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灯壳、盖置在灯壳开口处的配光镜以及设置在灯壳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所述近光模组,其包括第一LED铝基板、透镜与近光反光罩,所述近光反光罩盖置在第一LED铝基板上,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靠近设置在近光反光罩的内端;所述近光反光罩的内侧呈旋转抛物面的反光面,以使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经反光面折射至透镜上;所述远光模组,其包括第二LED铝基板与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远光反光罩;所述远光反光罩设置在第二LED铝基板上方,并在远光反光罩靠近内端设有缺口,以使第二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照射光经缺口射入远光反光罩内腔。
A kind of LED headlamp for off-roa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
技术介绍
LED前大灯是为了给驾驶人员提供舒适路况照明,改善驾驶环境。汽车前大灯总成通常具有远光灯、近光灯、转向灯及日行灯,前大灯总成集成的灯较多,各个灯占用的空间较多,导致前大灯总成体积较大,体重较重,占用汽车车头的面积较多,从而影响汽车的前后的车重配比及整体外观设计的美感。且目前因传统设计中LED前照灯的远近灯光需要多个透镜模组,使得前照灯体积较大,并且结构复杂,不利于LED前大灯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结构,缩小前大灯体积,且实现远近一体化的灯光,提高光照率的前大灯。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灯壳、盖置在灯壳开口处的配光镜以及设置在灯壳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所述近光模组,其包括第一LED铝基板、透镜与近光反光罩,所述近光反光罩盖置在第一LED铝基板上,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靠近设置在近光反光罩的内端;所述近光反光罩的内侧呈旋转抛物面的反光面,以使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经反光面折射至透镜上;所述远光模组,其包括第二LED铝基板与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远光反光罩;所述远光反光罩设置在第二LED铝基板上方,并在远光反光罩靠近内端设有缺口,以使第二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照射光经缺口射入远光反光罩内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一侧位于近光反光罩的外端开口设有集光筒;所述集光筒呈中空管状,其一端开口以包围近光反光罩的开口,另一端与透镜安装连接,以使受近光反光罩折射的光线经集光筒穿过透镜;并在集光筒内腔设有遮光板,以使经集光筒的光线形成类一字形的明暗截止线光区。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座与安装板,所述远光反光罩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上位于对称设置的远光反光罩之间贯穿有第一通孔,所述集光筒穿设在第一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LED铝基板对应远光反光罩对称设置在连接座上,并在连接座上对称贯穿有第二通孔,以供远光反光罩穿过第二通孔盖置在第二LED铝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上设有呼吸透气阀。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上设有过线孔。进一步地,所述近光反光罩与远光反光罩的内侧反光面均为镜面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分别设置近光模组与远光模组,实现远近一体化的灯光,且近光模组与远光模组均分别配备有LED铝基板,使得可单独或同步控制远近灯光的开关;同时简化装配结构,使得近光模组与远光模组紧凑装配,整体缩小前大灯的体积与重量,从而减少影响汽车的前后的车重配比及整体外观设计的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的分解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6所出示的,其本技术的实施例较佳地提供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灯壳1、盖置在灯壳1开口处的配光镜2以及设置在灯壳1内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分别设有远光模组4与近光模组5;所述近光模组5,其包括第一LED铝基板51、透镜52与近光反光罩53,所述近光反光罩53盖置在第一LED铝基板51上,第一LED铝基板51上的灯珠靠近设置在近光反光罩53的内端;所述近光反光罩53的内侧呈旋转抛物面的反光面,以使第一LED铝基板51上的灯珠经反光面折射至透镜52上;所述远光模组4,其包括第二LED铝基板41与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远光反光罩42;所述远光反光罩42设置在第二LED铝基板41上方,并在远光反光罩42靠近内端设有缺口43,以使第二LED铝基板41上的灯珠照射光经缺口43射入远光反光罩42内腔。通过分别设置近光模组5与远光模组4,实现远近一体化的灯光,且近光模组5与远光模组4均分别配备有LED铝基板,使得可单独或同步控制远近灯光的开关;远光模组4的远光反光罩42通过内端开设缺口43盖置第二LED铝基板41上灯珠形式,使得第二LED铝基板41上的灯珠光照通过缺口43覆盖落入远光反光罩42内,提高光照的利用率,且通过同样发光体的情况下,反光罩的直径越大,深度越深,使得远光反光罩4反射出更聚光的光线,再经由配光镜2使得反射出的平行光束进行折射,使车前路面和路线都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提高车灯的光照范围。所述安装座3一侧位于近光反光罩53的外端开口设有集光筒31;所述集光筒31呈中空管状,其一端开口以包围近光反光罩53的开口,另一端与透镜52安装连接,以使受近光反光罩53折射的光线经集光筒31穿过透镜52;并在集光筒31内腔设有遮光板32,以使经集光筒31的光线形成类一字形的明暗截止线光区,近光模组5通过集光筒31使经近光反光罩53反射的光照均落入且穿过至透镜52上进行折射,从而提高光照的利用率。所述安装座3包括连接座33与安装板34,所述远光反光罩42对称设置在安装板34上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34上位于对称设置的远光反光罩42之间贯穿有第一通孔35,所述集光筒31穿设在第一通孔35内。所述第二LED铝基板41对应远光反光罩42对称设置在连接座33上,并在连接座33上对称贯穿有第二通孔36,以供远光反光罩42穿过第二通孔36盖置在第二LED铝基板41上,从而简化装配结构,使得近光模组与远光模组紧凑装配,整体缩小前大灯的体积与重量,从而减少影响汽车的前后的车重配比及整体外观设计的美感。所述灯壳1上设有呼吸透气阀61,从而对灯壳1内进行防潮散热,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灯壳1上设有过线孔62,便于线路连接。所述近光反光罩53与远光反光罩42的内侧反光面均为镜面处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灯壳、盖置在灯壳开口处的配光镜以及设置在灯壳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n所述近光模组,其包括第一LED铝基板、透镜与近光反光罩,所述近光反光罩盖置在第一LED铝基板上,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靠近设置在近光反光罩的内端;所述近光反光罩的内侧呈旋转抛物面的反光面,以使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经反光面折射至透镜上;/n所述远光模组,其包括第二LED铝基板与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远光反光罩;所述远光反光罩设置在第二LED铝基板上方,并在远光反光罩靠近内端设有缺口,以使第二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照射光经缺口射入远光反光罩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灯壳、盖置在灯壳开口处的配光镜以及设置在灯壳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远光模组与近光模组;
所述近光模组,其包括第一LED铝基板、透镜与近光反光罩,所述近光反光罩盖置在第一LED铝基板上,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靠近设置在近光反光罩的内端;所述近光反光罩的内侧呈旋转抛物面的反光面,以使第一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经反光面折射至透镜上;
所述远光模组,其包括第二LED铝基板与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远光反光罩;所述远光反光罩设置在第二LED铝基板上方,并在远光反光罩靠近内端设有缺口,以使第二LED铝基板上的灯珠照射光经缺口射入远光反光罩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车LED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一侧位于近光反光罩的外端开口设有集光筒;所述集光筒呈中空管状,其一端开口以包围近光反光罩的开口,另一端与透镜安装连接,以使受近光反光罩折射的光线经集光筒穿过透镜;并在集光筒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达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贵港市奥柏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