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万专利>正文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57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排气门桥,其上安装有排气门;摇臂,一端与凸轮相连;气门调整螺栓,上端和摇臂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和位于排气门桥上方的安装座通过球头结构相连;活动座,设于排气门桥内且二者之间能相对上下移动,活动座在一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安装座的下端面相抵的趋势;油道,可切换地将润滑油进油口或者高压油进油口与摇臂、气门调整螺栓、安装座、活动座直至排气门桥依次连通;在第四弹性件驱动下的弹性阀杆;行程限位部件,设置在气缸盖上;当缸内制动起效工作时,活动座向上移动,排气门桥向下移动,弹性阀杆下方与行程限位部件抵触,弹性阀杆打开出口泄漏高压油,提高了排气门间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rake device in cylinder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用发动机排气制动
,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各种中、大型乘用车,中、重型商用汽车都进入了不同行业的运输领域,运输途中的安全是我们头等大事。汽车在运输途中的制动性能都是很重要,尤其在长下坡时,行驶安全性更不能乐观。由于在长下坡时,驾驶员要频繁采用制动器进行制动减速,从而使制动器过热,造成制动器制动效能逐渐下降而失效。在崎岖山路加上长坡度道路更为严重,有些采用在中、重型商用汽车上背上一个大水箱,对制动器轮毂进行浇水强制冷却,这样会加速产生轮毂疲劳开裂的严重后果,必将直接对车辆行驶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对制动器轮毂进行浇水强制冷却,冷却的水流到地面上结冰,直接对后面的车辆行驶和生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使中、大型乘用车,中、重型商用汽车在长下坡和崎岖山路长下坡的行驶安全,改善运输条件,虽然目前有很多的制动方式,为了考虑到行驶车辆制动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探索和寻求最优的内燃机缸内制动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0820018742.7(公告号为CN201184224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四气门发动机用排气门制动装置》,包括排气门,排气门桥,安装在气缸盖上用于开启排气门的摇臂结构,固定在摇臂结构下方的用于驱动摇臂结构旋转的动力装置,位于排气门桥上方用于封油和泄油的气门调整螺栓组件,以及气缸体、气缸盖油路通道。该制动装置通过控制排气门保持打开,减少了燃烧室内的气体对活塞做的功,提高了制动功率,降低了整车车速;有助于车辆长时间下坡时降低车速。但是该制动装置的结构仅能对提高制动效率起到改善的作用,而内燃机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存在间隙导致噪音、因油道中有空气导致高压油冲击排气门桥等问题也是困扰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制动高压油微量泄露以提高制动效果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减小间隙以降低噪音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油道中没有空气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排气门桥,其上安装有排气门;摇臂,一端与凸轮相连;气门调整螺栓,上端和摇臂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和位于排气门桥上方的安装座通过球头结构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座,设于排气门桥内且二者之间能相对上下移动,活动座在一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安装座的下端面相抵的趋势;油道,可切换地将润滑油进油口或者高压油进油口与摇臂、气门调整螺栓、安装座、活动座直至排气门桥依次连通;在第四弹性件驱动下的弹性阀杆,设置在排气门桥内,通过油道的出口向下延伸;行程限位部件,设置在气缸盖上,当缸内制动起效工作时,活动座向上移动,排气门桥向下移动,弹性阀杆下方与行程限位部件抵触,弹性阀杆打开出口泄漏高压油。为了使得油道可切换地将润滑油进油口或者高压油进油口与摇臂、气门调整螺栓、安装座、活动座直至排气门桥依次连通,所述油道包括设于摇臂上的第一油道、分别供润滑油和高压油流入第一油道的两条第二油道以及依次贯通气门调整螺栓、安装座的第三油道和依次贯通活动座、排气门桥底部的第四油道,在其中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相流体连通的状态下,另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断开,第三油道连通在第一油道和第四油道之间。为了使得弹性阀杆能够打开和关闭出口,所述弹性阀杆包括活动穿设在第四油道的出口中的限位杆以及径向成型在限位杆上端的遮挡部,该遮挡部位于第四油道内并能遮蔽出口,所述行程限位部件为设于排气门桥下方,并能与限位杆的下端相抵的立柱。这样在排气门桥向下移动并限位杆和立柱相抵时,排气门桥再继续向下移动很小的行程,限位杆就会相对排气门桥轻微向上移动,从而使出口具有较小的开度,使得制动高压油微量的从出口处泄露;而当压力减小或消失,排气门桥在气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出口会再次被遮挡部遮蔽,排气门桥继续向上移动,会带动弹性阀杆随之向上移动。由前述可知,该制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排气门桥在向上移动时,第四油道的出口能自动被弹性阀杆关闭,无需再设置需驱动弹性阀杆关闭出口的驱动部件,涉及部件少;并且行程限位部件为立柱,结构简单。为了使得进入第三油道的润滑油或制动高压油只能流入第四油道,而不能从第四油道反向流回第三油道,所述活动座中设有位于第四油道内的第一单向阀,该第一单向阀包括U形的第一阀座、设于第一阀座内的第一阀球以及作用于第一阀球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阀球邻近第四油道的进口设置,第一弹性件使第一阀球保持遮蔽进口的趋势。为了便于设置第四弹性件,并且使第四弹性件施的力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到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阀座的外壁上成型能与限位槽的顶壁和底壁相抵的限位凸缘,所述第四弹性件为弹簧,一端和弹性阀杆相抵,另一端和限位凸缘相抵;第四弹性件同时也能起到使弹性阀杆遮挡第四油道的开口的作用。为了在其中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相流体连通的状态下,另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断开,两条所述第二油道分别为和润滑油进油口相流体连通的润滑油油道以及和高压油进油口相流体连通的高压油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润滑油油道之间设有仅允许润滑油自润滑油油道流入第一油道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油道和高压油油道之间设有仅允许高压油自高压油油道流入第一油道的第三单向阀。这样在润滑油流入第一油道时,因第三单向阀的作用,此时无高压油,润滑油不会流入高压油油道;在高压油流入第一油道时,因第二单向阀的作用,润滑油不能流入第一油道。所述第二单向阀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设于摇臂上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上开设有连通润滑油油道和第一油道的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内设有第二阀座、设于第二阀座内的第二阀球以及作用于第二阀球上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使第二阀球保持封堵第二通道的靠近润滑油油道的端口的趋势。所述第三单向阀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三单向阀包括设于摇臂上的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上开设有连通高压油油道和第一油道的第三通道,该第三通道内设有第三阀球以及作用于第三阀球上的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使第三阀球保持封堵第三通道的靠近高压油油道的端口的趋势。为了便于进润滑油或高压油,所述摇臂设置在摇臂轴上,所述摇臂轴上开设有和润滑油油道相流体连通的润滑油进油口以及和高压油油道相流体连通的高压油进油口。优选地,所述摇臂和摇臂轴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上设有连通润滑油进油口和润滑油油道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高压油进油口和高压油油道的第二通孔。针对钢质材料摇臂时需使用衬套,若采用其他摩擦性能好的材料可以不采用此摇臂衬套。为了使得活动座和排气门桥能良好地配合,所述排气门桥上设有活动座孔,所述活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n排气门桥(1),其上安装有排气门(11);/n摇臂(2),一端与凸轮(3)相连;/n气门调整螺栓(4),上端和摇臂(2)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和位于排气门桥(1)上方的安装座(41)通过球头结构相连;/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活动座(12),设于排气门桥(1)内且二者之间能相对上下移动,活动座(12)在一第四弹性件(120)的作用下保持与安装座(41)的下端面相抵的趋势;/n油道,可切换地将润滑油进油口(241)或者高压油进油口(242)与摇臂(2)、气门调整螺栓(4)、安装座(41)、活动座(12)直至排气门桥(1)依次连通;/n在第四弹性件(120)驱动下的弹性阀杆(5),设置在排气门桥(1)内,通过油道的出口(131)向下延伸;/n行程限位部件(6),设置在气缸盖(61)上,当缸内制动起效工作时,活动座(12)向上移动,排气门桥(1)向下移动,弹性阀杆(5)下方与行程限位部件(6)抵触,弹性阀杆(5)打开出口(131)泄漏高压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
排气门桥(1),其上安装有排气门(11);
摇臂(2),一端与凸轮(3)相连;
气门调整螺栓(4),上端和摇臂(2)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和位于排气门桥(1)上方的安装座(41)通过球头结构相连;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座(12),设于排气门桥(1)内且二者之间能相对上下移动,活动座(12)在一第四弹性件(120)的作用下保持与安装座(41)的下端面相抵的趋势;
油道,可切换地将润滑油进油口(241)或者高压油进油口(242)与摇臂(2)、气门调整螺栓(4)、安装座(41)、活动座(12)直至排气门桥(1)依次连通;
在第四弹性件(120)驱动下的弹性阀杆(5),设置在排气门桥(1)内,通过油道的出口(131)向下延伸;
行程限位部件(6),设置在气缸盖(61)上,当缸内制动起效工作时,活动座(12)向上移动,排气门桥(1)向下移动,弹性阀杆(5)下方与行程限位部件(6)抵触,弹性阀杆(5)打开出口(131)泄漏高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设于摇臂(2)上的第一油道(21)、分别供润滑油和高压油流入第一油道(21)的两条第二油道以及依次贯通气门调整螺栓(4)、安装座(41)的第三油道(42)和依次贯通活动座(12)、排气门桥(1)底部的第四油道(13),在其中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21)相流体连通的状态下,另一条第二油道和第一油道(21)断开,第三油道(42)连通在第一油道(21)和第四油道(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阀杆(5)包括活动穿设在第四油道(13)的出口(131)中的限位杆(51)以及径向成型在限位杆(51)上端的遮挡部(52),该遮挡部(52)位于第四油道(13)内并能遮蔽出口(131),所述行程限位部件(6)为设于排气门桥(1)下方并能与限位杆(51)的下端相抵的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12)中设有位于第四油道(13)内的第一单向阀(7),该第一单向阀(7)包括U形的第一阀座(71)、设于第一阀座(71)内的第一阀球(72)以及作用于第一阀球(72)上的第一弹性件(73),第一阀球(72)邻近第四油道(13)的进口(132)设置,第一弹性件(73)使第一阀球(72)保持遮蔽进口(132)的趋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万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