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30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为了提高冷调器盖的排热能力,所述冷调框架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百叶窗,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且固定架的前侧固定有排热扇,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所述转动主杆通过转动支杆与衔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衔接杆上下进行摆动,进而带动百叶窗上下转动,能够对冷调器内排出的热量进行不同方向的排热,通过冷调框架后侧的排热扇,能够将外界冷风透过防尘网吹向冷调器盖内部,进而对冷调器盖内集水管以及散热器进行降温,加快冷调的速率,通过散热网,能够对散热器排出的热量均匀导出,便于排热扇的排热。

A kind of refrigerator cover with wind direction turning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
本技术涉及冷调器
,具体是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
技术介绍
冷调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冷调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调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因此,冷调器盖是冷调器必不可少的重要防护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冷调器盖的结构存在着一些缺点,没有设置能够对排热风向进行转动的百叶窗,无法提高冷调器的排热效率,没有设置能够加快热气排放的排气扇,无法使冷调器内部热量快速排放,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包括冷调框架,所述冷调框架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百叶窗,且冷调框架的外侧固定有定位脚座,所述冷调框架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嵌入设置有进水口,且冷调框架的上方位于另一侧位置处出嵌入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冷调框架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冷调框架的内侧固定有散热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且固定架的前侧固定有排热扇,所述固定架通过定位板与排热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贯从左到右依次嵌入设置有3个集水管,且散热架的内侧位于集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所述冷调框架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有转动主杆,所述转动主杆的端部贯穿连接有转动支杆,且转动主杆通过转动支杆与衔接杆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百叶窗的两侧与衔接杆的前侧均嵌入设置有转销,所述百叶窗通过转销与冷调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杆通过转销与百叶窗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网的外侧固定有卡扣,且防尘网通过卡扣与固定架卡合固定,所述防尘网的滤孔孔径不高于3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管为U型结构,且集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通过焊接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网为一种尼龙材质构件,且散热网的厚度不低于4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支杆的两端均套接有固定转轴,所述转动主杆与衔接杆分别通过固定转轴与转动支杆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衔接杆上下进行摆动,进而带动百叶窗上下转动,能够对冷调器内排出的热量进行不同方向的排热,加快热量的排散,进一步的提高冷调器的散热能力,通过冷调框架后侧的排热扇,能够将外界冷风透过防尘网吹向冷调器盖内部,进而对冷调器盖内集水管以及散热器进行降温,加快冷调的速率,同时能够将冷调器盖内部的热量通过百叶窗以及防尘网边缘处排出,提高冷调的效率,通过散热网,能够对散热器排出的热量均匀导出,便于排热扇的排热,同时尼龙材质的散热网能够对散热器及集水管进行保护,避免因碰撞导致对散热器及集水管内部结构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冷调框架;2、进水口;3、出水口;4、定位脚座;5、百叶窗;6、固定架;7、定位板;8、排热扇;9、防尘网;10、衔接杆;11、散热架;12、集水管;13、散热器;14、散热网;15、电机;16、转动主杆;17、转动支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包括冷调框架1,冷调框架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百叶窗5,且冷调框架1的外侧固定有定位脚座4,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嵌入设置有进水口2,且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另一侧位置处出嵌入设置有出水口3,冷调框架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6,且冷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散热架11,固定架6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9,且固定架6的前侧固定有排热扇8,固定架6通过定位板7与排热扇8固定连接,防尘网9的外侧固定有卡扣,且防尘网9通过卡扣与固定架6卡合固定,防尘网9的滤孔孔径不高于3mm,通过冷调框架1后侧的排热扇8,能够将外界冷风透过防尘网9吹响冷调器盖内部,进而对冷调器盖内集水管12以及散热器13进行降温,加快冷调的速率,同时能够将冷调器盖内部的热量通过百叶窗5以及防尘网9边缘处排出,提高冷调的效率。散热架11的内侧贯从左到右依次嵌入设置有3个集水管12,集水管12为U型结构,且集水管12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通过焊接分别与进水口2和出水口3固定,通过U型结构的集水管12,能够使热水保持足够长时间的冷却,进而确保冷调的效率。散热架11的内侧位于集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器13,散热器13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14,散热网14为一种尼龙材质构件,且散热网14的厚度不低于4mm,通过散热网14,能够对散热器13排出的热量均匀导出,便于排热扇8的排热,同时尼龙材质的散热网14能够对散热器13及集水管12进行保护,避免因碰撞导致对散热器13及集水管12内部结构的损坏。冷调框架1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电机15,电机15的端部固定有转动主杆16,转动主杆16的端部贯穿连接有转动支杆17,且转动主杆16通过转动支杆17与衔接杆10连接,百叶窗5的两侧与衔接杆10的前侧均嵌入设置有转销,百叶窗5通过转销与冷调框架1转动连接,衔接杆10通过转销与百叶窗5转动连接,百叶窗5和衔接杆10通过与转销的联动,能够使电机15控制百叶窗5进行转动,进而改变冷调器盖的排热方向,转动支杆17的两端均套接有固定转轴,转动主杆16与衔接杆10分别通过固定转轴与转动支杆17转动连接,通过电机15转动主杆16转动,转动主杆16带动转动支杆1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衔接杆10上下进行移动,衔接杆10带动百叶窗5上下转动,能够对冷调器内排出的热量进行不同方向的排热,加快热量的排散,进一步的提高冷调器的散热能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热水从进水口2流入至集水管12内,通过散热器13对集水管12内的热水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的排热扇8转动,将外界冷风透过防尘网9吹响冷调器盖内部,使冷调器盖内部的高温通过百叶窗5排出,进一步的电机15转动主杆16转动,转动主杆16带动转动支杆1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衔接杆10上下进行移动,衔接杆10带动百叶窗5上下转动,对冷调器盖内排出的热量进行不同方向的排热,加快热量的排散,从而降温后的冷水通过出水口3排出,通过冷调框架1后侧的排热扇8,能够将外界冷风透过防尘网9吹响冷调器盖内部,进而对冷调器盖内集水管12以及散热器13进行降温,加快冷调的速率,同时能够将冷调器盖内部的热量通过百叶窗5以及防尘网9边缘处排出,提高冷调的效率,散热网14能够对散热器13排出的热量均匀导出,便于排热扇8的排热,同时尼龙材质的散热网14能够对散热器13及集水管12进行保护,避免因碰撞导致对散热器13及集水管12内部结构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包括冷调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调框架(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百叶窗(5),且冷调框架(1)的外侧固定有定位脚座(4),所述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嵌入设置有进水口(2),且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另一侧位置处出嵌入设置有出水口(3),所述冷调框架(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6),且冷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散热架(11),所述固定架(6)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9),且固定架(6)的前侧固定有排热扇(8),所述固定架(6)通过定位板(7)与排热扇(8)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架(11)的内侧贯从左到右依次嵌入设置有3个集水管(12),且散热架(11)的内侧位于集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器(13),所述散热器(13)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14),所述冷调框架(1)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端部固定有转动主杆(16),所述转动主杆(16)的端部贯穿连接有转动支杆(17),且转动主杆(16)通过转动支杆(17)与衔接杆(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风向转口的冷调器盖,包括冷调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调框架(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百叶窗(5),且冷调框架(1)的外侧固定有定位脚座(4),所述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一侧位置嵌入设置有进水口(2),且冷调框架(1)的上方位于另一侧位置处出嵌入设置有出水口(3),所述冷调框架(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6),且冷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散热架(11),所述固定架(6)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9),且固定架(6)的前侧固定有排热扇(8),所述固定架(6)通过定位板(7)与排热扇(8)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架(11)的内侧贯从左到右依次嵌入设置有3个集水管(12),且散热架(11)的内侧位于集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器(13),所述散热器(13)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网(14),所述冷调框架(1)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端部固定有转动主杆(16),所述转动主杆(16)的端部贯穿连接有转动支杆(17),且转动主杆(16)通过转动支杆(17)与衔接杆(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风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骏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