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88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温变、遇水变色织带其变色温度为32~36℃,遇水变色阈值为织物上水分含量为15%,遇水变色反应时间为0.1~0.5s;采用温变和遇水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本申请采用具有持久的温变、遇水变色的纤维为原料,通过在制备变色微胶囊过程中,把微胶囊材料引入到纤维材料的基体中,具有持久的变色性能,同时用过三维编织的方法,实现织带内外颜色的一致性,避免了常规传统的变色织带持久性差的问题和颜色差异的问题。

A kind of ribbon with temperature change and color change when encountering 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discoloration ribbon.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discolor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discoloration ribbon is 32-36 \u2103, the threshold value of water discoloration is 15% of the water content on the fabric, and the time of water discoloration reaction is 0.1-0.5s.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discoloration functional fiber i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discoloration ribbon is prepared by three-dimensional warp knitting process.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fiber with permanent temperature change and water color change i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color change microcapsule, the microcapsule materia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atrix of the fiber material, which has the permanent color change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weaving is used to achiev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olors of the webbing,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poor durability and color differ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lor change webbing Que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647599.9涉及一种变色织带。该变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的织带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加密凸纹,相邻两个加密凸纹之间密布有反光点,所述的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反光带,反光带与纬纱交错连接形成所述的反光点。本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体立体感、在不同的角度看的色彩和视觉效果均不同、更加亮丽等有益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335142.1涉及一种变色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织带层,交联层以及变色层组成,在织带层和变色层之间设置交联层;变色层分为基层,光敏层以及保护层,在基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光敏层;光敏层的材料为温敏可变弹性光学材料,温敏可变弹性光学材料为芯壳结构;织带层包含经线和纬线,通过经编工艺交织而成;经线为康泰斯复合弹性纤维和聚酯纤维;纬线为莫代尔纤维和尼龙纤维。本专利技术具有随温度而进行变色的功能。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364752.6涉及一种多角度变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绿色经纱线、黄色经纱线、黑色经纱线、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绿色经纱线和黄色经纱线紧挨且均位于黑色经纱线的前方,第一纬纱位于绿色经纱线和黄色经纱线之间,绿色经纱线将第一纬纱压住,此多角度变色织带结构简单,通过将织带本体的两端弯曲后,与织带本体形成G挂钩,既可有效的防止织带本体两端的线头散落,也可以在G挂钩上挂上其他的装饰丝带,进行点缀装饰,达到织带本体多功能应用的效果,两个系紧纱线作为附属结构,在利用织带本体绑定外界事物,再以系紧纱线作为辅助固定绳,进一步固定外界事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610400.9涉及一种有光变效果的织带工艺,具体涉及织带工艺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a.制备光变单纱线,方法一:在纱线纤维成型时将光敏变色材料和普通颜料与纤维溶体混合压入喷丝头,熔体从喷丝头喷出并冷却后制成光变单纱线;方法二:将光敏变色材料和普通颜料制成涂料浆体,以单体涂层的形式涂刷在纱线上,制成光变单纱线;b.制备光变纱线成品。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光变织带在室内光照下为一种颜色,经阳光、紫外灯光等光源的照射后,会逐渐改变表面颜色,立刻转变成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是一种非常时尚有视觉感的纱线,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选择光变纱线的颜色、图案、线条或LOGO等,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及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温变、遇水变色织带其变色温度为32~36℃,遇水变色阈值为织物上水分含量为15%,遇水变色反应时间为0.1~0.5s。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采用温变和遇水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所述的温变和遇水变色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一、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在石英反应坩埚中加入蔗糖为原料,把浓硫酸加入到石英反应坩埚中,然后通过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碳化腐蚀,在石英反应坩埚中碳化腐蚀10~15min后,在氩气保护气体下,把石英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煅烧碳化负载,使反应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掺杂自然冷却后制备都得到硫掺杂介孔碳。所述的蔗糖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5~1:11;所述的氩气的流量控制为100~5000mL/min。所述的马弗炉的煅烧温度为220~320℃,煅烧时间为30~75min。蔗糖结构中主要为葡萄糖,作为常用的碳源结构,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与浓硫酸的腐蚀作用,得到具有高度蓬松结构的介孔碳材料,并且由于腐蚀的作用,低浓度的硫酸残留在介孔碳结构中,并通过高温的无氧煅烧反应,把为反应的硫酸分解同时与介孔碳反应,从而实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二、功能介孔碳的制备以步骤(一)制备的硫掺杂介孔碳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硫掺杂介孔碳加入到硫酸氧钛溶液中,使硫酸氧钛吸附负载在硫掺杂介孔碳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硫酸氧钛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然后再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在粗产物表面包覆二氧化硅颗粒,把粗产物分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然后调节体系的pH为8~10,把正硅酸四乙酯加入到分散有粗产物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然后过滤得到滤渣,把滤渣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功能介孔碳。所述的硫酸氧钛溶液为硫酸氧钛的质量分数为10~25%的去离子水溶液,硫掺杂介孔碳在硫酸氧钛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5~10%,振荡浸渍时间为45~90min;所述的混合溶剂中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正硅酸四乙酯与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1:5~1:10,溶胶凝胶反应时间为90~180min;所述的煅烧时间为1.5~3.0h。利用硫掺杂介孔碳的高比表面和活性结构,把硫酸氧钛负载在介孔碳材料上,同时通过溶胶凝胶的工艺把二氧化硅包覆在负载硫酸氧钛的介孔碳材料上,再经高温煅烧还原反应,从而在介孔碳材料上实现二氧化硅催化话材料的负载,同时避免了高活性的硫掺杂介孔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通过最外层的二氧化硅材料的包覆效果,实现介孔碳结构上多功能负载,和功能组份的保护,避免了常规的共混方案导致的二氧化钛分布不均,且通过煅烧过程的还原作用,在高温下把硫酸氧钛结构分解成高催化活性和抗菌作用的二氧化钛作用,同时利用掺杂结构上的硫把形成的二氧化钛和碳/硫结构形成原电池结构,从而保证二氧化钛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抗菌和高催化性能,避免了常规的二氧化钛结构难以惊醒高温反应以及在湿空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三、温变和遇水变色切片的制备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功能介孔碳,温变粉体和遇水变色粉为原料,先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功能介孔碳,温变粉体,遇水变色粉,醋酸钠,乙二醇锑和磷酸三苯酯加入到打浆釜中,在25~80℃条件下进行打浆45~60min得到酯化打浆液;通过酯化打浆,使对苯二甲酸与醇进行分散,然后再在把酯化打浆液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酯化釜中,在氮气气氛中,酯化反应温度为235~245℃,酯化反应压力为0.15~0.25MPa,酯化反应时间为1.5~2.5h,等理论出水量达到95%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酯化物;将得到的酯化物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缩聚釜中,在常压条件下,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在反应温度为245~255℃,反应时间为2.0~2.5h,酯化反应结束后得到聚酯低聚物;将得到的聚酯低聚物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终缩聚反应釜中,然后通过高温高真空条件进行终缩聚制备得到所需的温变和遇水变色切片。所述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95~1:1.25,对苯二甲酸与功能介孔碳的质量比为1:0.05~1:0.2,温变粉体为对苯二甲酸质量分数的1~3%,遇水变色粉为对苯二甲酸质量分数的0.5~5%;醋酸钠为对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为0.005%,乙二醇锑为对苯二甲酸的质量分数为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温变、遇水变色织带其变色温度为32~36℃,遇水变色阈值为织物上水分含量为15%,遇水变色反应时间为0.1~0.5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温变、遇水变色织带其变色温度为32~36℃,遇水变色阈值为织物上水分含量为15%,遇水变色反应时间为0.1~0.5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其特征在于,采用温变和遇水变色功能纤维为原料,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和遇水变色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变和遇水变色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
一、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
二、功能介孔碳的制备
以步骤(一)制备的硫掺杂介孔碳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硫掺杂介孔碳加入到硫酸氧钛溶液中,使硫酸氧钛吸附负载在硫掺杂介孔碳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硫酸氧钛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然后再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在粗产物表面包覆二氧化硅颗粒,把粗产物分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然后调节体系的pH为8~10,把正硅酸四乙酯加入到分散有粗产物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然后过滤得到滤渣,把滤渣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功能介孔碳;
三、温变和遇水变色切片的制备
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功能介孔碳,温变粉体和遇水变色粉为原料,先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功能介孔碳,温变粉体,遇水变色粉,醋酸钠,乙二醇锑和磷酸三苯酯加入到打浆釜中,在25~80℃条件下进行打浆45~60min得到酯化打浆液;通过酯化打浆,使对苯二甲酸与醇进行分散,然后再在把酯化打浆液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酯化釜中,在氮气气氛中,酯化反应温度为235~245℃,酯化反应压力为0.15~0.25MPa,酯化反应时间为1.5~2.5h,等理论出水量达到95%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酯化物;将得到的酯化物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缩聚釜中,在常压条件下,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在反应温度为245~255℃,反应时间为2.0~2.5h,酯化反应结束后得到聚酯低聚物;将得到的聚酯低聚物通过聚合管道导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