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7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包括空气出口接管、挡板、干燥篮、外筒体、杂质排污接管、密封装置、螺旋片、内筒体、空气进口接管和筒体法兰,空气出口接管和空气进口接管分别焊接于外筒体的外侧;筒体法兰焊接于外筒体的顶部;杂质排污接管焊接于外筒体的底部;挡板的外侧焊接于外筒体,挡板的内侧焊接于内筒体;空气进口接管位于挡板的下侧,空气出口接管位于挡板的上侧,螺旋片的外侧焊接于外筒体,螺旋片的内侧焊接于内筒体,螺旋片位于空气进口接管的下侧;内筒体和干燥篮的顶面为中空结构,干燥篮的底面有多个孔,干燥篮放置于内筒体内;密封装置的底部焊接于内筒体,密封装置的顶部焊接于干燥篮,干燥剂的平面低于密封装置的内侧。

Separation pressure device for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型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石油能源的不断开采,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当前,中国由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转入工业大国,石油是工业动脉,尤其国家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各个国家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B5柴油,就是将5%的餐厨废弃油脂(生物柴油)与95%的石油柴油混合调制而成的燃料。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B5生物柴油具有环保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点,推广使用可降低石化燃料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上海将力争让B5生物柴油进入200多座加油站,打通餐厨废弃油脂回收处置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环,基本实现餐厨废弃油脂应收尽收、应用尽用的闭环管理。因此B5生物柴油的推广势在必行,目前B5柴油储罐大多为普通汽、柴油储罐改造而成,传统汽油储罐采用机械呼吸阀的吸气(负压开启)和呼气(正压开启)进行气相平衡,吸气时造成大量含有水分的空气进入储罐,《B5柴油》(GB25199-2017)对B5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水含量(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03%,游离水会导致生物柴油氧化并与游离脂肪酸生成酸性水溶液,对金属就有腐蚀。B5柴油与石油柴油的分层情况不同,当进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子大于0.4%(体积分数)时,油品会产生乳化。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分离压力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以解决进入现有的B5柴油储油罐的空气带有过多水份和杂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包括空气出口接管、挡板、干燥篮、外筒体、杂质排污接管、密封装置、螺旋片、内筒体、空气进口接管和筒体法兰,其中:所述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均为圆柱体,且所述干燥篮容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内筒体容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形成三个圆柱体叠套,该三个圆柱体的顶部在同一侧,底部在另一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和所述空气进口接管分别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外侧;所述筒体法兰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顶部;所述杂质排污接管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底部;所述挡板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挡板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以使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二;所述空气进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下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上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连接一储油罐;所述螺旋片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螺旋片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螺旋片位于所述空气进口接管的下侧;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的顶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干燥篮的底面有多个孔,所述干燥篮放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干燥篮内放置有干燥剂;所述密封装置的底部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干燥篮,所述干燥剂的平面低于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面。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检测短管和视镜,所述检测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筒体法兰与所述视镜,所述筒体法兰的中心开有与所述检测短管外径相符的孔,所述视镜的材料为钢化硼硅玻璃,所述视镜还包括不锈钢视镜座,所述视镜座的公称压力为0.6~2.5Mpa。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为3个,所述支腿沿着外筒体中心点呈120°布置。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挡板、所述空气出口接管、所述空气进口接管、所述杂质排污接管、所述检测短管、所述干燥篮、所述支腿和所述螺旋片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吸收水分后颜色发生变化。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内筒体的底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2个钢板,该两个钢板呈“十字型”交叉焊接于所述内筒体的底面,所述钢板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8mm,所述干燥篮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干燥篮的底面的孔为圆形,直径为3~5mm,孔与孔的间距为3~6mm。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与干燥篮上部焊接连接,所述拉手为厚度为1~10mm的不锈钢扁钢,所述拉手用于提拉所述干燥篮。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密封装置包含下密封盖、密封圈和上密封盖,所述下密封盖焊接在所述内筒体的内侧,所述上密封盖焊接于所述干燥篮的顶面边缘,所述上密封盖与所述下密封盖通过重力压紧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为截面为“L”形的环状体,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可选的,在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所述挡板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的顶面边缘,所述内筒体为切面圆柱体,所述内筒体的顶面与所述外筒体的顶面的夹角为15°~45°,所述内筒体、外筒体和所述检测短管均在同一中心轴上,所述螺旋片内圈与所述内筒体的底面的夹角为20°~45°。在本技术提供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首先通过空气进口接管位于挡板的下侧,空气出口接管位于挡板的上侧,挡板将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空间分割为二,则空气从下侧空间进入上侧空间则必经过干燥篮,通过设置在干燥篮内的干燥剂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其次通过设置螺旋片,使空气沿着螺旋状运动产生离心力,进一步将水份和粉尘进行分离,通过设置最低处的杂质排污接管可以将水和粉尘排出,使其满足B5柴油技术要求中水含量(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03%的要求,使其满足油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的,挡板的内侧焊接于内筒体的顶面边缘,内筒体的顶面与外筒体的顶面的夹角为15°~45°,即倾斜设置的挡板使其与进入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下侧空间的水分、空气、粉尘等进行撞击,由于分子重量不同,部分水分及粉尘来不及随空气一起发生绕流,因此沉积下来;另外干燥剂颜色随湿度不同而变化,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视镜进行观察,当至饱和颜色时,通过打开筒体法兰,拉手提拉将干燥篮取出,并实现及时更换干燥剂,干燥空气最后经过空气出口接管进入储油罐,使其满足B5柴油技术要求中水含量(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03%的要求,使其满足油品质量的要求。本技术结构新颖,解决了传统方式利用普通汽油储罐改造所带来的弊端,大大增大了吸收水分的效率,提高了处理量,保证B5柴油的油品质量和B5柴油储罐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中密封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1-视镜;2-空气出口接管;3-挡板;4-密封装置;41-下密封盖;42-密封圈;43-上密封盖;5-干燥篮;6-外筒体;7-杂质排污接管;8-支撑结构;9-干燥剂;10-螺旋片;11-内筒体;12-空气进口接管;13-拉手;14-筒体法兰;15-检测短管;16-支腿。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包括空气出口接管、挡板、干燥篮、外筒体、杂质排污接管、密封装置、螺旋片、内筒体、空气进口接管和筒体法兰,其中:/n所述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均为圆柱体,且所述干燥篮容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内筒体容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形成三个圆柱体叠套,该三个圆柱体的顶部在同一侧,底部在另一侧;/n所述空气出口接管和所述空气进口接管分别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外侧;/n所述筒体法兰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顶部;/n所述杂质排污接管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底部;/n所述挡板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挡板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以使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二;/n所述空气进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下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上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连接一储油罐;/n所述螺旋片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螺旋片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螺旋片位于所述空气进口接管的下侧;/n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的顶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干燥篮的底面有多个孔,所述干燥篮放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干燥篮内放置有干燥剂;/n所述密封装置的底部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干燥篮,所述干燥剂的平面低于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包括空气出口接管、挡板、干燥篮、外筒体、杂质排污接管、密封装置、螺旋片、内筒体、空气进口接管和筒体法兰,其中:
所述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均为圆柱体,且所述干燥篮容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内筒体容置于所述外筒体内,形成三个圆柱体叠套,该三个圆柱体的顶部在同一侧,底部在另一侧;
所述空气出口接管和所述空气进口接管分别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外侧;
所述筒体法兰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顶部;
所述杂质排污接管焊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底部;
所述挡板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挡板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以使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二;
所述空气进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下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挡板的上侧,所述空气出口接管连接一储油罐;
所述螺旋片的外侧焊接于所述外筒体,所述螺旋片的内侧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螺旋片位于所述空气进口接管的下侧;
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干燥篮的顶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干燥篮的底面有多个孔,所述干燥篮放置于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干燥篮内放置有干燥剂;
所述密封装置的底部焊接于所述内筒体,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干燥篮,所述干燥剂的平面低于所述密封装置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检测短管和视镜,所述检测短管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筒体法兰与所述视镜,所述筒体法兰的中心开有与所述检测短管外径相符的孔,所述视镜的材料为钢化硼硅玻璃,所述视镜还包括不锈钢视镜座,所述视镜座的公称压力为0.6~2.5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用分离压力装置还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哲石生芳任彬赵番王洁璐蔚道祥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