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330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及方法。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包括机械臂、动作捕捉系统定位点、PC上位机。机械臂为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多轴机械臂,动作捕捉系统定位点贴在工具上和用户手上,使用动作捕捉系统获取定位点位置,从而获取工具和人手的位置,PC上位机与机械臂可进行实时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搭建了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PC上位机基于示教过程中采集的机械臂末端位置数据,建立示教数据集,生成轨迹概率模型,并针对用户手腕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控制指令下和人一起完成工具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

A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human-computer cooperation tools based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加工制造技术是经济竞争的核心,随着加工方法的不断丰富,加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不停地去工具库中拿取工具到加工地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人和机器人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人机协作在工具递交中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例如在工作环境中,可以通过预测人的行为,然后控制机械臂给人递交相应的工具,以此加快生产效率。而协作机器人的控制方法中“示教学习”相对于传统机器人编程,具有工作量少、对不同任务适应性好、对新手友好的优势。但是现有的示教学习方法“基于DMP的模仿学习方法”对时间具有依赖性,对时间扰动较为敏感,稳定性较差;“基于行为复制(BC)的方法”的模仿动作局限于示教动作范围内,适应性较差。因此,针对人机协作工具递交作业,为实现高的稳定性,必须要求生成的概率模型针对不同的运动起点和终点都要有好的收敛性,而且面对用户手位置的变化,应能实时生成新的运动轨迹,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该系统中PC上位机能基于示教过程中采集的机械臂末端位置数据,建立示教数据集,生成概率模型,并针对用户手腕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控制指令下和人一起完成工具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多轴机械臂,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指令下,抓取工具递交给用户;动作捕捉系统定位点:定位点贴在工具上和用户手上,用于获取其位置,PC上位机:与机械臂、动作捕捉系统可进行实时通信,PC上位机搭建的控制系统基于ROS(RobotOperatingSystem)平台。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PC上位机能针对用户手腕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控制机械臂和人一起完成工具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械臂、动捕定位点和PC上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手握住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进行抓取物体和递交物体示教数据采集;步骤2、针对示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生成轨迹概率模型,PC上位机通过逆运动学将轨迹转化为机械臂的关节角度;步骤3、动作捕捉系统获取工具和用户手的位置;步骤4、机械臂运动到工具处抓取工具;步骤5、PC上位机根据用户手的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控制机械臂将工具交到人手上,完成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方法,步骤2中示教过程包括:步骤2.1、用手握住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从起始位置拖动至工具摆放处完成一次抓取示教;步骤2.2、改变工具的摆放位置重复5次①中的操作;步骤2.3、从工具摆放处拖动机械臂到用户手上完成一次递交示教;步骤2.4、改变人手的位置重复6次③中的操作,完成所有示教。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方法,步骤3中每次示教过程中采集机械臂末端的位置数据,建立示教数据集其中P为示教轨迹数,维度D=4,包括t,x,y,z,T为时间序列(一条轨迹上点的个数),示教数据还包括每条轨迹起点和终点的坐标系;针对示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首先将示教轨迹分别变换到起点和终点坐标系进行GMM(高斯混合模型)编码,求取轨迹点的概率分布模型;GMM参数主要包括其中πi为第i个高斯分布混合系数,μi,∑i分别是第i个高斯分布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参数K根据贝叶斯准则(BayesianInformationCriterion,BIC)确定;将所得GMM模型分别进行GMR(高斯混合回归)回归,以时间序列作为输入,轨迹三维坐标作为输出,对应条件概率的概率分布为式中分别为ξt,μi,Σi切分量输入输出而成,对应关系如下:计算式如下:该训练好的模型,针对工具递交中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能生成对应的轨迹概率分布模型;先把训练得到的起点和终点坐标系GMR模型分别变换到新的起点坐标系和终点坐标系,然后把对应序列的高斯分布进行乘积:式中对应新的起点和终点坐标系,分别对应训练得到的起点和终点坐标系下t时刻轨迹点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μt,Σt分别为新生成轨迹点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分别为可表示为针对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训练好的模型可以生成对应的轨迹概率模型;由于生成的轨迹在起点和终点位置有细微偏差,通过沿坐标轴缩放得到最终的轨迹概率模型。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将示教学习应用到机械臂控制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无需人工编程所需要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上手容易。2、能针对用户手腕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控制指令下和人一起完成工具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3、算法通用性好,基于ROS系统,便于算法的移植,对于不同机器人的人机协作场景,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系统各部分通信图。图3示教学习步骤框图。图4是根据新起点和终点生成的轨迹。图5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用到的设备如图1所示,包含机械臂1,PC上位机2,动捕定位点3、4,所述机械臂1为具有控制功能的多轴机械臂,PC上位机2与机械臂1以及动作捕捉系统通信相连,运行过程中,机械臂1在PC上位机2的指令下运动到动捕点3工具所在处抓取工具再运动到动捕点4人手所在处完成工具递交,所述PC上位机2搭建的控制系统基于ROS平台。所述控制系统基于ROS平台,包括控制算法节点,利用动作捕捉系统获取动捕定位点3、4位置和控制机械臂1运动的节点。机械臂1、动作捕捉系统和PC上位机连接至同一局域网,各部分通信图如图2所示。机械臂1与PC之间采用Modbus通信协议,采用ROS中统一的通信接口实现机械臂1状态读取和运动控制。动作捕捉系统VICON采用Ethernet协议将数据发送至PC端,在控制算法节点中接收VICON定位点数据和机械臂状态数据,并计算下周期控制指令。所述机械臂1为UR5e机械臂,有基于ROS的驱动程序和功能包,安装完成即可实现对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本实施例中,选择UR5e作为机器人平台,动作捕捉系统选用了Vicon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械臂: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多轴机械臂,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指令下,抓取工具递交给用户;/n动作捕捉系统定位点:定位点贴在工具上和用户手上,用于获取其位置,/nPC上位机:与机械臂、动作捕捉系统可进行实时通信,PC上位机搭建的控制系统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臂: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多轴机械臂,机械臂在PC上位机的指令下,抓取工具递交给用户;
动作捕捉系统定位点:定位点贴在工具上和用户手上,用于获取其位置,
PC上位机:与机械臂、动作捕捉系统可进行实时通信,PC上位机搭建的控制系统基于ROS(RobotOperatingSystem)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系统,其特征在于:PC上位机能针对用户手腕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控制机械臂和人一起完成工具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


3.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械臂、动捕定位点和PC上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手握住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进行抓取物体和递交物体示教数据采集;
步骤2、针对示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生成轨迹概率模型,PC上位机通过逆运动学将轨迹转化为机械臂的关节角度;
步骤3、动作捕捉系统获取工具和用户手的位置;
步骤4、机械臂运动到工具处抓取工具;
步骤5、PC上位机根据用户手的位置变化生成新的轨迹概率模型,控制机械臂将工具交到人手上,完成递交任务,达到动态轨迹规划的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示教学习的人机协作工具递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示教过程包括:
步骤2.1、用手握住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从起始位置拖动至工具摆放处完成一次抓取示教;
步骤2.2、改变工具的摆放位置重复5次①中的操作;
步骤2.3、从工具摆放处拖动机械臂到用户手上完成一次递交示教;
步骤2.4、改变人手的位置重复6次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晓晖谢啸汤自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