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1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包括:筒体;内管,其设于筒体内;至少两个沿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弹性齿形片,弹性齿形片环绕于内管外,并且,弹性齿形片具有绕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齿形凹部和齿形凸部,齿形凹部与内管的外壁连接,齿形凸部与筒体的内壁连接;相邻两个弹性齿形片,一个弹性齿形片的齿形凹部,正对于另一个弹性齿形片的齿形凸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系统存在较严重的脉动现象的技术问题。

Hydraulic system pulse control device and hydraul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可控震源车是石油公司进行陆地石油勘探的重要设备,其液压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工程机械中多采用柱塞泵作为动力源;柱塞泵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能在较高的转速和压力下工作,所以在液压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原因,柱塞泵产生的流量是周期性脉动的,由此易引起液压系统压力产生周期性的脉动。这种压力脉动在系统中会产生周期性的压力波,将导致系统中各元件作周期性的振动、爬行、噪声,甚至损坏。近年可控震源车的液压系统在向高压力大流量的方向发展,导致液压系统的脉动现象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系统存在较严重的脉动现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包括:筒体;内管,其设于所述筒体内;至少两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弹性齿形片,所述弹性齿形片环绕于所述内管外,并且,所述弹性齿形片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齿形凹部和齿形凸部,所述齿形凹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齿形凸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形凸部的顶面为平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弹性齿形片,一个所述弹性齿形片的所述齿形凹部,正对于另一个所述弹性齿形片的所述齿形凸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齿形片包括内弹性片和外弹性片;所述内弹性片环绕于所述内管外,其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内齿形凹部和内齿形凸部,所述内齿形凹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弹性片包裹于所述内弹性片外,并且所述外弹性片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外齿形凹部和外齿形凸部,所述外齿形凸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外齿形凸部与所述内齿形凸部相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外齿形凹部与所述内齿形凹部相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孔组,所述孔组包括多个绕所述内管的轴线分布的内管通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通孔为圆形孔、矩形孔或者槽型孔,所述槽型孔具有相对的两个弧形内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内壁的两个平面壁。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多组所述内管通孔为所述矩形孔的所述孔组,并且所述矩形孔为长方形孔,相邻两组所述孔组中,所述长方形孔的长边方向互为90°;或者,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多组所述内管通孔为所述槽型孔的所述孔组,并且相邻两组所述孔组中,所述槽型孔的长轴中心线互为9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内管腔室,一个所述内管腔室上设有一组所述孔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筒体的端部的异形胶管,所述异形胶管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鼓形腔。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包括:柱塞泵和上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异形胶管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伺服阀、液压缸和上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所述伺服阀通过所述异形胶管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将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中的筒体连接到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从筒体的一端进入,向另一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液压油会同时流经内管。由于内管与筒体之间通过弹性齿形片连接,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可带动内管在筒体中产生相对运动。这样,当筒体的入口端的液压油产生较大的脉动时,液压油在流经筒体和内管的过程中,内管和弹性齿形片可起到缓冲作用,消减脉动,使筒体的出口端的液压油更加平稳,从而减小液压系统中的噪音,减少零部件的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中内管与弹性齿形片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中内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中异形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筒体;11、端盖;111、密封环;12、筒体腔室;20、内管;21、内管通孔;211、矩形孔;2111、长方形孔;212、槽型孔;213、圆形孔;22、内管腔室;30、弹性齿形片;31、齿形凹部;32、齿形凸部;321、顶面;40、内弹性片;41、内齿形凹部;42、内齿形凸部;50、外弹性片;51、外齿形凹部;52、外齿形凸部;60、异形胶管;61、鼓形腔;70、柱塞泵;81、伺服阀;82、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包括:筒体10、设于筒体10内的内管20和至少一个弹性齿形片30;弹性齿形片30环绕于内管20外,且位于筒体10的内壁和内管20的外壁之间,弹性齿形片30具有绕内管20的轴线交替分布的齿形凹部31和齿形凸部32,齿形凹部31与内管20的外壁连接,齿形凸部32与筒体10的内壁连接。将筒体10连接到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从筒体10的一端进入,向另一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液压油会同时流经内管20。由于内管20与筒体10之间通过弹性齿形片30连接,液压油在流动过程中,可带动内管20在筒体10中产生相对运动。这样,当筒体10的入口端的液压油产生较大的脉动时,液压油在流经筒体10和内管20的过程中,内管20和弹性齿形片30可起到缓冲作用,消减脉动,使筒体10的出口端的液压油更加平稳,从而减小液压系统中的噪音,减少零部件的损耗。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筒体10和内管20均设为空心圆筒,内管20的外径小于筒体10的内径。弹性齿形片30可采用钢片制备,钢片环绕内管20,并沿内管20的径向弯折,形成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n内管,其设于所述筒体内;/n至少两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弹性齿形片,所述弹性齿形片环绕于所述内管外,并且,所述弹性齿形片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齿形凹部和齿形凸部,所述齿形凹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齿形凸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
内管,其设于所述筒体内;
至少两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弹性齿形片,所述弹性齿形片环绕于所述内管外,并且,所述弹性齿形片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齿形凹部和齿形凸部,所述齿形凹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齿形凸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凸部的顶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弹性齿形片,一个所述弹性齿形片的所述齿形凹部,正对于另一个所述弹性齿形片的所述齿形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齿形片包括内弹性片和外弹性片;
所述内弹性片环绕于所述内管外,其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内齿形凹部和内齿形凸部,所述内齿形凹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
所述外弹性片包裹于所述内弹性片外,并且所述外弹性片具有绕所述内管的轴线交替分布的外齿形凹部和外齿形凸部,所述外齿形凸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外齿形凸部与所述内齿形凸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外齿形凹部与所述内齿形凹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脉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媛媛刘昊王永芳黄玉峰马铁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