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大致可区分为外焰式炉并没有及内焰式炉头两种,由于外焰式炉头产生的火焰常易产生飞火现象,导致其不能均匀的导热,燃烧效率较差,故有浪费燃气,煮食时间较长等缺失;而内焰式炉并没有产生的火焰,因为可向内集中,因此燃烧效率得以提升,但内焰式炉头的火焰集中在中央部位,无法达到火焰均匀分布的效果。另外外焰式炉头与内焰式炉头都属于二次燃烧的结构,而二次燃烧需要较多的空气将一次燃烧后的中间产物予以完全燃烧,因此,在炉头四周需设置较大的空气吸入空间,再者,二次燃烧的炉头结构,常设置有内环与外环,且内、外环周缘需布满斜向的火焰孔,因此,二次燃烧的炉头,具有结构复杂与加工困难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火焰能均匀分布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具有燃气室的燃烧器本体、与燃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具有燃气室(31,32)的燃烧器本体(1)、与燃气室(31,32)相连通的燃气管(51,52)以及覆盖在所述燃气室(31,32)敞口顶部的网孔式火盖(2),其特征在于:/n所述燃气室(31,32)至少有两个,并且自中央向外围依次间隔分布,每个燃气室(31,32)的底部封闭,相邻两个燃气室(31,32)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41,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具有燃气室(31,32)的燃烧器本体(1)、与燃气室(31,32)相连通的燃气管(51,52)以及覆盖在所述燃气室(31,32)敞口顶部的网孔式火盖(2),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室(31,32)至少有两个,并且自中央向外围依次间隔分布,每个燃气室(31,32)的底部封闭,相邻两个燃气室(31,32)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4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室(31,32)中位于中央的燃气室之出气口的面积比位于外围的相邻燃气室之出气口的面积小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管(51,52)至少有两个,并且分别与所述的燃气室(31,32)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管(51,52)内外套叠,并且其中位于内侧的燃气管之入气端的横截面积比位于外围的相邻燃气管之入气端的横截面积小17%~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室(31,32)具有两个即位于中央的中央燃气室(31)和位于外周的外周燃气室(32),其中所述燃烧器本体(1)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环壁(11)和第一外环壁(12)以及连接两者的第一底壁(13),以及内外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环壁(14)和第二外环壁(15)以及连接两者的第二底壁(16),所述第一内环壁(11)和第一外环壁(12)及第一底壁(13)共同围成所述中央燃气室(31),所述第二内环壁(14)和第二外环壁(15)及第二底壁(16)共同围成所述外周燃气室(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41,42)也具有两个即位于中央的中央空气补充通道(41)和位于外周的外周空气补充通道(42),其中所述第一内环壁(11)围成有中央腔体,所述中央腔体即为位于中央的所述中央空气补充通道(41),所述第一外环壁(1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