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凤梅专利>正文

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35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架桥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包括桥梁,所述桥梁的底部固定安装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两侧且位于桥梁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所述桥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桥梁的内部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当车辆在特殊情况下与高架桥底发生碰撞时,车顶与桥底接触,在减震装置内弹簧的作用下,使履带与车顶接触并发生移动,此时车辆由于自身高度的原因会对高架桥底一个向上的力,会将履带顶起,使缓冲装置内的波纹管压缩一定的行程,并保持车顶与履带发生移动,使车辆能够正常前行并驶出高架桥底,最大程度的保护高架桥和车辆及人的安全。

A protection device after the collision of viaduct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架桥保护
,具体为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高架桥,一种桥梁,一般是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在城市交通道路中,高架桥在城市交通中起到很大作用,充分利用了城市面积,减缓了城市交通的压力,由于高架桥都是有桥墩支撑在半空中,高度有限,当有一些大货车不知道限高通过时,会发生碰撞,使车辆卡在高架桥低下或者将高架桥撞损坏,由于高架桥上也有行车,一旦发生事故,车辆顶部受到撞击,人也会因此受伤,此外桥面造成伤害也会影响整条高架桥的畅通,高架桥造价昂贵,维修起来甚是麻烦,因此一种新型的保护高架桥的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最大程度保护高架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包括桥梁,所述桥梁的底部固定安装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两侧且位于桥梁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所述桥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桥梁的内部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包括桥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的底部固定安装减震装置(2),减震装置(2)的两侧且位于桥梁(1)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滑轮(3),滑轮(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4),所述桥梁(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5),桥梁(1)的内部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包括桥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的底部固定安装减震装置(2),减震装置(2)的两侧且位于桥梁(1)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滑轮(3),滑轮(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4),所述桥梁(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5),桥梁(1)的内部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底碰撞后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2)与桥梁(1)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01)连接,支撑柱(201)远离桥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02),底座(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3),第一弹簧(2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卡链(204),卡链(204)远离第一弹簧(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05),箱体(20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206),所述底座(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压板(207),均压板(20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20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林凤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