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76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包括方框型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第一竖直钢管、第一弯头、斜钢管、第二弯头、第二竖直钢管、第一阀门、干燥器、第二阀门和斜三通,所述的斜三通的下通道依次通过管帽、排污管和排污阀与外界连通,其斜通道依次连接45度弯头、90度弯头和第三竖直钢管与加油站储油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满足安全间距、吸收水分、有效分离排污、稳固防摩擦腐蚀等优点。

A kind of oil and gas pressur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压力管道
本技术涉及压力管道设计、施工及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气压力管道。
技术介绍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加油站主要设备包含加油机、油罐、管道等,由于加注的成品油属于危险化学品,现场挥发的油气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国家对各种设备的安全间距均有严格规定,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要求,加油站内通气管道与站内设施有明确的安全间距,如与围墙间距不小于2米,并且通气管道与站外架空电力线路、城市道路、民用建筑物等均有严格的要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加油站与站外设施之间的安全间距可能存在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随着石油能源的不断开采,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各个国家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B5生物柴油是使用餐饮行业及下水管道废弃的“地沟油”,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与普通柴油按照5比95的比例调和而成的绿色能源。加注B5生物柴油可降低重金属及细颗粒物等污染气体排放量10%以上,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达80%。《B5柴油》(GB25199-2017)对B5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水含量(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03%,游离水会导致生物柴油氧化并与游离脂肪酸生成酸性水溶液,对金属就有腐蚀,B5柴油与石油柴油的分层情况不同,当大于0.4%(体积分数)时,油品会产生乳化,而传统通气管道在吸气时造成大量含有水分的空气进入储罐,会出现管道腐蚀和影响油品质量等安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油气压力管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油气压力管道。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包括方框型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第一竖直钢管、第一弯头、斜钢管、第二弯头、第二竖直钢管、第一阀门、干燥器、第二阀门和斜三通,所述的斜三通的下通道依次通过管帽、排污管和排污阀与外界连通,其斜通道依次连接45度弯头、90度弯头和第三竖直钢管与加油站储油罐连接。所述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设有阻火器和挡雨帽。所述的第一竖直钢管、第二竖直钢管、第三竖直钢管、第一弯头、第二弯头、斜钢管、45度弯头以及90度弯头均为不锈钢材质,并且公称直径均相同。所述的支架包括由三根水平平行设置的8#槽钢组成的水平段支架以及由两根8#槽钢组成的竖直段支架,所述的水平段支架与竖直段支架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一阀门、干燥器和第二阀门均位于下水平段支架与中水平段支架之间,所述的干燥器中的干燥剂为变色硅胶,所述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干燥器均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所述的第二竖直钢管通过管卡分别与上水平段支架和中水平段支架固定连接,斜三通上通道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通过管卡与下水平段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管卡穿过水平段支架上的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管卡与水平段支架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橡胶板。所述的第二竖直钢管在面向支架侧由上至下焊接有多个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分别架设在上水平段支架和中水平段支架上。所述的支撑结构由相互焊接的弧形过渡板和挡块构成,所述的弧形过渡板与第二竖直钢管材质和规格型号均一致,该弧形过渡板对应的圆心角为范围为60°~90°,所述的挡块为工字不锈钢,所述的弧形过渡板以及挡块底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弧形过渡板和挡块的底部与水平段支架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的斜三通的上通道和下通道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斜通道的方向为与竖直方向呈45度向上。所述排污管的公称直径为DN10~DN25,材料为不锈钢,竖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满足安全间距:本技术通过设置弯头和斜钢管,使通气管挡雨型阻火通气帽的位置远离围墙等设施,既保证了与站内设施的安全间距又满足了与站外的设施安全间距,并且弯头、斜钢管组成的平面并不局限于垂直于支架组成的竖直平面,也可以与该竖直平面呈现一定的夹角,具体需要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二、吸收水分,保证油品质量: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挡雨功能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能够有效减少极端雨雪等天气中的水分直接进入通气管道,对于正常运营中通气管道吸入的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干燥器在中放置变色硅胶作为干燥剂,当干燥剂吸收水分后,颜色发生变化,趋于饱和时,提示进行干燥剂的更换,通过关闭阀门对干燥器内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三、有效分离排污,保证生产安全: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个方向为与竖直方向呈45度向上的斜三通,利用重力作用及空气流动阻力大小不同,空气中的水份和灰尘会由于惯性、重力的作用首先会撞击管帽后再进入斜三通的第三方向,撞击后水份和灰尘与空气进行分离,分离后积聚于排污管中,通过最低处的排污阀,将多余的水份和灰尘排出。四、稳固防摩擦腐蚀:本技术通过设置管卡可以限制第二竖直钢管沿着管道径向的位移,同时竖直钢管与水平段支架之间放置有聚四氟乙烯橡胶板,避免了不同种类钢材之间的腐蚀,同时对于增加斜钢管导致的重量增加问题,通过设置支撑结构来分担承受该部分的重量,通过在竖直钢管上焊接弧形过渡板在焊接挡块,避免了挡块所受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竖直钢管,避免了竖直钢管受到破坏,保护了竖直钢管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其中:1、挡雨型阻火通气帽,201、第一竖直钢管,202、第二竖直钢管,203、第三竖直钢管,301、第一弯头,302、第二弯头,4、斜钢管,501、第一阀门,502、第二阀门,6、干燥器,7、斜三通,8、管帽,9、排污管,10、排污阀,11、45度弯头,12、90度弯头,13、支架,131、竖直段支架,132、水平段支架,14、管卡,15、支撑结构,151、挡块,152、弧形过渡板,16、围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压力管道,该管道具体包括挡雨型阻火通气帽1、第一竖直钢管201、第二竖直钢管202、第三竖直钢管203、第一弯头301、第二弯头302、斜钢管4、第一阀门501、第二阀门502、干燥器6、斜三通7、管帽8、排污管9、排污阀10、45度弯头11、90度弯头12、支架13、管卡14、支撑结构15和围墙16。挡雨型阻火通气帽1依次与第一竖直钢管201、第一弯头301、斜钢管4、第二弯头302、第二竖直钢管202、第一阀门501、干燥器6、第二阀门502和斜三通7连接。斜三通7的斜通道依次连接45度弯头11、90度弯头12和第三竖直钢管203,斜三通7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压力管道,用以实现加油站储油罐在进油和出油时的通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型的支架(13)以及固定在支架(13)上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1)、第一竖直钢管(201)、第一弯头(301)、斜钢管(4)、第二弯头(302)、第二竖直钢管(202)、第一阀门(501)、干燥器(6)、第二阀门(502)和斜三通(7),所述的斜三通(7)的下通道依次通过管帽(8)、排污管(9)和排污阀(10)与外界连通,其斜通道依次连接45度弯头(11)、90度弯头(12)和第三竖直钢管(203)与加油站储油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压力管道,用以实现加油站储油罐在进油和出油时的通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型的支架(13)以及固定在支架(13)上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1)、第一竖直钢管(201)、第一弯头(301)、斜钢管(4)、第二弯头(302)、第二竖直钢管(202)、第一阀门(501)、干燥器(6)、第二阀门(502)和斜三通(7),所述的斜三通(7)的下通道依次通过管帽(8)、排污管(9)和排污阀(10)与外界连通,其斜通道依次连接45度弯头(11)、90度弯头(12)和第三竖直钢管(203)与加油站储油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雨型阻火通气帽(1)设有阻火器和挡雨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钢管(201)、第二竖直钢管(202)、第三竖直钢管(203)、第一弯头(301)、第二弯头(302)、斜钢管(4)、45度弯头(11)以及90度弯头(12)均为不锈钢材质,并且公称直径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3)包括由三根水平平行设置的8#槽钢组成的水平段支架(132)以及由两根8#槽钢组成的竖直段支架(131),所述的水平段支架(132)与竖直段支架(131)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气压力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501)、干燥器(6)和第二阀门(502)均位于下水平段支架与中水平段支架之间,所述的干燥器(6)中的干燥剂为变色硅胶,所述的第一阀门(501)和第二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哲任彬王洁璐石生芳赵番王继锋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