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主轴、卡件装置、第一打磨机构和滑动辅助装置:卡件装置和主轴均安装在机架上,滑动辅助装置与主轴滑动配合,滑动辅助装置用于沿主轴的轴向滑动以及沿主轴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承载板、打磨电机、皮带、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承载板的一端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打磨电机和第一轴承座均安装在承载板上;从动轴插接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抛光轮与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打磨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从动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留手工控制打磨力度及时间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效率,保证了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A gr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打磨是指借助打磨装置加工材料表面的一种方法,且在打磨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打磨装置或者材料里添加研磨剂或者研磨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剥离装饰表面较浅的覆盖层或者获取材料的特定表面粗糙度。关于对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方面,传统操作方法是将陶艺待磨品固定在拉坯机上,使陶艺待磨品旋转,然后将鹅卵石与陶艺待磨品的表面接触,以对陶艺待磨品的表面进行打磨。随着砂纸的出现,对陶瓷产品的表面加工时,通过拉坯机带动其上固定的陶艺待磨品旋转,然后将相应规格的砂纸与陶艺待磨品的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目前,对陶瓷产品的表面加工,通常是采用在在砂轮机上安装抛光轮,然后人工拿着陶艺待磨品与旋转的抛光轮接触,对陶艺待磨品的表面进行打磨。然而,上述三种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方法,均存在耗时耗力的现象,且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打磨装置,极大地提高了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效率,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主轴、卡件装置、第一打磨机构和滑动辅助装置:所述卡件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轴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滑动辅助装置与主轴滑动配合,滑动辅助装置用于沿主轴的轴向滑动以及沿主轴的周向转动;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承载板、打磨电机、皮带、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承载板的一端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打磨电机和第一轴承座均安装在承载板上;从动轴插接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抛光轮与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打磨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从动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承座和第二连接轴承座,第一连接轴承座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第二连接轴承座与承载板连接;或者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和轴承座,固定座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轴承座与承载板连接;所述承载板、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的整体重心记为M,打磨电机的重心记为N,M和N在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上的圆心呈对称布置;承载板、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的整体重量记为G,打磨电机的重量记为g;M到第一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为D,N到第一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为d;G×D的扭矩值减去g×d的扭矩值为-0.5Kg·m~+0.5Kg·m,使第一打磨机构以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的圆心点为坐标原点在横向和纵向上处于静平衡。优选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配重机构;所述第一配重机构包括横梁、钢丝、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配重块,横梁上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套接在主轴上端;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钢丝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且钢丝压靠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还包括把持机构,把持机构包括把杆、立杆和握杆,把杆的一端与承载板连接,立杆的两端分别与把杆和握杆连接,把杆或握杆到主轴的距离是第一抛光轮到主轴的距离的1-3倍;所述打磨电机的转轴端设有驱动皮带轮,从动轴上设有从动皮带轮,打磨电机的驱动皮带轮与从动轴的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承载板对应钢丝处设有缺口,从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抛光轮。优选地,所述滑动辅助装置包括直线轴承、轴套、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直线轴承套接在主轴上,轴套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板,轴套套设在直线轴承上,且轴套与直线轴承呈间隙配合,直线轴承的上端与轴套的环形板的内侧相抵;支撑板与直线轴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板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一连接轴承座与第一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打磨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卡件装置为三爪卡盘,驱动装置和三爪卡盘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带动三爪卡盘旋转;三爪卡盘的每个卡爪上均设有卡件机构,卡件机构包括条形连接块、支撑细管、垫片、连接螺栓以及呈蘑菇状的支撑帽,条形连接块的一端与对应的卡爪连接,条形连接块的另一端设有纵向贯穿的通孔,连接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条形连接块的通孔、支撑细管和垫片与支撑帽螺纹连接;垫片的外径大于支撑帽的外径,且垫片的外径与支撑帽的外径之差为10.0mm-30.0mm,垫片的厚度为1.0mm-3.0mm;且支撑细管的外径不大于支撑帽的直径;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轴承座,驱动轴承座内配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与三爪卡盘同中心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连接轴的下端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接轴转动。优选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打磨机构和第二配重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打磨机构所包括的部件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打磨机构所包括的部件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配重机构所包括的部件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配重机构所包括的部件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二打磨机构和第二配重机构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一配重机构的连接关系相同。优选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砂带打磨机构和第三配重机构;所述砂带打磨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杆、连接板、立板、延伸柱、砂带、第一电机、拉紧杆和压紧机构,连接板与立板连接,延伸柱的一端与第一电机均安装在立板上,且延伸柱和第一电机位于立板的同侧,连接板与延伸柱分别位于立板的两侧;延伸柱的远立板端设有H形块,拉紧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H形块转动连接,拉紧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砂带轮,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二砂带轮,第一砂带轮和第二砂带轮通过砂带连接;拉紧杆和延伸柱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连接;第三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第四连接轴承座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配重机构与第一配重机构所包括的部件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第三配重机构的钢丝远配重块一端与第三连接杆连接。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张紧杆和锁紧螺栓,压板与延伸柱连接,张紧杆的一端与压板铰接,张紧杆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锁孔;拉紧杆上设有张紧螺纹孔,锁紧螺栓穿过张紧杆的锁孔与拉紧杆的张紧螺纹孔螺纹连接;立板上设有用于围挡第一砂带轮和第二砂带轮的围板,拉紧杆的远H形块端设有手握杆。优选地,打磨装置还包括工件紧固装置;所述工件紧固装置包括连接套、支撑横板、安装立板和顶尖机构,连接套与主轴套接,连接套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螺纹孔,螺纹孔内配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连接端与主轴相抵;支撑横板的一端与连接套连接,支撑横板的另一端与安装立板连接;顶尖机构安装在安装立板上,顶尖机构用于对工件的上端压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保留手工控制打磨力度及时间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效率,保证了陶艺待磨品的表面加工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2、第一连接杆的第一连接轴承座和第二连接轴承座设计,使得第一打磨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相对滑动辅助装置转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轴、卡件装置、第一打磨机构和滑动辅助装置:/n所述卡件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n所述主轴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滑动辅助装置与主轴滑动配合,滑动辅助装置用于沿主轴的轴向滑动以及沿主轴的周向转动;/n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承载板、打磨电机、皮带、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承载板的一端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打磨电机和第一轴承座均安装在承载板上;从动轴插接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抛光轮与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打磨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从动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轴、卡件装置、第一打磨机构和滑动辅助装置:
所述卡件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主轴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滑动辅助装置与主轴滑动配合,滑动辅助装置用于沿主轴的轴向滑动以及沿主轴的周向转动;
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承载板、打磨电机、皮带、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承载板的一端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打磨电机和第一轴承座均安装在承载板上;从动轴插接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抛光轮与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打磨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从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承座和第二连接轴承座,第一连接轴承座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第二连接轴承座与承载板连接;或者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和轴承座,固定座与滑动辅助装置连接,轴承座与承载板连接;
所述承载板、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的整体重心记为M,打磨电机的重心记为N,M和N在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上的圆心呈对称布置;承载板、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抛光轮的整体重量记为G,打磨电机的重量记为g;M到第一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为D,N到第一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为d;G×D的扭矩值减去g×d的扭矩值为-0.5Kg·m~+0.5Kg·m,使第一打磨机构以第一连接杆的圆形横截面的圆心点为坐标原点在横向和纵向上处于静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重机构;
所述第一配重机构包括横梁、钢丝、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配重块,横梁上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套接在主轴上端;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钢丝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且钢丝压靠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还包括把持机构,把持机构包括把杆、立杆和握杆,把杆的一端与承载板连接,立杆的两端分别与把杆和握杆连接,把杆或握杆到主轴的距离是第一抛光轮到主轴的距离的1-3倍;
所述打磨电机的转轴端设有驱动皮带轮,从动轴上设有从动皮带轮,打磨电机的驱动皮带轮与从动轴的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承载板对应钢丝处设有缺口,从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抛光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辅助装置包括直线轴承、轴套、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直线轴承套接在主轴上,轴套的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板,轴套套设在直线轴承上,且轴套与直线轴承呈间隙配合,直线轴承的上端与轴套的环形板的内侧相抵;支撑板与直线轴承连接,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板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一连接轴承座与第一连接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卡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孙智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