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36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扇,涉及风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循环扇的头部能够在同步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驱使下在一定范围内循坏摆动,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挤压,使循环扇的头部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其包括:扇头、支架组件、支座、转台,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支座固设于支撑柱上,还包括转盘和驱动组件;转盘与支座、转台呈同心设置,转盘靠近支座的一侧设有与支座呈同心设置且与转盘转动连接的静止筒,支座靠近转盘的一侧一体设有供转动轴插入固定的承接筒;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摆块、连杆和驱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能够平稳过渡,使循环扇的头部不易发生晃动的效果。

A kind of circul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扇。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电风扇相比,空气循环扇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空气循环扇吹出来的风距离较远,具有较好的定向性,这样的风与周边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将周围的空气打散,带动更多的空气参与室内空气循环,加速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平衡室内温度。申请号为20182194985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扇,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整个收容于转台27与支座21的内部,主要包括转盘23、安装于转盘23上的同步电机22以及连接同步电机22的第一齿轮24。转盘23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于转台27上,同步电机22安装于转盘23的上方且输出轴穿过转盘23延伸而下,第一齿轮24与同步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支座21上还固定有一传动块25,传动块2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251,第二齿轮251与第一齿轮24相啮合,同时传动块25上还穿设有一根转轴26,该转轴26设于支座21上,转盘23与转轴26进行连接,进而转盘23可以绕转轴26相对支座21发生转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循环扇的头部能够在同步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驱使下在一定范围内循坏摆动,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挤压,使循环扇的头部容易发生晃动,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扇,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能够平稳过渡,使循环扇的头部不易发生晃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循环扇,包括扇头、支架组件、支座、转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座固设于支撑柱上,还包括设置于支座与转台之间且与转台固连并与支座转动连接的转盘和设置于转盘上且用于驱使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盘与支座、转台呈同心设置,所述转盘靠近支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支座呈同心设置且与转盘转动连接的静止筒,所述支座靠近转盘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供转动轴插入固定的承接筒;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固设于转盘远离支座的一侧且输出轴穿设于支座上;摆块,一端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一端与摆块的另一端铰接;驱动块,一体设置于静止筒的外周壁上且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摆块转动,以带动连杆摆动,驱动块与静止筒、支座静止不动,以使转台、转盘转动,并带动扇头转动,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能够平稳过渡,使循环扇的头部不易发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靠近静止筒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与静止筒呈同心设置的同心筒,所述同心筒上插接有穿设于静止筒上且与静止筒转动连接的转动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的一端插接于同心筒上,另一端穿设于静止筒上,以使静止筒与转盘转动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心筒靠近转盘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同心筒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加了转盘注塑时的流动性,提高了转盘注塑时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供支撑柱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支座的外周壁上穿设有至少一个与支撑柱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插接于插接槽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固定螺钉对支座和支撑柱进一步固定,使支撑柱与支座连接的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上还一体设置有至少三个抵接条,所述抵接条设置于插接槽的内周壁上且沿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条的设置,减少了支座与支撑柱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抵接条与支撑柱之间的压强,使支座与支撑柱连接得更加牢固,而不易发生晃动,提高了支座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筒靠近转盘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弧形块,所述静止筒的外周壁上外凸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弧形块靠近转盘的一侧开设有供限位块嵌设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使静止筒和承接筒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以驱使扇头转动,减少了驱动电机动力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块上还开设有引导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面的设置,方便限位块插入限位槽时进行对准,以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提高了静止筒与承接筒的组装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循环扇的头部摆动至两端时能够平稳过渡,使循环扇的头部不易发生晃动;2.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使静止筒和承接筒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以驱使扇头转动,减少了驱动电机动力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循环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柱与支座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3是转台、转盘和支座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仅采用驱动组件与转盘、静止筒、支座的爆炸示意图一。图5是仅采用驱动组件与转盘、静止筒、支座的爆炸示意图二。图6是驱动组件与转盘、静止筒、转动轴、支座的爆炸示意图一。图7是驱动组件与转盘、静止筒、转动轴、支座的爆炸示意图二。图8是图7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0、扇头;20、支架组件;21、底座;22、支撑柱;30、支座;31、插接槽;32、抵接条;33、承接筒;34、弧形块;35、限位槽;36、引导面;40、转台;50、转盘;51、同心筒;52、加强筋;60、驱动组件;61、驱动电机;62、摆块;63、连杆;64、驱动块;70、静止筒;71、限位块;80、转动轴;90、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循环扇,包括扇头10、支架组件20、支座30和转台40。参照图1、2,扇头10固定于转台40上,支架组件20包括底座21和支撑柱22,支撑柱22插接固定于底座21上,支座30的下端开设有插接槽31,插接槽31供支撑柱22的上端进行插接,支座30上还一体设有抵接条32,抵接条32设于插接槽31的内周壁上,抵接条3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抵接条32均匀分布于插接槽31的内周壁上,抵接条32压紧支撑柱22的外周壁;支座30上还设有固定螺钉90,固定螺钉90穿设于支座30上,然后与支撑柱22螺纹连接,以使支座30与支撑柱22连接得更加牢固。参照图1、3,还包括转盘50和驱动组件60,转台40套设于支座30上且与支座30转动连接,转盘50设于转台40的内部且位于支座30与转台40之间,转盘50与支座30、转台40呈同心设置,转盘50与转台40通过螺钉固定。参照图4、5,转盘50的下侧一体设有静止筒70,静止筒70与转盘50呈同心设置,静止筒70与转盘50转动连接,支座30的上侧一体设有承接筒33,承接筒33与静止筒70呈同心设置,承接筒33供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扇,包括扇头(10)、支架组件(20)、支座(30)、转台(40),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底座(21)和支撑柱(22),所述支座(30)固设于支撑柱(2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座(30)与转台(40)之间且与转台(40)固连并与支座(30)转动连接的转盘(50)和设置于转盘(50)上且用于驱使转盘(50)转动的驱动组件(60);/n所述转盘(50)与支座(30)、转台(40)呈同心设置,所述转盘(50)靠近支座(30)的一侧设置有与支座(30)呈同心设置且与转盘(50)转动连接的静止筒(70),所述支座(30)靠近转盘(50)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供转动轴(80)插入固定的承接筒(33);/n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n驱动电机(61),固设于转盘(50)远离支座(30)的一侧且输出轴穿设于支座(30)上;/n摆块(62),一端套设于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上;/n连杆(63),一端与摆块(62)的另一端铰接;/n驱动块(64),一体设置于静止筒(70)的外周壁上且与连杆(63)的另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扇,包括扇头(10)、支架组件(20)、支座(30)、转台(40),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底座(21)和支撑柱(22),所述支座(30)固设于支撑柱(2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座(30)与转台(40)之间且与转台(40)固连并与支座(30)转动连接的转盘(50)和设置于转盘(50)上且用于驱使转盘(50)转动的驱动组件(60);
所述转盘(50)与支座(30)、转台(40)呈同心设置,所述转盘(50)靠近支座(30)的一侧设置有与支座(30)呈同心设置且与转盘(50)转动连接的静止筒(70),所述支座(30)靠近转盘(50)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供转动轴(80)插入固定的承接筒(33);
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
驱动电机(61),固设于转盘(50)远离支座(30)的一侧且输出轴穿设于支座(30)上;
摆块(62),一端套设于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上;
连杆(63),一端与摆块(62)的另一端铰接;
驱动块(64),一体设置于静止筒(70)的外周壁上且与连杆(63)的另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0)靠近静止筒(70)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与静止筒(70)呈同心设置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易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