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4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包括外壳、输液容器、茂菲氏滴管、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微型流量计、输液容器夹持装置、步进电机推杆、步进电机驱动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模块、主控装置、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通过双参数融合的反馈,实现了对于流速的精准控制,可运用于微量输液的场合,医生可以远程设定患者药液流速,提高了输液质量和效率,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一次性输液装置速度调控精度不高、无法微量输液、缺乏灵活性的弊端。

Two parameter fusion feedback control infusion device based on droplet count and flow rat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属于医用输液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次性输液器主要用于静脉输液,作为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包含有茂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瓶塞穿刺器、针头护帽、输液软管等部分,其中常见的茂菲氏滴管的规格可分为10、15、20滴/mL三种,误差在±0.1mL。通过调节机械流速调节器,调整药液滴落速度,从而调整输液速度。其优势为成本低廉,流速稳定,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得以广泛运用。但是该一次性输液器存在以下问题:液滴滴落的具体速度难以控制,无法满足微量输液的要求,因此不适用于长时间、低流量的输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中液滴滴落的具体速度难以控制、无法满足微量输液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通过对液滴计数和微流量计测得的数据,经过处理,再进行有效性判决,获得当前流速,并与用户设定的流速值进行比较,经过微处理器算法运算,更新反馈数据值,从而调整流速,实现对于流速的稳定、精准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容器、茂菲氏滴管、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微型流量计、输液容器夹持装置、步进电机推杆、步进电机驱动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装置、主控装置和液晶显示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主控装置集成安装在外壳内,且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装置通过串口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输液容器通过输液管依次连通茂菲氏滴管和微型流量计,且所述微型流量计位于输液管末端,所述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固定在茂菲氏滴管上,且茂菲氏滴管位于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的凹槽内,所述输液容器倒置夹持在输液容器夹持装置内,所述步进电机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输液容器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容器、茂菲氏滴管、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微型流量计、输液容器夹持装置、步进电机推杆、步进电机驱动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装置、主控装置和液晶显示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主控装置集成安装在外壳内,且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装置通过串口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输液容器通过输液管依次连通茂菲氏滴管和微型流量计,且所述微型流量计位于输液管末端,所述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固定在茂菲氏滴管上,且茂菲氏滴管位于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的凹槽内,所述输液容器倒置夹持在输液容器夹持装置内,所述步进电机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输液容器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步进电机推杆驱动连接,所述主控装置分别与报警装置、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液晶显示器控制连接,所述微型流量计和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分别与主控装置数据传输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分别安装在对射式槽型红外光电装置中凹槽的两端,所述茂菲氏滴管固定安装在凹槽内,且所述凹槽的槽距范围在0.5cm-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计数与流速检测的双参数融合反馈控制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流量计为微小椭圆齿轮流量计,其量程范围为0.5mL/min-150mL/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扬江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