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Zn-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217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l‑Zn‑Mg合金,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0%‑0.2%,Fe 0%‑0.2%,Cu 0.1%‑0.3%,Mn 0%‑0.1%,Mg 0.7%‑1.5%,Zn 5.0%‑7.0%,Zr 0.1%‑0.25%,Ti 0.05%‑0.2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Al‑Zn‑Mg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保险杠型材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Al‑Zn‑Mg合金材料具有较小的再结晶组织、较高的强度、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室温力学性能、良好的弯曲成型性能、焊接性能等,可以实现Al‑Zn‑Mg合金保险杠型材的工业化批量生产。

An Al Zn Mg alloy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Zn-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l-Zn-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l-Zn-Mg(7003/7108/7039/7005)铝合金铸棒由于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高铁、汽车领域。这种铝合金型材的生产一般包括熔炼,铸造,均匀化退火,挤压,冷却,拉伸,自然停放,冲压弯曲加工,焊接,人工时效等。现有的工艺技术在熔铸挤压以及后期停放和弯曲成型阶段:1.Al-Zn-Mg(7003/7108)材料的化学成分设计不够合理;2.均匀化的温度设计不够合理,多采用单级均匀化处理(炉子升温多无法实现梯度控制);3.挤压温度设计不甚合理;4.挤压速度设计不够合理;5.挤压比设计过大;6.冷却速率设计不够合理;7.型材出来后停放未做任何处理,自然时效强化加剧较快。上述7个方面决定了Al-Zn-Mg型材挤压出来后再结晶所占的百分数会增加,使得材料在自然停放阶段强度增加幅度增大,延伸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直接决定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Zn-Mg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0%-0.2%,Fe 0%-0.2%,Cu 0.1%-0.3%,Mn 0%-0.1%,Mg 0.7%-1.5%,Zn 5.0%-7.0%,Zr 0.1%-0.25%,Ti 0.05%-0.2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Zn-Mg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0.2%,Fe0%-0.2%,Cu0.1%-0.3%,Mn0%-0.1%,Mg0.7%-1.5%,Zn5.0%-7.0%,Zr0.1%-0.25%,Ti0.05%-0.2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Zn-Mg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1%-0.2%,Fe0.1%-0.2%,Cu0.2%-0.3%,Mn0.02%-0.1%,Mg0.7%-1.0%,Zn5.0%-6.0%,Zr0.1%-0.2%,Ti0.05%-0.2%,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Zn-Mg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0.15%,Fe0.15%,Cu0.25%,Mn0.07%,Mg0.8%,Zn5.5%,Zr0.15%,Ti0.1%,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Al-Zn-Mg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熔炼:熔化所述Al-Zn-Mg合金的原料,使用电磁搅拌,使得合金在熔体中扩散均匀;熔炼过程熔体的温度控制在不超过800℃,熔炼时间不超过5h;
S2.铸造:将上述溶液铸造成合金铸造体;铸造温度控制在710-730℃之间,模盘温度控制在690-710℃之间,冷却水压控制在0.02Mpa-0.2Mpa;
S3.均匀化退火:均匀化加热所述合金铸造体,并形成合金铸棒;
S4.挤压:对经过均匀化处理的Al-Zn-Mg铸棒进行挤压处理得到合金挤压体;
S5.冷却:对所述合金挤压体进行冷却处理;
S6.预处理:对冷却后的合金挤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容国富苏国忠范世通潘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