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技术介绍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是一种欧美广泛运用的新型结构体系,由于冷弯薄壁结构具有易于工厂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安装,施工周期短,钢材可以循环使用,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多层住宅建筑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现有钢板剪力墙在较大载荷作用下,内嵌钢板优先被破坏,然后再使框架梁或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节点被破坏,最后再使框架柱进行破坏,在该破坏模式下,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节点及框架梁的破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节点优先破坏的现象,其抗侧力及耗能性能表现不足,从而严重的影响整个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大多数钢板剪力墙由于宽厚板较大,在侧向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屈曲,并且会产生拉力带,且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内嵌钢板(2)、冷弯薄壁型钢梁(3)和斜拉钢带(9);/n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包括两个外卷边槽钢(101);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梁(3)包括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冷弯薄壁异型钢(301)的截面呈L形;/n所述内嵌钢板(2)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内嵌钢板(2)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和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每一侧的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两个垂直边缘,每一侧的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内嵌钢板(2)、冷弯薄壁型钢梁(3)和斜拉钢带(9);
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包括两个外卷边槽钢(101);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梁(3)包括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冷弯薄壁异型钢(301)的截面呈L形;
所述内嵌钢板(2)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内嵌钢板(2)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和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每一侧的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两个垂直边缘,每一侧的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两个水平边缘;
所述内嵌钢板(2)两侧的外卷边槽钢(101)槽口相对,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内嵌钢板(2)及其两侧的外卷边槽钢(101)的卷边,槽口相对的两个外卷边槽钢(101)拼接形成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
所述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包括垂直连接的钢板Ⅰ(3011)和钢板Ⅱ(3012),钢板Ⅰ(3011)和钢板Ⅱ(3012)上均设置有内卷边,钢板Ⅰ(3011)的外表面与内嵌钢板(2)的板面贴合,钢板Ⅱ(3012)的外表面与内嵌钢板(2)的水平边缘齐平;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内嵌钢板(2)及其两侧的钢板Ⅰ(3011),拼接形成冷弯薄壁型钢梁(3);
两个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两个冷弯薄壁型钢梁(3)连接形成钢框架;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面向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一侧设置两组螺栓孔,这两组螺栓孔分别位于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的上下端;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内嵌钢板(2)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每个接壤处均设置有两个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这两个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分别位于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两侧;所述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栓(6)连接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内嵌钢板(2)、冷弯薄壁型钢梁(3)和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
所述钢框架的每一侧均设置有四个节点板(8),这四个节点板(8)分别位于钢框架的四个角上;每个所述节点板(8)均同时与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钢板Ⅱ(3012)的内卷边贴合,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节点板(8)、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钢板Ⅱ(3012)的内卷边;
所述钢框架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斜拉钢带组,斜拉钢带组包括两个呈X型布置的斜拉钢带(9),斜拉钢带组分别与同侧的四个节点板(8)贴合,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斜拉钢带(9)和节点板(8);
每个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的侧壁的上下端各设置两个柱脚抗拔连接件(7),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柱脚抗拔连接件(7)和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
2.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内嵌钢板(2)、冷弯薄壁型钢梁(3)和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10);
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包括两个外卷边槽钢(101);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梁(3)包括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冷弯薄壁异型钢(301)的截面呈L形;
所述内嵌钢板(2)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内嵌钢板(2)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和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每一侧的两个外卷边槽钢(1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两个垂直边缘,每一侧的两个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分别位于内嵌钢板(2)的两个水平边缘;
所述内嵌钢板(2)两侧的外卷边槽钢(101)槽口相对,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内嵌钢板(2)及其两侧的外卷边槽钢(101)的卷边,槽口相对的两个外卷边槽钢(101)拼为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
所述冷弯薄壁异型钢(301)包括垂直连接的钢板Ⅰ(3011)和钢板Ⅱ(3012),钢板Ⅰ(3011)和钢板Ⅱ(3012)上均设置有内卷边,钢板Ⅰ(3011)的外表面与内嵌钢板(2)的板面贴合,钢板Ⅱ(3012)的外表面与内嵌钢板(2)的水平边缘齐平;若干所述自攻螺钉(5)攻入内嵌钢板(2)及其两侧的钢板Ⅰ(3011),拼接形成冷弯薄壁型钢梁(3);
两个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两个冷弯薄壁型钢梁(3)连接形成钢框架;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面及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一侧设置有两组螺栓孔,这两组螺栓孔分别位于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的上下端;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内嵌钢板(2)在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每个接壤处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每个接壤处均设置有两个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这两个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分别位于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和冷弯薄壁型钢梁(3)的两侧;所述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栓(6)连接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内嵌钢板(2)、冷弯薄壁型钢梁(3)和冷弯薄壁型连接件(4);
所述钢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10),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10)为矩形板,每个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10)同时与两个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贴合,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10)和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
每个所述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1)的侧壁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两个柱脚抗拔连接件(7),若干自攻螺钉(5)攻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徐磊,王宇航,周绪红,王卫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