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肥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96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肥反应釜,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釜体、搅拌叶、出液板和吸液板;釜体内壁的顶端固定有出液板,釜体内壁的底端固定有吸液板,釜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三相电机,且三相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釜体的内部,三相电机的电机轴分别贯穿于出液板与吸液板的内部,釜体底端连通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出液板的底端均开设有出液孔,吸液板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吸液孔,釜体的右端固定有水泵A,水泵A的顶端连接有出液管,且出液管的末端与出液板的侧壁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釜体内部分被设置有出液板和吸液板,吸液板将釜体底端的液体输送至釜体顶端的出液板中,使釜体内部的液体肥料可以进行上下层混匀,大大提高混合的效率。

A liquid fertilizer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肥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肥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肥料在生产反应过程中搅拌尤其重要,现有的反应釜只有一个搅拌主轴,搅拌时液体原料会随着搅拌轴同向流动,无法达到混合原料的目的。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CN201821513014.3公开了一种液体肥料双向搅拌反应釜,包括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圆盘、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齿圈,搅拌器带动主动轴转动,固定圆盘固定在搅拌器上,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主动、从动轮以及齿圈上分别设有齿,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啮合,从动轮和齿圈内啮合,从动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在固定圆盘上,主动轮和齿圈上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轴,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双向搅拌的效果,提高搅拌液体肥料的均匀度,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液体存在分层现象,底部的液体与顶部的液体并不能起到均匀的混合效果第二添加液体肥料进行混合时都采用顶部添加的方式,不利于后续液体之间的混合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体肥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叶(3)、出液板(4)和吸液板(6);/n釜体(1)内壁的顶端固定有出液板(4),釜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有吸液板(6),釜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三相电机(2),且三相电机(2)的电机轴贯穿于釜体(1)的内部,三相电机(2)的电机轴分别贯穿于出液板(4)与吸液板(6)的内部,釜体(1)底端连通有排液管(11),且排液管(1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2);/n出液板(4)的底端均开设有出液孔(5),吸液板(6)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吸液孔(7),釜体(1)的右端固定有水泵A(9),水泵A(9)的顶端连接有出液管(8),且出液管(8)的末端与出液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叶(3)、出液板(4)和吸液板(6);
釜体(1)内壁的顶端固定有出液板(4),釜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有吸液板(6),釜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三相电机(2),且三相电机(2)的电机轴贯穿于釜体(1)的内部,三相电机(2)的电机轴分别贯穿于出液板(4)与吸液板(6)的内部,釜体(1)底端连通有排液管(11),且排液管(1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2);
出液板(4)的底端均开设有出液孔(5),吸液板(6)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吸液孔(7),釜体(1)的右端固定有水泵A(9),水泵A(9)的顶端连接有出液管(8),且出液管(8)的末端与出液板(4)的侧壁相连通,水泵A(9)的底端连接有吸液管(10),且吸液管(10)的末端与吸液板(6)的侧壁相连通;
釜体(1)的左端固定有集液壳(13),集液壳(13)顶端的左侧连通有入液壳(14),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爱尔法农业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