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为民专利>正文

一种调控阀及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15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调控阀及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用于热水器的进出水控制。该调控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上至少开有四个通孔,在阀芯上另设有通孔和/或槽,阀芯与阀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阀体上的通孔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相匹配;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是将自来水管、冷水管、热水管和出水管与阀体上的通孔相连,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与热水器的水箱相连,然后变换阀体与阀芯的相应位置,使阀体上的通孔和/或槽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的相应位置发生变换,以调控水流在阀体、阀芯内的流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多点独立使用、能控制水位和水管排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用于热水器的进出水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位都是进出水分开控制的,需要用浮子阀、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及其控制装置来实现水位控制。冷、热水管排空及冷、热水调控就更为复杂,需要用副水箱、电磁阀、电控器及较多辅助管道和阀门来实现调控。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调控阀不能单独实现水位控制、热水管排空、冷、热水管排空或保留、调温、出水大小和开关功能,如中国专利号为02214390.4的技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多功能调节阀,其包括有将冷水注入太阳能热水器的部件、将冷水和热水混均的部件和调节输出水的水温、水量的部件,使用时,仅可以实现向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中注入冷水和混合冷、热水的功能,其功能单一;如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配合电磁阀等使用,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多点独立使用、能控制水位和水管排空的调控阀及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调控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阀体上至少开有四个通孔,在阀芯上另设有通孔和/或槽,阀芯与阀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阀体上的通孔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相匹配。本技术自所述阀体的通孔处开始在阀体上延长地开有槽,该槽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相匹配。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是将自来水管、冷水管、热水管和出水管与阀体上的通孔相连,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与热水器的水箱相连,然后变换阀体与阀芯的相应位置,使阀体上的通孔和/或槽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的相应位置发生变换,以调控水流在阀体、阀芯内的流向;通过进水控制出水,以调节水温、水流大小和开关、控制出热水或冷水,并控制水箱内水位、排空或保留冷、热水管中的剩水、单独排空热水管中的剩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调控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对热水器的控制根据“量入为出”的原理,由进水控制出水,仅操纵一个阀把就可实现控制水位、冷热水开关、调温、任选排或不排空热、冷水管等多种功能;2、调控阀的结构设计合理,对热水器进行控制时省略了浮子阀、电热带、传感器、电线、电控板等控制元器件,以及大量的管道和阀门,降低了成本和制造安装难度,并提高了可靠性;3、调控阀采用单阀四管路联动结构,可实现多点独立控制并使用同一热水源;4、适用于不需用电的场所,既节电又安全可靠;5、利用调控阀能有效地排空热水器的水管以节水、防冻,其既可单独排空热水管,又可同时排空冷、热水管或不排空水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安装时与热水器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关闭时的阀芯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出热水时的阀芯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出冷水时的阀芯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冷水管、热水管排空时的阀芯位置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热水管排空时的阀芯位置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C-C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D-D剖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E-E剖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F-F剖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G-G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最佳实施例,其包括阀把1、阀杆6、阀盖8、阀芯9和阀体10,其中阀杆6位于阀盖8内,阀盖8通过两个弹性密封圈4和阀杆6将阀芯9压在阀体10的芯孔11内,阀盖8与阀体10螺纹连接,阀把1通过螺钉2固定在阀杆6的上方,阀盖8上螺纹连接有帽盖3和螺母7,且帽盖3上固定有阀帽5;阀体10的芯孔11和阀芯9均呈圆锥形,且大小和形状互相匹配;阀体10的四侧分别开有四个通孔12,通孔12上带有管接头13,从而构成四个进出水管口,其排列位置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热水口20、出水口21、冷水口22和进水口23,其中进水口23和热水口20位于阀体10下侧,出水口21和冷水口22位于阀体10上侧;阀芯9的锥面两侧对应开有槽19和槽17,槽17的宽度大于槽19的宽度,阀芯9的上侧,即与出水口21和冷水口22大致等高处开有通孔18,通孔18与槽17相通;槽19和槽17的长度大致为出水口21和冷水口22的上边缘到进水口23和热水口20的下边缘的距离,通孔18的直径与通孔12的直径大致相等;在进水口23上还安装有调整螺钉29。安装时,通过螺母7和阀帽5,将调控阀固定在墙体上,阀把1、帽盖3和阀帽5露在墙外。采用该调控阀的热水器控制方法介绍如下参见图3,本实施例配合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时,热水口20和冷水口22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水箱13上方的热水管15和冷水管14相连,进水口23和自来水管相连,出水口21接水龙头。使用时,转动阀把1,通过阀杆6带动阀芯9在阀体10内转动,以改变阀芯9上的槽19、槽17和通孔18相对于四个通孔12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根据“量入为出”的原理,由进水控制出水,使水箱13的水位始终处于满状,具体操作过程解释如下参见图4,当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4时,进水口23、出水口21、冷水口22和热水口20都被关闭,此时调控阀处于关闭状态。参见图5,当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5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3经槽17流向冷水口22,送入水箱13的自来水抬高了水箱13中热水的水面,使热水通过热水口20经槽19流向出水口21,此时调控阀处于出热水状态。当阀把1的方向16由25转向方向26的过程中,一部分自来水经从进水口23经槽17流向冷水口22,抬高了水箱13中热水的水面,而另一部分自来水则经通孔18和槽19,与热水口20中流出的热水混合后,由出水口21流出,其混合比例按正弦曲线的波谷底上升段,非线性地缓慢改变,从而避免了水温忽冷忽热,此时调控阀处于水温微调状态。参见图6,当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6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3经槽17、通孔18和槽19,从出水口21流出,同时由于失压,冷水管22和热水管20中的水停止流动,此时调控阀处于出冷水状态。参见图7,当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7时,进水口23被关闭,水箱13无进水,由于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的管口处于水箱13的水平面上缘,因此热水管15中的热水经热水口20、槽19,从出水口21排出,冷水管14中的冷水经冷水口22、通孔18、槽19,也从出水口21排出,此时调控阀处于排空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的状态。这样在冬天时既能利用热水管15中剩余的热水,又能防止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中的剩水被冻住;而夏天时热水管15中的水的温度本身就较高,这时不需排空水管,直接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4即可。参见图8,当阀把1的方向16转向方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控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上至少开有四个通孔,在阀芯上另设有通孔和/或槽,阀芯与阀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阀体上的通孔与阀芯上的通孔和/或槽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为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