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包括油管、滤砂管,所述油管下端丝扣式连接滤砂管,滤砂管下端丝扣式连接丝堵,所述油管还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位于滤砂管上方。所述旁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第一轴向贯通通道、第二轴向贯通通道、径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使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与油套环空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上端口设计成能够承接钢球的锥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的液量,从而降低了滤砂管的堵塞和冲蚀,延长了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和防砂有效期。

A kind of anti blocking sand control st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井使用的机械防砂管柱
,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
技术介绍
悬挂滤砂管防砂具有施工简易,成本低的特点,在出砂油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管柱结构自上而下是悬挂封隔器、滤砂管、丝堵等通过油管连接下入井内,打压坐封完成防砂施工。但在管柱下入的过程中,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内,从而实现油套压差平衡。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流体在进入筛管过程中,流体中的杂质易在滤砂管内滞留,造成滤砂管堵塞;二是在深井中,由于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的速度较快,易冲蚀损坏强度比较小的滤砂管,如树脂滤砂管等。目前针对上述问题,主要是从滤砂管的结构入手,对滤砂管进行改进,提升其通透性和强度,在防砂工艺管柱配套改进方面尚没有报道。申请号:200620084248.1公开了一种防砂卡旁通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弹簧、挡圈和通道,还包括所述安设于阀体内、阀芯顶部的迷宫式防砂体,它主要包括构成迷宫的孔板和防砂罩及其两者之间形成的与孔板上下阀腔连通的迷宫式流通孔道。本技术具有迷宫式流通孔道结构,可防止井液中的砂子卡住马达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含砂量较高的钻井、修井作业中,尤其适用于螺杆钻具。申请号:201621293273.0提供一种防砂管柱。本技术防砂管柱,包括封隔器和筛管,所述封隔器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筛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封隔器坐封于技术套管的预设位置处,所述筛管位于裸眼井段。该防砂管柱,通过封隔器悬挂筛管,使得封隔器坐封在技术套管的预设位置处,封隔器具有悬挂筛管的作用,进而降低了筛管悬挂作业成本,同时筛管使得裸眼井段中的泥沙无法进入到筛管中,进而有效地防止碳酸盐井区的裸眼井壁垮塌出砂,保证油层生产。申请号:201910187931.X涉及一种应用于一次多层砾石充填防砂完井作业的旁通导流筛管,旁通导流筛管包括回接密封筒、平键、旁通接箍、基管、密封圈、上回接密封接头、筛网总成、下回接密封接头;本专利技术旁通导流筛管内部具有大旁通导流通道,连接在一次多层砾石充填防砂管柱中满足充填作业的循环通道以及采油生产时分层开采的需要,可简化整套砾石充填管柱,同时无需增设专门配套工具,安装连接操作简便,可显著提高整体作业时效。申请号:200820232985.0一种旁通防砂筛管,包括上接头(1)、喷嘴接头(3)、喷嘴(2)、旁通充填管(5)、基体筛管(4)、转换接头(6)、支撑环(7)、下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筛管(4)外、上接头(1)下顺次与转换接头(6)、旁通充填管(5)、喷嘴接头(3)、下接头(8)相连接,基体筛管(4)中部外安装有支撑环(7),所述旁通充填管(5)轴向分布于基体筛管(4)外,其上安装有喷嘴接头(3)和喷嘴(2),该喷嘴(2)的轴向间隔距离为0.6-1.0M,所述转换接头(6)上安装有喷嘴(2)并与旁通充填管(5)和基体筛管(4)相连通。本技术具有砾石充填充分,可进行二次充填功能,广泛在石油开采井的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或类似工艺中应用。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在下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的液量,从而降低了滤砂管的堵塞和冲蚀,延长了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和防砂有效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包括油管、滤砂管,所述油管下端丝扣式连接滤砂管,滤砂管下端丝扣式连接丝堵,所述油管还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位于滤砂管上方。所述旁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第一轴向贯通通道、第二轴向贯通通道、径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使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与油套环空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上端口设计成能够承接钢球的锥形口。所述油管还连接悬挂封隔器。所述悬挂封隔器位于旁通阀与滤砂管之间的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当进行悬挂滤砂管防砂施工时,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易造成滤砂管堵塞和冲蚀。通过该专利的实施,流体通过旁通阀进入油管内,减少了井内流体进入滤砂管的液量,从而在管柱下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滤砂管,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和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应用前景广阔。创新点:该专利管柱在下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的液量,从而降低了滤砂管的堵塞和冲蚀,延长了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和防砂有效期。通过该专利的实施,流体通过旁通阀进入油管内,减少了井内流体进入滤砂管的液量,从而在管柱下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滤砂管,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和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在下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下入井内套管完成后坐封示意图。图中:1-旁通阀;2-悬挂封隔器;3-油管;4-滤砂管;5-丝堵;6-钢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包括油管3、滤砂管4,所述油管下端丝扣式连接滤砂管,滤砂管下端丝扣式连接丝堵5,所述油管还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位于滤砂管上方。所述旁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第一轴向贯通通道、第二轴向贯通通道、径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使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与油套环空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上端口设计成能够承接钢球6的锥形口。所述油管还连接悬挂封隔器2。所述悬挂封隔器位于旁通阀与滤砂管之间的位置。当管柱下入时,如图1所示,旁通阀1、悬挂封隔器2、盲管3、滤砂管4、丝堵5自上而下通过油管顺序连接,随油管下入到井内出砂生产层位,油套环空中的流体通过旁通阀1的油套连通孔进入油管内,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了流体通过滤砂管的液量,降低对滤砂管的堵塞和冲蚀。当管柱下入到位后,如图2所示,从油管投入钢球6,关闭旁通阀1的油套连通孔,然后从油管打压至一定压力,完成悬挂滤砂管防砂施工。当进行悬挂滤砂管防砂施工时,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易造成滤砂管堵塞和冲蚀。通过该专利的实施,流体通过旁通阀进入油管内,减少了井内流体进入滤砂管的液量,从而在管柱下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滤砂管,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和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应用前景广阔。创新点:该专利管柱在下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井内流体通过滤砂管进入油管的液量,从而降低了滤砂管的堵塞和冲蚀,延长了防砂后高产稳产期和防砂有效期。通过该专利的实施,流体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包括油管、滤砂管,所述油管下端丝扣式连接滤砂管,滤砂管下端丝扣式连接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还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位于滤砂管上方;/n所述旁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第一轴向贯通通道、第二轴向贯通通道、径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使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与油套环空相互连通;/n所述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上端口设计成能够承接钢球的锥形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堵塞防砂管柱,包括油管、滤砂管,所述油管下端丝扣式连接滤砂管,滤砂管下端丝扣式连接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还连接旁通阀,旁通阀位于滤砂管上方;
所述旁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第一轴向贯通通道、第二轴向贯通通道、径向通道,其中径向通道使第二轴向贯通通道与油套环空相互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友王勇李鹏梁伟贾维霞陈雪张川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