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8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且发电机外壳的内部设有发电机,所述螺纹杆一远离发电机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收缩机构与扇叶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底板上靠近其前后两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充电蓄电池与发电机外壳的发电机和光伏板均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在使用时不易简单快速的进行调节扇叶的角度,且不易对光伏板进行保护,同时在使用结束后难以对其进行折叠收缩,导致不便于进行携带使用,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A kind of wind solar complementar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具体为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己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常规能源日益减少的同时,人们不断的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并进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再生能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在新能源应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太阳能和风能自身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特点,其发出的电能也是随机的。为了获得更好的能源应用,人们开始将太阳能与风力发电互补应用,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高发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97847U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表面中央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缘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设有风向传感器。由于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在使用时不易简单快速的进行调节扇叶的角度,且不易对光伏板进行保护,同时在使用结束后难以对其进行折叠收缩,导致不便于进行携带使用,给使用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具备该发电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进行调节扇叶的角度,便于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且在使用结束后能够进行折叠收缩,使得该发电装置收缩在由连接板和盖板围成的密闭箱体内,给该发电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便于进行携带,给使用带来了便利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刹车的滚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发电机外壳,且发电机外壳的内部设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远离发电机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周向表面铰接有扇叶,所述螺纹杆一的表面设有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与扇叶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底板上靠近其前后两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位于后侧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底板上靠近其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发电机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嵌入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蓄电池,所述充电蓄电池与发电机外壳的发电机和光伏板均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筒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二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与发电机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筒上靠近其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块移动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筒上靠近其顶端的前侧设置紧固螺栓,并且通过紧固螺栓与发电机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右端贯穿固定筒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旋柄,所述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螺纹套和滑套,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一的表面上,所述滑套套设在螺纹杆一的表面上,且滑套通过轴承与螺纹套转动连接,所述滑套与扇叶之间铰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高度大于固定板的高度,且两个连接板与两个固定板可围成一个密闭的箱体,且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盖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发电装置时通过连接板、安装槽和光伏板的配合,使得能够打开连接板露出光伏板便于进行光伏发电,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进行调节扇叶的高度,而通过收缩机构的设置则能够进行调节扇叶的角度,便于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且该发电装置在使用结束时,转动螺纹套,由于螺纹套与螺纹杆一螺纹连接且与滑套转动连接,使得滑套能够在螺纹杆一的表面做向发电机外壳靠近的运动,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带动扇叶进行收缩,随后通过旋松两个紧固螺栓,转动发电机外壳,使其顺时针转动九十度,然后通过转动蜗杆的带动蜗轮转动,使得内螺纹筒向固定筒内收缩,降低了该发电装置的高度,从而进行折叠收缩,使得该发电装置收缩在由连接板和盖板围成的密闭箱体内,给该发电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便于进行携带,给使用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正视剖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收缩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B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固定筒、3-调节机构、4-发电机外壳、5-螺纹杆一、6-固定板、7-扇叶、8-收缩机构、9-连接杆、10-连接板、11-光伏板、12-充电蓄电池、13-螺纹杆二、14-蜗轮、15-蜗杆、16-内螺纹筒、17-限位块、18-紧固螺栓、19-螺纹套、20-滑套、2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刹车的滚轮,滚轮使得便于进行移动该发电装置,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3。具体地,调节机构3包括螺纹杆二13,螺纹杆二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筒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二13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固定筒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15,蜗杆15与蜗轮14啮合连接,螺纹杆二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6,内螺纹筒16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与发电机外壳4转动连接,内螺纹筒16上靠近其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固定筒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限位块17移动的限位槽。进一步地,内螺纹筒16上靠近其顶端的前侧通过紧固螺栓18与发电机外壳4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紧固螺栓18的设置,便于对发电机外壳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蜗杆15的右端贯穿固定筒2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旋柄,所述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旋柄使得转动蜗杆15更加的方便,防滑纹则增大了旋柄表面的摩擦力,使得便于转动旋柄。调节机构3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发电机外壳4,且发电机外壳4的内部设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5,螺纹杆一5远离发电机外壳4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刹车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发电机外壳(4),且发电机外壳(4)的内部设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5),所述螺纹杆一(5)远离发电机外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周向表面铰接有扇叶(7),所述螺纹杆一(5)的表面设有收缩机构(8),所述收缩机构(8)与扇叶(7)之间铰接有连接杆(9),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前后两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位于后侧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铰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靠近发电机外壳(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嵌入连接有光伏板(1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蓄电池(12),所述充电蓄电池(12)与发电机外壳(4)的发电机和光伏板(11)均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刹车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上靠近其顶端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发电机外壳(4),且发电机外壳(4)的内部设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5),所述螺纹杆一(5)远离发电机外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周向表面铰接有扇叶(7),所述螺纹杆一(5)的表面设有收缩机构(8),所述收缩机构(8)与扇叶(7)之间铰接有连接杆(9),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前后两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位于后侧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底板(1)上靠近其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均铰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靠近发电机外壳(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嵌入连接有光伏板(1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蓄电池(12),所述充电蓄电池(12)与发电机外壳(4)的发电机和光伏板(11)均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螺纹杆二(13),所述螺纹杆二(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筒(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二(13)上靠近其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所述固定筒(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天长钟金荣李贵发沈火池
申请(专利权)人:优米耐福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