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95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辅透镜、主透镜、光敏管和前置放大电路构成信号检测部分,比较电路和计数电路构成信号处理部分,恒流驱动电路、LED、LED组和聚光碗构成变光照明部分,底壳侧面设有六个辅透镜,底口上方设有聚光碗,面向聚光碗开口一面的散热板上设有LED和LED组,散热板另一面设有限流电阻,底口或聚光碗下方设有柔光面罩,前置板中心且在主透镜底座上边沿的中心设有六粒光敏管,六粒光敏管的输出端分别与前置放大电路的六个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电路的六个输出端分别与比较电路的六个输入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组的正极连接,载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隔离电容与电源线连接。

LED energy saving lamp in the hall of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感应LED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属于电子电气

技术介绍
为了节能,夜间楼宇门厅和楼道走廊等地方越来越多地使用延时灯或感应灯,目前常用的感应灯主要有声控灯、红外感应灯、微波感应灯和双监探测感应灯等,声控灯的优点是全方位和全角度的感应方式,灯的周边只要有声音,感应灯就会被触发亮起,所以,当门厅室外有说话声、脚步声、咳嗽声、车辆驶过或风刮树叶等均会引起声控灯的误触发,频繁造成声控灯一亮一息,而红外感应灯、微波感应灯和双监探测感应灯的感应角度和感应方位有限,存在感应盲区,只适合楼道和面积较小的楼宇门厅使用,不适用于现代的行政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大礼堂和演出厅等面积较大的楼宇门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楼宇门厅、不会因声音误触发、由人体走动动态阴影触发的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节能灯包括主壳(1)、光敏管(2)、延时电路(3)、计数电路(4)、恒流驱动电路(5)、后置板(6)、电源线(7)、开关电源(8)、信息预存器(9)、载波电路(10)、前置板(11)、前置放大电路(12)、前置板卡脚(13)、主透镜卡槽(14)、主壳托脚(15)、辅透镜(16)、底口(17)、聚光碗(18)、散热板(19)、LED(20)、LED组(21)、面罩(22)、主透镜(23)、斜支架(24)、辅透镜卡槽(25)、主透镜底座(26)、比较电路(27)、护线套(28)、后置板卡脚(29)、底壳(30)、开孔(31)、隔离电容C和限流电阻R。辅透镜(16)、主透镜(23)、光敏管(2)和前置放大电路(12)构成信号检测部分,比较电路(27)和计数电路(4)构成信号处理部分,恒流驱动电路(5)、LED(20)、LED组(21)和聚光碗(18)构成变光照明部分。主壳(1)下方设有圆台面形的底壳(30),底壳(30)侧面上设有六个椭圆形的开孔(31),开孔(31)内壁设有辅透镜卡槽(25),开孔(31)内设有椭圆形的辅透镜(16)且辅透镜(16)的边沿嵌在辅透镜卡槽(25)内,底壳(30)的底口(17)上方设有聚光碗(18),聚光碗(18)顶部设有散热板(19),面向聚光碗(18)开口一面的散热板(19)中心设有LED(20)和LED组(21),LED组(21)由四粒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组成,LED(20)为圆柱形元件式发光二极管且位于LED组(21)中心,散热板(19)的另一面设有贴片式限流电阻R,底口(17)或聚光碗(18)下方设有用于柔光的面罩(22),底壳(30)上方设有六角星形的斜支架(24),斜支架(24)外端与底壳(30)顶部边沿连接,斜支架(24)中心设有管状的主透镜底座(26),主透镜底座(26)底部设有主透镜(23)且主透镜(23)的边沿嵌在主透镜卡槽(14)内。主壳(1)内壁上设有两层卡脚,分别为前置板卡脚(13)和后置板卡脚(29),前置板(11)边沿嵌在前置板卡脚(13)内,后置板(6)边沿嵌在后置板卡脚(29)内,前置板(11)上且在主透镜底座(26)两侧分别设有前置放大电路(12)和比较电路(27),前置板(11)中心且在主透镜底座(26)上边沿的中心设有六粒光敏管(2),后置板(6)上设有延时电路(3)、计数电路(4)、恒流驱动电路(5)、开关电源(8)、信息预存器(9)、载波电路(10)和隔离电容C。六粒光敏管(2)的输出端分别与前置放大电路(12)的六个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电路(12)的六个输出端分别与比较电路(27)的六个输入端连接,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与计数电路(4)的输入端、延时电路(3)的控制端以及载波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计数电路(4)的输出端与载波电路(10)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信息预存器(9)输出端与载波电路(10)的第三个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8)的负输出与LED(20)的负极以及LED组(21)的负极连接,开关电源(8)的正输出与延时电路(3)的输入端和限流电阻R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LED(20)的正极连接,延时电路(3)的输出端与恒流驱动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与LED组(21)的正极连接,载波电路(10)的输出端通过隔离电容C与电源线(7)的火线连接。节能灯周边人体的反射光分别通过六个辅透镜(16)汇聚到主透镜(23)上,每个辅透镜分管30°方位角内的动态人影,六个辅透镜总的捕捉范围为180°,主透镜(23)将六个辅透镜(16)的光线分别聚焦到相应的光敏管(2)上形成阴影,当节能灯周边没有人体活动且六个辅透镜(16)周边的环境光基本一致时,六个光敏管(2)分别输出到前置放大电路(12)六个输入端的电信号幅度基本一致,前置放大电路(12)六个输出端分别输出到比较电路(27)六个输入端的电信号幅度基本一致,比较电路(27)没有信号输出,LED组(21)不亮。当节能灯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有一个或多个人体走动时,人体的反射光使某个或多个辅透镜(16)的光线发生变化,与其余的辅透镜(16)的光线之间有光强差,相应的某个或多个光敏管(2)与其余的光敏管(2)之间产生电压差,通过前置放大电路(12)的放大,比较电路(27)有信号输出,LED组(21)点亮。比较电路(27)的输出信号触发延时电路(3)工作,通过恒流驱动电路(5)点亮LED组(21),与此同时,比较电路(27)的输出信号给计数电路(4)一个计数信息且给载波电路(10)一个状态信息,信息预存器(9)给载波电路(10)一个地理位置信息,载波电路(10)将计数信息、状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载波信号,通过隔离电容C和电源线(7)火线的传输送到学校保卫处的值班室中,通过载波解调器将载波信号还原成计数信息、状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从而值班员能够了解夜间学校某楼宇某门厅内节能灯的开启情况。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节能灯采用人体走动的动态阴影触发机制触发,不会因楼外声音误触发,节能灯有六个辅透镜,能够全方位触发,节能灯的触发或开启信息能够远距离传输,便于远距监控,适用于学校行政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大礼堂和演出厅等面积较大的楼宇门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幅附图:图1是本节能灯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节能灯壳体和支架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本节能灯的仰视图,图4是本节能灯壳体和支架部分的仰视剖视图,图5是本节能灯前置板和光敏管的仰视图,图6是本节能灯的电路原理图之一,图7是本节能灯的电路原理图之二,图8是本节能灯的感应情况示意图。附图中所标各数字分别表示如下:1.主壳,2.光敏管,3.延时电路,4.计数电路,5.恒流驱动电路,6.后置板,7.电源线,8.开关电源,9.信息预存器,10.载波电路,11.前置板,12.前置放大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包括主壳(1)、光敏管(2)、延时电路(3)、计数电路(4)、恒流驱动电路(5)、后置板(6)、电源线(7)、开关电源(8)、信息预存器(9)、载波电路(10)、前置板(11)、前置放大电路(12)、前置板卡脚(13)、主透镜卡槽(14)、主壳托脚(15)、辅透镜(16)、底口(17)、聚光碗(18)、散热板(19)、LED(20)、LED组(21)、面罩(22)、主透镜(23)、斜支架(24)、辅透镜卡槽(25)、主透镜底座(26)、比较电路(27)、护线套(28)、后置板卡脚(29)、底壳(30)、开孔(31)、隔离电容C和限流电阻R;/n辅透镜(16)、主透镜(23)、光敏管(2)和前置放大电路(12)构成信号检测部分,恒流驱动电路(5)、LED(20)、LED组(21)和聚光碗(18)构成变光照明部分;/n其特征在于:主壳(1)下方设有圆台面形的底壳(30),底壳(30)侧面上设有六个椭圆形的开孔(31),开孔(31)内壁设有辅透镜卡槽(25),开孔(31)内设有椭圆形的辅透镜(16)且辅透镜(16)的边沿嵌在辅透镜卡槽(25)内,底壳(30)的底口(17)上方设有聚光碗(18),聚光碗(18)顶部设有散热板(19),面向聚光碗(18)开口一面的散热板(19)中心设有LED(20)和LED组(21),LED组(21)由四粒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组成,LED(20)为圆柱形元件式发光二极管且位于LED组(21)中心,散热板(19)的另一面设有贴片式限流电阻R,底口(17)或聚光碗(18)下方设有用于柔光的面罩(22),底壳(30)上方设有六角星形的斜支架(24),斜支架(24)外端与底壳(30)顶部边沿连接,斜支架(24)中心设有管状的主透镜底座(26),主透镜底座(26)底部设有主透镜(23)且主透镜(23)的边沿嵌在主透镜卡槽(14)内;/n主壳(1)内壁上设有两层卡脚,分别为前置板卡脚(13)和后置板卡脚(29),前置板(11)边沿嵌在前置板卡脚(13)内,后置板(6)边沿嵌在后置板卡脚(29)内,前置板(11)上且在主透镜底座(26)两侧分别设有前置放大电路(12)和比较电路(27),前置板(11)中心且在主透镜底座(26)上边沿的中心设有六粒光敏管(2),后置板(6)上设有延时电路(3)、计数电路(4)、恒流驱动电路(5)、开关电源(8)、信息预存器(9)、载波电路(10)和隔离电容C;/n六粒光敏管(2)的输出端分别与前置放大电路(12)的六个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电路(12)的六个输出端分别与比较电路(27)的六个输入端连接,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与计数电路(4)的输入端、延时电路(3)的控制端以及载波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计数电路(4)的输出端与载波电路(10)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信息预存器(9)输出端与载波电路(10)的第三个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8)的负输出与LED(20)的负极以及LED组(21)的负极连接,开关电源(8)的正输出与延时电路(3)的输入端和限流电阻R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LED(20)的正极连接,延时电路(3)的输出端与恒流驱动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恒流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与LED组(21)的正极连接,载波电路(10)的输出端通过隔离电容C与电源线(7)的火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动态人影触发式楼宇门厅LED节能灯,包括主壳(1)、光敏管(2)、延时电路(3)、计数电路(4)、恒流驱动电路(5)、后置板(6)、电源线(7)、开关电源(8)、信息预存器(9)、载波电路(10)、前置板(11)、前置放大电路(12)、前置板卡脚(13)、主透镜卡槽(14)、主壳托脚(15)、辅透镜(16)、底口(17)、聚光碗(18)、散热板(19)、LED(20)、LED组(21)、面罩(22)、主透镜(23)、斜支架(24)、辅透镜卡槽(25)、主透镜底座(26)、比较电路(27)、护线套(28)、后置板卡脚(29)、底壳(30)、开孔(31)、隔离电容C和限流电阻R;
辅透镜(16)、主透镜(23)、光敏管(2)和前置放大电路(12)构成信号检测部分,恒流驱动电路(5)、LED(20)、LED组(21)和聚光碗(18)构成变光照明部分;
其特征在于:主壳(1)下方设有圆台面形的底壳(30),底壳(30)侧面上设有六个椭圆形的开孔(31),开孔(31)内壁设有辅透镜卡槽(25),开孔(31)内设有椭圆形的辅透镜(16)且辅透镜(16)的边沿嵌在辅透镜卡槽(25)内,底壳(30)的底口(17)上方设有聚光碗(18),聚光碗(18)顶部设有散热板(19),面向聚光碗(18)开口一面的散热板(19)中心设有LED(20)和LED组(21),LED组(21)由四粒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组成,LED(20)为圆柱形元件式发光二极管且位于LED组(21)中心,散热板(19)的另一面设有贴片式限流电阻R,底口(17)或聚光碗(18)下方设有用于柔光的面罩(22),底壳(30)上方设有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越吴虹陶正帆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