~250μmol·m-2.S-1之间。可选的,所述植物包括能分泌对人体无毒性的萜类化合物、香豆素、大蒜素、黄酮类化合物、碳酰基化合物和氧化物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植物包括乙酰CoA、乙酰基转移酶、甲羟戊酸合成途径酶系、异戊二烯基转移酶和萜烯合成酶、P-450羟化酶和可溶性脱氢酶、脂肪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中的一种或多种酶。可选的,所述光照装置包括第一光源部,所述第一光源部包括固体发光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固体发光芯片的外侧的包覆层;所述固体发光芯片为发射蓝光的固体发光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成分在波长400~480nm的范围内拥有发光峰;所述包覆层含有能够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红光的红光荧光粉;或者,所述固体发光芯片为发出紫外光的固体发光芯片,所发出的紫外光成分在波长320~400nm的范围内拥有发光峰;所述包覆层含有能够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红光的红光荧光粉以及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蓝光的蓝光荧光粉。所述第一光源部所发出的红光和蓝光的有效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即R/B在1:1~8:1的范围内。可选的,所述光照装置还包括第二光源部,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从400nm至490nm范围选择的波长的固体发光元件,固体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部分被黄/绿荧光粉转化为绿色和黄色波长范围的光;所述第二光源部所发射的未转换光和转换光混合发出白光,其色温在2000K-8000K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的光源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按比例交替设置或者平行排列;所述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点亮的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的固体发光元件数量,调整红光、蓝光和绿光的有效光量子流密度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的光源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按比例交替设置或者平行排列;所述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点亮的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的固体发光元件数量,调整红光、蓝光和紫外光的有效光量子流比例。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的光源数量为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按比例交替设置或者平行排列;所述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点亮的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的固体发光元件数量或者工作电流,调整红光、蓝光和绿光的有效光量子流密度比例;或者,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的光源数量为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按比例交替设置或者平行排列;所述多个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点亮的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的固体发光元件数量或者工作电流,调整红光、蓝光和紫外光的有效光量子流密度比例。可选的,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还包括生物识别装置,所述生物识别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当人与所述植物净化空气系统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关闭。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根据病原微生物浓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内病原微生物浓度控制第一光源部和/或第二光源部的工作电流。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和光照装置;/n其中,所述植物为杀死和/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植物;/n所述光照装置向所述植物提供优化的植物生长光环境,其中,所述光照装置所照射植物冠层的有效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在50μmol·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和光照装置;
其中,所述植物为杀死和/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植物;
所述光照装置向所述植物提供优化的植物生长光环境,其中,所述光照装置所照射植物冠层的有效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在50μmol·m-2.s-1~250μmol·m-2.S-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能分泌对人体无毒性的萜类化合物、香豆素、大蒜素、黄酮类化合物、碳酰基化合物和氧化物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乙酰CoA、乙酰基转移酶、甲羟戊酸合成途径酶系、异戊二烯基转移酶和萜烯合成酶、P-450羟化酶和可溶性脱氢酶、脂肪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中的一种或多种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包括第一光源部,所述第一光源部包括固体发光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固体发光芯片的外侧的包覆层;
所述固体发光芯片为发射蓝光的固体发光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成分在波长400~480nm的范围内拥有发光峰;所述包覆层含有能够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红光的红光荧光粉;或者,所述固体发光芯片为发出紫外光的固体发光芯片,所发出的紫外光成分在波长320~400nm的范围内拥有发光峰;所述包覆层含有能够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红光的红光荧光粉以及吸收所述固体发光芯片射出的激发光而转换发出蓝光的蓝光荧光粉。
所述第一光源部所发出的红光和蓝光的有效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即R/B在1:1~8:1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还包括第二光源部,
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从400nm至490nm范围选择的波长的固体发光元件,固体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部分被黄/绿荧光粉转化为绿色和黄色波长范围的光;
所述第二光源部所发射的未转换光和转换光混合发出白光,其色温在2000K-8000K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治理的植物净化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的光源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并且所述第一光源部和第二光源部按比例交替设置或者平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皖瑜李许可潘翔方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