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29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包括环形承载体(30),所述环形承载体在保持区域(31)中带有两个卷绕盘,其中,两个半环形的盘半部(20、21;22、23)分别形成卷绕盘,在用于所述盘半部(20、21;22、23)的保持区域(31)之外,环形承载体(30)包括把手(35),其中,所述环形承载体(30)由两个承载元件(37、38)构成,所述承载元件在一个端部即把手端部(351)可摆动运动地相互连接,并且在另一端分别具有用于可松开的封闭部(36)的封闭件(361、362)。

Device for making pile b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制造绒球,已知有环形的卷绕模板,其中,用于形成绒球的纱线连续地围绕在中央孔与外围之间产生的环缠绕。为了避免纱线穿过中央孔,由文献DE3722854A1已知,卷绕环由两个相同的环半部形成,这些环半部例如通过铰链可移动地相互连接。该铰链能实现摆起位置,由此便于卷绕过程,因为每个环半部都可以依次地被卷绕。卷绕环在卷绕过程之后才闭合,以便绒球进行最终成型,即在外围区域中把纱线卷分开。利用固定丝线产生丝线圈,该丝线圈把制好的绒球束紧。为了便于在外围区域中切割,卷绕环被块部间隔开,从而形成缝隙,切割刀具伸入到间隔空隙中,并且沿着纱线卷的外围分开。外观设计专利US2751515S公开了一种带有卷绕环的类似的装置,这些卷绕环分别由两个环半部构成。前面提到的已知的卷绕模板的缺点是,在制造绒球时,两个卷绕环会彼此离开,或者会相向地移动,致使这些卷绕环不再对齐。如果发生了这种事,就无法长久地实现所希望的全成形的绒球,并且必须重复卷绕过程。文献JP3436751B2示出了一种使得两个卷绕盘保持在耦联状态下的可行性。为此存在由两个承载元件构成的承载装置。在每个承载元件上可摆动地保持着两个半圆形的环元件。为了卷绕,把这些承载元件连接起来,并且使得环元件离开承载装置向外摆动。为了沿着整个外围切开绒球,这些承载元件必须彼此分开。前述的装置在结构上繁琐,此外利用这种装置只能产生一种大小的绒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善的用于产生绒球的装置,其特别是在结构上构造简单,并且可以可变地使用。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得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包含有这种装置的其它有利的特征。用于制造绒球的新式装置同样包括环形承载体,该环形承载体在保持区域中保持着两个卷绕盘,其中,两个半环形的盘半部分别形成一个卷绕盘。在用于盘半部的保持区域之外,环形承载体具有把手。可以在整个绒球-制造中握住该把手,而不会让该把手妨碍卷绕过程或切割。环形承载体由两个承载元件构成,这些承载元件在把手端部可摆动运动地相互连接,并且在另一端通过封闭元件可相互连接成可松开的封闭部,由此于是在保持区域中产生闭合的环。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环形承载体的两个承载元件相同地构造。这能实现成本低廉地制造环形承载体。如果例如两个承载元件由塑料通过注塑制得,则为此只需一个模具。每个承载元件都在把手端部具有用于可摆动地运动的连接的器件。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承载元件的把手端部上设置了通孔。两个承载元件中的通孔经过设置,从而它们在承载元件的装配状态下对齐,并且共同地产生用于套筒的铰链孔眼,该套筒伸入到这些通孔中,并且能实现摆动运动。环形承载体的承载元件经过构造,从而它们一方面共同地在一端即把手端部形成把手,并且从该把手端部起,臂在每个承载元件上延伸。在把手端部对面,在该臂上分别设置了封闭元件,从而在这些承载元件相向地摆动时承载元件的两个臂可以在该自由端相互连接。在封闭位置,承载元件的臂形成位于把手附近的保持区域。承载元件的臂优选为半圆形,从而形成环形的保持区域。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元件的两个臂经过设计,从而它们包夹两个上下地布置的半圆形的承载层,其中,这些承载层并非直接相互贴靠,从而在这些承载层之间存在缝隙。为了在卷绕过程中保持该缝隙,在承载层的内表面上优选布置了块部,这些块部也在卷绕过程中保证承载层相互间的保持恒定的间距。在承载元件的臂上,在两侧固定了半圆形的盘半部,这些盘半部在环形承载体闭合情况下在环形承载体的两侧形成了卷绕盘。为此,分别使得盘半部移动至两个承载元件的承载层的外侧。为了可靠地保持盘半部,环形承载体的承载元件一方面具有把手侧的夹紧缝隙,并且另一方面具有封闭部侧的夹紧缝隙,盘半部的相应的下面的或上面的插入边插入到该夹紧缝隙中。然后把盘半部压紧到相应的承载层的外侧面上。在此,盘半部按有利的方式通过夹紧元件被保持在环形承载体的承载层上。在装配四个盘半部之后,可以开始制造绒球。为此使得环形承载体处于卷绕位置,即把两个承载元件之间的可松开的封闭部打开,并且通过把纱线卷绕到承载元件的两个臂上而产生用于绒球的纱线卷。如果环形承载体的两个半部被纱线卷绕,则承载元件彼此相向地摆动,并且封闭件相互连接。在该封闭位置,纱线卷可以沿着卷绕盘的外围分开,并且把固定丝线可靠地插入到存在的缝隙中。在制造绒球之后,可以利用所述装置制造相同大小的其它绒球。此外可行的是,利用相同的环形承载体来产生另一种大小的绒球。为此可取下四个半环形的盘半部,并且用较大或较小直径的盘半部予以替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一个环形承载体和多个卷绕盘组来制得不同直径的绒球。用于制造绒球的新式装置能可变地用于制造不同大小的绒球。此外有利地,该装置由可轻易地装配的少量单个部件构成。另外,在制造绒球时,不会在卷绕盘的移动方面产生问题,并且在绒球制造期间对装置的操作简便。按有利的方式,通过环形承载体上的封闭部,保证在分割纱线卷时把纱线卷的丝线牢固地束紧。此外,在环形承载体的承载元件的承载层之间并且由此在卷绕盘之间的宽的缝隙能实现在分开过程中针对剪刀的明显的引导。附加地支持了操作,因为这种新式装置在卷绕盘的保持区域之外具有带把手的环形承载体。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措施和优点在后续说明中介绍。本专利技术在此涉及到全部可从中得到的新特性。在后面的附图中:图1为处于封闭位置的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封闭的环形承载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卷绕盘的盘半部的俯视图;图4为根据图2的装置在打开的卷绕位置的立体图;图5为图2的环形承载体的单个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在装配期间的立体图;图7为根据图2的环形承载体的局部立体图;图8为根据图2的环形承载体在封闭之前的剖视图;图9为根据图2的环形承载体在封闭位置的剖视图;图10为根据图1的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的俯视图,其带有根据图3的盘半部;图11为用于较小的卷绕盘的盘半部的俯视图;图12为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的俯视图,其带有根据图11的盘半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用于制造绒球的新式装置10,该装置包括环形承载体30,且在其保持区域31中包括卷绕盘,即在环形承载体30的前面的卷绕盘和在其后面的卷绕盘。在此,这些卷绕盘分别由两个半环形的盘半部构成,即前面的由盘半部20、21构成的卷绕盘和后面的由盘半部22、23构成的卷绕盘。在用于盘半部20、21、22、23的保持区域31之外,环形承载体30具有把手35。借助该把手35,装置10既可以很好地保持在封闭位置,在图1和10中示出,又可以很好地保持在打开位置,在图4中示出,而不会让把手35在绒球制造中妨碍操作。在该实施例中,如由图2可更清楚地看到,环形承载体30由两个承载元件37、38构成。承载元件37、38在其把手端部351处可摆动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包括环形承载体(30),所述环形承载体在保持区域(31)中带有两个卷绕盘,其中,两个半环形的盘半部(20、21;22、23)分别形成卷绕盘,/n其特征在于,/n在用于所述盘半部(20、21;22、23)的保持区域(31)之外,环形承载体(30)包括把手(35),/n其中,所述环形承载体(30)由两个承载元件(37、38)构成,所述承载元件在一个端部即把手端部(351)可摆动运动地相互连接,并且在另一端分别具有用于可松开的封闭部(36)的封闭件(361、36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30 DE 202018106817.21.一种用于制造绒球的装置,包括环形承载体(30),所述环形承载体在保持区域(31)中带有两个卷绕盘,其中,两个半环形的盘半部(20、21;22、23)分别形成卷绕盘,
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所述盘半部(20、21;22、23)的保持区域(31)之外,环形承载体(30)包括把手(35),
其中,所述环形承载体(30)由两个承载元件(37、38)构成,所述承载元件在一个端部即把手端部(351)可摆动运动地相互连接,并且在另一端分别具有用于可松开的封闭部(36)的封闭件(361、36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承载元件(37、38)相同地构造,其中,一个承载元件(38)在翻转的方向上与另一个承载元件(37)可摆动地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承载元件(37、38)都在所述把手端部(351)上具有通孔(355),并且两个通孔(355)共同地形成用于套筒(40)的铰链孔眼,其中,所述套筒(40)的中轴线是摆动轴线。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承载元件(37、38)都具有由两个上下地布置的半圆形的承载层(32、33)构成的臂,其中,在每个承载层(32、33)上可松开地保持着盘半部(20、21;22、23),并且在承载元件(37、38)的承载层(32、33)之间存在缝隙(34)。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盘半部(20、21;22、23)都以其下面的插入边(26)保持在承载元件(37、38)的把手侧的夹紧缝隙(324)中,并且以其上面的插入边(27)保持在同一个承载元件(37、38)的封闭部侧的夹紧缝隙(324)中。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可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帕彭富斯
申请(专利权)人:威廉普里姆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