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6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粮食输送工具及配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该传送带基体为尼龙和树脂材料,传送带表面具有规则阵列的微凸体结构。该传送带采用具有规则凹坑阵列的金属滚轮热压制备成形。该传送带可广泛应用于粮食输送场合,增大接触附着力,提高粮食传输生产效率。

A micro texture conveyor bel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粮食输送工具及配件制造

技术介绍
粮食输送用传送带是粮食输运的重要装备部件,在粮食输送机械装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粮食输送作业工况涉及传送带与粮食的摩擦接触,一方面,长期的摩擦接触容易导致传送带的磨损失效;另一方面,有些传送带与粮食之间的附着力较低,导致粮食传输效率低下。近年来,表面织构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表面织构指表面规则阵列的几何造型,该织构在一些场合具有抗磨损的突出功效。将表面织构应用于粮食输送领域,寻求一种提高粮食接触附着力、抗磨损的微织构传送带,对提高粮食输送用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及改进粮食输送用机械装备的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改善传送带的传送附着力和抗磨损能力,提高传送带使用生命和粮食输送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其基体材料为尼龙和树脂材料,传送带表面具有规则阵列的微凸体结构,微凸体的单元尺寸在500~1000μ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织构传送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树脂粉体均匀布置在尼龙编织材料表面,采用加热和加压的方式形成传送带胚体;使用表面具有微凹坑结构的金属滚轮对传送带胚体进行热式辊压,在传送带胚体表面形成微凸体阵列结构。本专利技术将微织构应用于粮食输送装备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织构传送带及其制备方法。相比现有的传统粮食输送用传送带,本专利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抗磨损能力,可提高传送带的使用寿命;传送带表面与粮食的接触附着力增强,可提高粮食输送生产效率;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可广泛应用于粮食输送领域,可提高粮食输送生产效率并改善粮食输送用机械装备的整体可靠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微织构传送带,传送带基体材料为尼龙和树脂材料,传送带表面具有规则阵列的微凸体结构,微凸体为半球结构,单个半球形微凸体的直径为500μm,微凸体的中心间距为1500μm。该传送带的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树脂粉体均匀布置在尼龙编织材料表面,采用加热和加压的方式形成传送带胚体;使用表面具有微凹坑结构的钢制金属滚轮对传送带胚体进行热式辊压,在传送带胚体表面形成半球状微凸体阵列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传送带基体材料为尼龙和树脂材料,传送带表面具有规则阵列的微凸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织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传送带基体材料为尼龙和树脂材料,传送带表面具有规则阵列的微凸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织构传送带,特别地,微凸体的单元尺寸在500~1000μm。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邢佑强刘磊鲍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