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化炉,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废弃物气化应用技术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一直没有商用有两个原因:热值低、性质杂。针对气化应用技术,就是可燃气热值低、热解气化性能差。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农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其所含的当量是全人类所用能源的8倍以上。将上述废弃物经多级破碎-风选-磁选-筛选到1厘米以下的粒级,再添加生物热解除臭剂(该添加剂的核心技术是改善了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性能),充分搅拌压制成型为生物质衍生燃料RDF(RefuseDerivedFuel的简称),该RDF具有粒级低、均质化程度高、密度高、不可燃无机物含量少、热值高、热值稳定、热解充分、气化彻底、燃烧稳定、无臭味、气化发电后二噁英类物质排放量超低等特点。生物质废弃物衍生燃料(RDF)的稳定量产,无疑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带来了生机,成为气化应用领域新的增长点,生物质气化炉关联技术突飞猛进。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一直沿用煤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灰渣通道系统、落灰系统、集灰系统和灰渣输出系统,所述灰渣通道系统在炉体(25)内部,落灰系统、集灰系统和灰渣输出系统在炉体(25)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通道系统为碟形炉栅;所述碟形炉栅包括进风管(16)、主风管加强管(17)、主风管(18)和支风管(19)组成的栅体,以及盖在栅体上的炉栅(29);所述栅体固定焊接在炉体(25)内的炉膛底面上;所述进风管(16)、主风管(18)、支风管(19)和主风管加强管(17)之间的扇形间隙为落灰通道;所述落灰系统在灰渣通道系统下侧,并可以转动打开和封堵落灰通道使灰渣降落;所述集灰系统在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灰渣通道系统、落灰系统、集灰系统和灰渣输出系统,所述灰渣通道系统在炉体(25)内部,落灰系统、集灰系统和灰渣输出系统在炉体(25)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通道系统为碟形炉栅;所述碟形炉栅包括进风管(16)、主风管加强管(17)、主风管(18)和支风管(19)组成的栅体,以及盖在栅体上的炉栅(29);所述栅体固定焊接在炉体(25)内的炉膛底面上;所述进风管(16)、主风管(18)、支风管(19)和主风管加强管(17)之间的扇形间隙为落灰通道;所述落灰系统在灰渣通道系统下侧,并可以转动打开和封堵落灰通道使灰渣降落;所述集灰系统在落灰系统下方,灰渣输出系统与集灰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6)竖直穿过炉体(25)底部进入炉体(25)内,所述主风管(18)为六根,围绕进风管(16)上段均匀向外发射,所述支风管(19)与主风管(18)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环绕在主风管(18)上并与主风管(18)连通,所述主风管加强管(17)为主风管(18)与支风管(19)交接后的延伸,主风管加强管(17)延伸至炉体(25)的炉膛内壁的炉体水夹套(26);栅体两侧设有风口,炉栅(29)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支风管(19)可以为一环、两环或多环;所述进气管(16)上端与六根主风管(18)及一环支风管(19)组成一环扇形落灰通道,主风管(18)与一环及二环支风管(19)组成二环扇形落灰通道,最外环支风管(19)与炉体(25)的炉膛内壁及主风管加强管(17)组成外环扇形落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系统包括双向电机(32)驱动可水平转动的灰刀转盘(7),灰刀转盘(7)外侧设圆盘齿,由双向电机(32)带动;双向电机(32)的另外三个方位设从动定位齿(33),以定位圆盘齿;灰刀转盘(7)下端设有转动轨道和支架;灰刀转盘(7)转动打开和封堵落灰通道使灰渣降落;所述灰刀转盘(7)上设有多组灰刀(28),多组灰刀组成灰刀盘;灰刀盘水平设置在灰刀转盘(7)上,并用螺栓与灰刀转盘(7)固定;灰刀(28)对应进风管(16)中段和相邻两根主风管(18)和炉体水夹套(26)外径组成的扇面;灰刀(28)外缘由灰刀卡扣(6)定位固定,所述灰刀(28)上设有灰刀槽(27),灰刀槽(27)的径向长度与灰渣通道的径向宽度相等,灰刀槽的宽度小于150mm;紧贴灰刀槽(27)内侧设灰刀人孔(8);所述灰刀转盘(7)的转动角度和灰刀(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