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4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包括拳击手套、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和第三固定结构,所述拳击手套包括手腕手掌部、拳击部和拇指部,所述拳击部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前部,拇指部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腕面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均匀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腕体外表面上,所述第三固定结构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后端边缘处,该全指拳击手套,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多层次固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实现拳击手套穿戴时的稳定性,避免激烈运动过程中脱落情况的发生,能够很好的做到专人专用,避免拿错,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A kind of all finger boxing gl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指拳击手套
本技术涉及拳击设备
,具体为一种全指拳击手套。
技术介绍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称奥运拳击),也有职业性质的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在拳击的过程中,人员手部需要穿戴拳击手套加以防护,拳击手套有分指手套和全指拳击手套之分,分指手套充分应用于比赛当中,而全指拳击手套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但传统的全指拳击手套存在诸多不足,结构过于单一,穿戴不便,不能够多层次固定,导致固定不到位,无法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不能够实现拳击手套穿戴时的稳定性,无法避免激烈运动过程中脱落情况的发生,不能够很好的做到专人专用,拿错情况时有发生,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不佳,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全指拳击手套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指拳击手套,穿戴方便,多层次固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激烈运动过程中脱落情况的发生,能够很好的做到专人专用,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包括拳击手套、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和第三固定结构;拳击手套,所述拳击手套包括手腕手掌部、拳击部和拇指部,所述拳击部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前部,拇指部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外侧;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腕面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均匀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腕体外表面上;第三固定结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后端边缘处;其中,还包括排气孔和防尘网,所述排气孔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掌心处,防尘网配合设置于排气孔的内部,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多层次固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实现拳击手套穿戴时的稳定性,避免激烈运动过程中脱落情况的发生,能够很好的做到专人专用,避免拿错,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条形封口、穿孔和绑缚绳,所述条形封口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底部腕体上,穿孔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底部腕体上,且对称分布于条形封口的两侧,绑缚绳配合穿插于穿孔的内部,便于穿戴,同时提供穿戴后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布套、固定带、第一魔术贴刺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圆毛面,所述布套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腕体外表面上,固定带穿插于布套的内部,第一魔术贴刺毛面设置于固定带的一端外表面上,第一魔术贴圆毛面设置于固定带的另一端内表面上,第一魔术贴刺毛面与第一魔术贴圆毛面粘连,实现进一步的穿戴加固,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包括布带、第二魔术贴刺毛面和第二魔术贴圆毛面,所述布带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外表面后端边缘处,第二魔术贴刺毛面设置于布带一端外表面上,第二魔术贴圆毛面设置于布带另一端内表面上,第二魔术贴刺毛面与第二魔术贴圆毛面粘连,实现更深层次的固定,避免过程中的脱落。进一步的,还包括信息贴和印花,所述信息贴粘附于手腕手掌部的腕背上,印花设置于手腕手掌部的掌背上,做到专人专用,避免拿错情况的发生,增加了手套的美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全指拳击手套,具有以下好处:1、将绑缚绳在穿孔拉紧,进而实现条形封口紧密闭合,从而对掌腕部的第一次固定,之后打结绑缚绳的两个端头,将固定带依次穿插于布套的内部,将第一魔术贴刺毛面以适宜位置与第一魔术贴圆毛面粘连,实现进一步加固,将布带绕手腕手掌部的手腕缠绕一周并拉紧,第二魔术贴刺毛面以适宜位置与第二魔术贴圆毛面粘连,实现更深层的固定,保证拳击手套穿戴时的稳定性,避免激烈运动过程中脱落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2、排气孔实现手部正常的气体交换散热,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防尘网起到灰尘过滤,信息贴能够很好的做到专人专用,保证做到拳击手套的美观性。3、在绑缚绳在穿孔内松开,拳击者将手部伸入拳击手套内,手腕手掌部与手部腕掌贴合,大拇指与拇指部配合,拳击部与四指及其他拳击部位吻合,穿戴方便,为拳击者提供适宜的手部拳击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第三固定结构平面示意图。图中:1拳击手套、101手腕手掌部、102拳击部、103拇指部、2第一固定结构、21条形封口、22穿孔、23绑缚绳、3第二固定结构、31布套、32固定带、33第一魔术贴刺毛面、34第一魔术贴圆毛面、4第三固定结构、41布带、42第二魔术贴刺毛面、43第二魔术贴圆毛面、5排气孔、6防尘网、7信息贴、8印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包括拳击手套1、第一固定结构2、第二固定结构3和第三固定结构4;拳击手套1,拳击手套1包括手腕手掌部101、拳击部102和拇指部103,拳击部10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前部,拇指部103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外侧,拳击者将手部伸入拳击手套1内,手腕手掌部101与手部腕掌贴合,大拇指与拇指部103配合,拳击部102与四指及其他拳击部位吻合,实现吻合穿戴;第一固定结构2,第一固定结构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面上,第一固定结构2包括条形封口21、穿孔22和绑缚绳23,条形封口21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底部腕体上,穿孔22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底部腕体上,且对称分布于条形封口21的两侧,绑缚绳23配合穿插于穿孔22的内部,在绑缚绳23在穿孔22内松开,便于伸入穿戴,将绑缚绳23在穿孔22拉紧,进而实现条形封口21紧密闭合,从而对掌腕部的第一次固定,之后打结绑缚绳23的两个端头,避免拳击手套1的脱落;第二固定结构3,第二固定结构3均匀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体外表面上,第二固定结构3包括布套31、固定带32、第一魔术贴刺毛面33和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4,布套31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体外表面上,固定带32穿插于布套31的内部,第一魔术贴刺毛面33设置于固定带32的一端外表面上,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4设置于固定带32的另一端内表面上,第一魔术贴刺毛面33与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4粘连,将固定带32依次穿插于布套31的内部,将第一魔术贴刺毛面33以适宜位置与第二魔术贴圆毛面34粘连,实现进一步加固;第三固定结构4,第三固定结构4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后端边缘处,第三固定结构4包括布带41、第二魔术贴刺毛面42和第二魔术贴圆毛面43,布带41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拳击手套(1)、第一固定结构(2)、第二固定结构(3)和第三固定结构(4);/n拳击手套(1),所述拳击手套(1)包括手腕手掌部(101)、拳击部(102)和拇指部(103),所述拳击部(10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前部,拇指部(103)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外侧;/n第一固定结构(2),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面上;/n第二固定结构(3),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均匀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体外表面上;/n第三固定结构(4),所述第三固定结构(4)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后端边缘处;/n其中,还包括排气孔(5)和防尘网(6),所述排气孔(5)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掌心处,防尘网(6)配合设置于排气孔(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拳击手套(1)、第一固定结构(2)、第二固定结构(3)和第三固定结构(4);
拳击手套(1),所述拳击手套(1)包括手腕手掌部(101)、拳击部(102)和拇指部(103),所述拳击部(10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前部,拇指部(103)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外侧;
第一固定结构(2),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面上;
第二固定结构(3),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均匀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腕体外表面上;
第三固定结构(4),所述第三固定结构(4)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后端边缘处;
其中,还包括排气孔(5)和防尘网(6),所述排气孔(5)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掌心处,防尘网(6)配合设置于排气孔(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指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包括条形封口(21)、穿孔(22)和绑缚绳(23),所述条形封口(21)配合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底部腕体上,穿孔(22)均匀设置于手腕手掌部(101)的底部腕体上,且对称分布于条形封口(21)的两侧,绑缚绳(23)配合穿插于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冰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能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