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1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包括:主机底座,固定安装在主机底座右上端的胎体鼓主机,固定安装在主机底座左上端的胎面鼓主机,所述的主机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可在胎体鼓主机和胎面鼓主机之间移动的携带圈和可在胎面鼓主机和携带圈之间移动的下打压装置。所述的主机底座上方还设有固定安装在地基上的龙门架,龙门架上安装有一指示胶料贴合位置的标线器和一可通过龙门架上的第二滑轨前后滑动的胎圈预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可以实现轮胎自动化生产,其整体精度和生产效率比现有的成型机高,且安装调整简单方便。

Main engine of tire forming machine for electric vehicle or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具体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帘布、胎面等材料进行贴合成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动车轮胎或摩托车轮胎的制造行业中,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均只有一个供料后台,一个反包成型鼓。通过人工贴合内衬层、1#帘布、2#帘布、3#帘布,然后人工套钢丝圈,膨胀反包后,再人工贴合胎面。这种成型机结构非常简单,成型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轮胎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较差。中国专利名称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公告号CN205818493U)已经能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自动化生产,但是安装调整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包括:主机底座,所述主机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胎体鼓主机,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的一端;胎面鼓主机,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的另一端;携带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可在所述胎体鼓主机和所述胎面鼓主机之间滑动;下打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可在所述携带圈和所述胎面鼓主机之间滑动;龙门架,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上方、且固设在地基上,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标线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用于指示胶料贴合位置;以及胎圈预置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胎体鼓主机包括胎体鼓机箱,胎体鼓以及设置于所述胎体鼓机箱上的胎体鼓主轴,通过所述胎体鼓机箱内的动力带动所述胎体鼓主轴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胎体鼓旋转。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胎面鼓主机包括胎面鼓机箱,胎面鼓以及设置于所述胎面鼓机箱上的胎面鼓主轴,通过所述胎面鼓机箱内的动力带动所述胎面鼓主轴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胎面鼓旋转。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携带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携带圈从所述胎圈预置装置上拾取胎圈并扣圈到胎体上完成反包、再将胎体从所述胎体鼓搬运到所述胎面鼓进行胎面贴合的动作。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胎面鼓机箱靠近所述携带圈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第一滑轨通过所述开孔延伸到所述胎面鼓机箱内。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下打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当所述携带圈将胎体搬运到所述胎面鼓时,所述下打压装置移动进入所述胎面鼓机箱内避让;当胎面贴合完成后,所述下打压装置移到所述胎面鼓下方,对胎面进行滚压。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胎圈预置装置包括滑座以及固设于所述滑座右下方的胎圈预置座,所述滑座通过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可以自动贴合、自动扣胎圈、自动搬运胎体、自动打压等,实现轮胎的自动化生产;携带圈安装在主机底座上,安装简单方便且整体精度更高;胎圈预置装置前后滑动,安装及调整精度更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成型机主机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成型机主机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成型机主机的结构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成型机主机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0.主机底座101.第一滑轨20胎体鼓主机21.胎体鼓机箱22.胎体鼓主轴23.胎体鼓30.胎面鼓主机31.胎面鼓机箱311.开孔32.胎面鼓主轴33.胎面鼓40.携带圈50.下打压装置60.龙门架601.第二滑轨70.标线器71.第一标线器72.第二标线器80.胎圈预置装置90.胎面供料架91.胎体供料架5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图4所示,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包括:主机底座10,所述主机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01;胎体鼓主机2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一端;胎面鼓主机3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另一端;携带圈4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胎体鼓主机2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下打压装置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携带圈4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龙门架60,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10上方、且固设在地基上,所述龙门架60上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601;标线器70,设置于所述龙门架60上,用于指示胶料贴合位置;以及胎圈预置装置8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601上。进一步地,所述胎体鼓主机20包括胎体鼓机箱21,胎体鼓23以及设置于所述胎体鼓机箱21上的胎体鼓主轴22,通过所述胎体鼓机箱21内的动力带动所述胎体鼓主轴2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胎体鼓23旋转,完成内衬、1#帘布、2#帘布和3#帘布的贴合、扣圈反包。进一步地,所述胎面鼓主机30包括胎面鼓机箱31,胎面鼓33以及设置于所述胎面鼓机箱31上的胎面鼓主轴32,通过所述胎面鼓机箱31内的动力带动所述胎面鼓主轴3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胎面鼓33旋转,完成胎面的贴合。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01,所述携带圈4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所述携带圈40从所述胎圈预置装置80上拾取胎圈并扣圈到胎体上完成反包、再将胎体从所述胎体鼓23搬运到所述胎面鼓33进行胎面贴合的动作。进一步地,所述胎面鼓机箱31靠近所述携带圈4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孔311,所述第一滑轨101通过所述开孔311延伸到所述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底座(10),所述主机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01);/n胎体鼓主机(2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一端;/n胎面鼓主机(3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另一端;/n携带圈(4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胎体鼓主机(2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n下打压装置(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携带圈(4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n龙门架(60),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10)上方、且固设在地基上,所述龙门架(60)上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601);/n标线器(70),设置于所述龙门架(60)上,用于指示胶料贴合位置;以及/n胎圈预置装置(8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60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底座(10),所述主机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01);
胎体鼓主机(2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一端;
胎面鼓主机(30),固设于所述主体底座(10)的另一端;
携带圈(4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胎体鼓主机(2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
下打压装置(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01)上,可在所述携带圈(40)和所述胎面鼓主机(30)之间滑动;
龙门架(60),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座(10)上方、且固设在地基上,所述龙门架(60)上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601);
标线器(70),设置于所述龙门架(60)上,用于指示胶料贴合位置;以及
胎圈预置装置(8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6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鼓主机(20)包括胎体鼓机箱(21),胎体鼓(23)以及连接所述胎体鼓机箱(21)和所述胎体鼓(23)的胎体鼓主轴(22),通过所述胎体鼓机箱(21)内的动力带动所述胎体鼓主轴(2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胎体鼓(2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鼓主机(30)包括胎面鼓机箱(31),胎面鼓(33)以及连接所述胎面鼓机箱(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儒彭士君孙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