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72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其中,连接组件包括:接头,接头的第一端具有用于与压力表的表把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接头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短节连接的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短节螺纹连接;紧固件,压力表的表把与第一内螺纹连接后,紧固件沿接头的轴向运动,直至紧固件与表把上的环形部抵接,以通过紧固件将接头与压力表的表把进行紧固;密封件,设置在环形部与紧固件之间,以对压力表与接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安装压力表时不方便调整朝向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

Connecting components and pressure gauge components with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
本技术涉及压力表连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压力表通常需要使用接头与管路或控制闸门的短节连接,在现场安装压力表时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压力表的表把在丝扣吃满固定的情况下,压力表表盘的朝向不是我们需要的方向,此时若回转压力表就会造成压力表的松动,需要卸下来对压力表表把重新缠绕生料带,重复多次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压力表在与接头连接后,存在密封性差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以解决在安装压力表时不方便调整朝向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接头,接头的第一端具有用于与压力表的表把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接头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短节连接的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短节螺纹连接;紧固件,压力表的表把与第一内螺纹连接后,紧固件沿接头的轴向运动,直至紧固件与表把上的环形部抵接,以通过紧固件将接头与压力表的表把进行紧固;密封件,设置在环形部与紧固件之间,以对压力表与接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进一步地,紧固件朝向环形部的表面具有安装凹部,密封件设置在安装凹部内。进一步地,安装凹部为环形凹槽,密封件为环状结构。进一步地,紧固件具有供表把穿过的连接孔,环形凹槽与连接孔同心设置。进一步地,密封件为多段弧形段,安装凹部包括多段弧形凹槽,多段弧形凹槽围绕设置,多段弧形段与多段弧形凹槽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紧固件具有供表把穿过的连接孔,多段弧形凹槽沿连接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各段弧形凹槽与连接孔同心设置。进一步地,接头的第一端还具有外螺纹,紧固件与外螺纹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接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凹部,多个限位凹部沿接头的周向间隔设置,各限位凹部避让外螺纹设置。进一步地,密封件由弹性材质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表组件,压力表组件包括压力表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为上述的连接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包括接头、紧固件和密封件。其中,在使用连接组件时,通过接头的第一内螺纹与压力表的表把的外螺纹连接,将压力表的表盘转动到需要的朝向,然后将紧固件向靠近表把上的环形部的方向移动,直至紧固件与环形部的端面抵接,以将压力表固定住且表盘的朝向达到预设要求朝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次安装操作就能够将压力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无需多次调整,方便了压力表的安装。同时,在紧固件和压力表的环形部之间设置密封件,提高了连接组件与压力表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泄漏。而且,接头的第二端与短节螺纹连接,进而使得二者的拆装及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解决了在安装压力表时不方便调整朝向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连接组件的紧固件去除密封件后的俯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接头;11、第一内螺纹;12、外螺纹;14、第二内螺纹;15、限位凹部;20、紧固件;21、安装凹部;22、连接孔;30、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在安装压力表时不方便调整朝向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表组件。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包括接头10、紧固件20及密封件30。其中,接头10的第一端具有用于与压力表的表把连接的第一内螺纹11,接头10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短节连接的第二内螺纹14,第二内螺纹14与短节螺纹连接。压力表的表把与第一内螺纹11连接后,紧固件20沿接头10的轴向运动,直至紧固件20与表把上的环形部抵接,以通过紧固件20将接头10与压力表的表把进行紧固。密封件30设置在环形部与紧固件20之间,以对压力表与接头1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应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在使用连接组件时,通过接头10的第一内螺纹11与压力表的表把的外螺纹连接,将压力表的表盘转动到需要的朝向,然后将紧固件20向靠近表把上的环形部的方向移动,直至紧固件20与环形部的端面抵接,以将压力表固定住且表盘的朝向达到预设要求朝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次安装操作就能够将压力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无需多次调整,方便了压力表的安装。同时,在紧固件20和压力表的环形部之间设置密封件30,提高了连接组件与压力表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泄漏。而且,接头10的第二端与短节螺纹连接,进而使得二者的拆装及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解决了在安装压力表时不方便调整朝向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20朝向环形部的表面具有安装凹部21,密封件30设置在安装凹部21内。这样,上述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避免密封件30裸露在外而影响密封件3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连接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凹部21为环形凹槽,密封件30为环状结构。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压力表的环形部与紧固件20之间的全方位(360°)的密封,提升了密封件30的密封有效性;另一方面,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连接组件的加工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凹部21为圆环形凹槽,密封件30为圆环状结构。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凹部21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安装密封件30即可。可选地,安装凹部21为多边形凹槽。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30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满足密封要求即可。可选地,密封件30为多边形环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20具有供表把穿过的连接孔22,环形凹槽与连接孔22同心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紧固件20的加工更加容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加工成本。如图1所示,接头10的第一端还具有外螺纹12,紧固件20与外螺纹12螺纹连接。具体地,紧固件20具有内螺纹,外螺纹12的旋向与紧固件20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接头10的第一端与压力表的表把螺纹连接。之后,工作人员移动紧固件20,以使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头(10),所述接头(10)的第一端具有用于与压力表的表把连接的第一内螺纹(11),所述接头(10)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短节连接的第二内螺纹(14),所述第二内螺纹(14)与所述短节螺纹连接;/n紧固件(20),所述压力表的表把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1)连接后,所述紧固件(20)沿所述接头(10)的轴向运动,直至所述紧固件(20)与所述表把上的环形部抵接,以通过所述紧固件(20)将所述接头(10)与所述压力表的表把进行紧固;/n密封件(30),设置在所述环形部与所述紧固件(20)之间,以对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接头(1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10),所述接头(10)的第一端具有用于与压力表的表把连接的第一内螺纹(11),所述接头(10)的第二端具有用于与短节连接的第二内螺纹(14),所述第二内螺纹(14)与所述短节螺纹连接;
紧固件(20),所述压力表的表把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1)连接后,所述紧固件(20)沿所述接头(10)的轴向运动,直至所述紧固件(20)与所述表把上的环形部抵接,以通过所述紧固件(20)将所述接头(10)与所述压力表的表把进行紧固;
密封件(30),设置在所述环形部与所述紧固件(20)之间,以对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接头(1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0)朝向所述环形部的表面具有安装凹部(21),所述密封件(30)设置在所述安装凹部(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部(21)为环形凹槽,所述密封件(30)为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0)具有供所述表把穿过的连接孔(22),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连接孔(22)同心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礼李涛张扬杜新建庞太民吕红江杨孜晨刘京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