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095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包含交联酸和乳化酸;以体积份数计,所述交联酸的含量为50~80份,优选55~75份;乳化酸为20~50份,优选25~45份。所述交联酸包含交联酸基液和交联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交联酸中交联酸基液的含量为94.8~107份,优选101.5~104.5份;交联剂的含量为0.6~1.5份,优选0.8~1.2份。所述乳化酸包含油相和酸相;以体积份数计,所述油相的含量为20~40份,优选25~35份;酸相的含量为60~80份,优选65~7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述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是一种新型酸液体系,具有表观黏度高,滤失低、温度稳定好、缓速效果好等优点,满足高温储层酸压应用,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A graded slow crosslinking emulsified aci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增产领域。
技术介绍
地面交联酸和乳化酸是低渗透、缝洞型、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和酸压改造最为常用的缓速酸液体系。地面交联酸是指在酸中(如盐酸)加入增稠剂(或称胶凝剂),增加酸液黏度,然后加入交联剂,形成可调挂冻胶酸体系,进而降低H+传递扩散速率、降低流体滤失、延长酸液作用距离,提高酸压改造效果。乳化酸是一种将油相与酸相混合而形成的油包酸型乳状液,具有缓速性能好、滤失量小、腐蚀速度低等优点。近年,地面交联酸技术不断进步,目前现场应用地面交联酸体系耐温最高160℃,虽然可以满足高温储层酸压改造应用,但是存在酸蚀裂缝具有短,沟通储层范围有限,酸压改造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据国内专文献报道,目前乳化酸体系存在耐温性差、摩阻高等问题,无法满足高温深井酸压需求。随着高温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高温酸液体系缓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达到深穿透的目的,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温下缓速效果良好的酸液体系。公开号为CN104194767A的中国专利报道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包含交联酸和乳化酸;所述交联酸包含交联酸基液和交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缓速交联乳化酸,包含交联酸和乳化酸;所述交联酸包含交联酸基液和交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乳化酸,其特征在于,以体积份数计,所述交联酸的含量为50~80份,优选55~75份,更优选60~75份;乳化酸为20~50份,优选25~45份,更优选25~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联乳化酸,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酸包含油相和酸相;以体积份数计,所述油相的含量为20~40份,优选25~35份;酸相的含量为60~80份,优选65~7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联乳化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W/O型乳化剂2~4份,优选2.5~3.5份;基础油96-98份,优选96.5-97.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联乳化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相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酸溶液95~98份,优选95.2~97.7份;缓蚀剂1.5~3份,优选2.0~2.5份;铁离子稳定剂0.8~1.8份,优选1.0~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联乳化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交联酸中交联酸基液的含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峰蒋廷学张旭东姚奕明魏娟明黄静周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