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包括第一芯体、两个第一封头、第二芯体、两个第二封头;位于第一芯体顶部的第一封头和位于第二芯体顶部的第二封头通过顶部连接管连通;位于第二芯体底部的第一封头和位于第二芯体底部的第二封头通过底部连接管连通。可以将组合式散热器拆散为零部件状态,使得尺寸比较小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能够分别穿过比较小的开口而设置在安装区域内;并且组合式散热器的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其余部件分别能够在安装区域内组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散热器总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尺寸大于安装区域的开口尺寸,导致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总成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Combined radi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散热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
技术介绍
散热器总成是一种采用板翅式换热器或冷却器的一种常用热交换装置。其中采用的板翅式换热器通常包括芯体和封头,封头用于限制芯体的冷媒通道和/或热媒通道。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散热器总成采用板翅式换热器作为散热主体,板翅式换热器的芯体通常制作为一体式,从而使得芯体的整体尺寸比较大,从而导致板翅式换热器的整体尺寸比较大;另一方面,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例如风力发电机的场合,需要安装散热器总成的安装区域受到设计要求的限制,使得散热器总成的安装区域的开口比较小;当散热器总成需要穿过安装区域的开口时,安装区域的开口能够将散热器总成的板翅式换热器阻隔在安装区域的外部。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散热器总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尺寸大于安装区域的开口尺寸,导致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总成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散热器总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尺寸大于安装区域的开口尺寸,导致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总成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包括第一芯体、两个第一封头、第二芯体、两个第二封头;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左部,所述第二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右部,所述第一芯体右端和所述第二芯体的左端可拆卸的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顶部和底部;位于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顶部连接管连通;和/或,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底部连接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组成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迎风面;所述第一芯体的背面和所述第二芯体的背面组成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背风面;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还包括空气增压装置,所述空气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迎风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增压装置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扇叶和所述电机同轴设置,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迎风面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盖合在所述迎风面上;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和所述迎风面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罩上,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导风罩,所述电机的转轴和所述扇叶可转动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上沿着扇叶的轴心线方向设置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上设置进风护网;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进风护网、所述导风罩和所述迎风面之间;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外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依次穿过所述进风护网和所述导风口与所述扇叶可转动的连接。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芯体顶端的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第一法兰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芯体顶端的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第二法兰接口;所述顶部连接管的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法兰接口上,所述顶部连接管的其中另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法兰接口上;和/或,位于所述第一芯体底端的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第三法兰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端的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第四法兰接口;所述底部连接管的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三法兰接口上,所述底部连接管的其中另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四法兰接口上。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呈矩形罩体;所述导风罩的四个内角部分别设置扰流板;一个所述扰流板分别与导风罩的一个内角部的三个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的板面呈弧面状;一个所述扰流板的弧面中心向所述导风罩的一个内角部凹陷。进一步的,所述背风面呈平面状,且所述背风面和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迎风面的边缘至所述背风面的间距大于所述迎风面的中心至所述背风面的间距;所述迎风面的边缘向所述迎风面的中心收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左端至所述迎风面的中心呈阶梯状收敛;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右端至所述迎风面的中心呈阶梯状收敛;和/或,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顶端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顶端分别至所述迎风面的中心呈弧面状收敛;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底端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底端分别至所述迎风面的中心呈弧面状收敛。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总成的一体式的芯体改造为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并且对应的将一体式的芯体上的封条改造为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并且将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及将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设置为可拆卸的连通;当组合式散热器安装在开口比较小的安装区域时,可以将组合式散热器拆散为零部件状态,使得尺寸比较小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能够分别穿过比较小的开口而设置在安装区域内;并且组合式散热器的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其余部件分别能够在安装区域内组装为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取得了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将散热器总成拆散后,任一部件均能够穿过比较小的开口并到达安装区域内,以及任一部件均能够在安装区域内再次组装为散热器总成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组合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二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媒通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媒通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散热器总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尺寸大于安装区域的开口尺寸,导致现有技术的散热器总成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参见图1或图2,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包括第一芯体1、两个第一封头2、第二芯体3、两个第二封头4;第一芯体1和第二芯体3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第一芯体1设置在第二芯体3的左部,第二芯体3设置在第一芯体1的右部,第一芯体1右端和第二芯体3的左端可拆卸的连接;两个第一封头2分别设置在第一芯体1的顶部和底部;两个第二封头4分别设置在第二芯体3的顶部和底部;位于第一芯体1顶部的第一封头2和位于第二芯体3顶部的第二封头4通过顶部连接管5连通;和/或,位于第二芯体3底部的第一封头2和位于第二芯体3底部的第二封头4通过底部连接管6连通。其中,当第一芯体1和第二芯体3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时,在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左端至右端方向上,第一芯体1和第二芯体3相互隔离。两个第一封头2分别设置在第一芯体1上,沿着竖直方向,两个第一封头2通过第一芯体1的热媒通道连通;两个第二封头4分别设置在第二芯体3上,沿着竖直方向,两个第二封头4通过第二芯体3的热媒通道连通。当第一芯体1和第二芯体3呈分体状态时,在第一芯体1的第一封头2和第二芯体3的第二封头4之间留有间距,从而使得第一芯体1内的热媒介质不能够流入第二芯体3内,反之亦然。当第一芯体1和第二芯体3组装为一体时,第一芯体1内的热媒介质能够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体、两个第一封头、第二芯体、两个第二封头;/n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左部,所述第二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右部,所述第一芯体右端和所述第二芯体的左端可拆卸的连接;/n两个所述第一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顶部和底部;/n两个所述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顶部和底部;/n位于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顶部连接管连通;/n和/或,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底部连接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体、两个第一封头、第二芯体、两个第二封头;
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分别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左部,所述第二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右部,所述第一芯体右端和所述第二芯体的左端可拆卸的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的顶部和底部;
两个所述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体的顶部和底部;
位于所述第一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顶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顶部连接管连通;
和/或,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一封头和位于所述第二芯体底部的所述第二封头通过底部连接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芯体的正面和所述第二芯体的正面组成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迎风面;所述第一芯体的背面和所述第二芯体的背面组成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的背风面;
所述组合式散热器总成还包括空气增压装置,所述空气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迎风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增压装置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扇叶和所述电机同轴设置,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迎风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盖合在所述迎风面上;
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和所述迎风面之间的空腔内;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罩上,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导风罩,所述电机的转轴和所述扇叶可转动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上沿着扇叶的轴心线方向设置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上设置进风护网;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进风护网、所述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迪维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