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头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3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窗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头窗。该圆头窗包括主框架、纱网外框、纱网、转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窗扇;主框架的上端为半圆形框架、下端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用于容纳窗扇;窗扇与矩形框架铰接、且可相对于矩形框架开合;纱网外框为软性材料制成;纱网外框是由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围成,纱网设置在纱网外框内,纱网与纱网外框的一条侧边具有空隙,空隙的长度与矩形框架长度一致;空隙为可视区域;转动装置设置在矩形框架内,转动装置可相对于矩形框架转动;转动装置转动时,带动纱网外框相对转动装置运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装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无需拆卸纱网装置就可以随意转换纱网与可视区域。

A kind of round head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头窗
本技术涉及窗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头窗。
技术介绍
一般在市面上,窗户的形状大致分为方形窗户与圆头窗户,圆头窗户在欧式建筑中运用较为广泛。世面上的一种圆头窗户包括窗户框与窗扇,窗扇可相对窗户框开合,窗户框上方为半圆形,下方为方形。为防止打开窗户后,蚊虫飞入室内,一般固定安装有纱窗防止蚊虫入市。但是上述圆头窗的纱窗固定设置在框架上,在冬天或者关闭窗户需要清晰的视野时,纱窗无法取下,影响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头窗,主要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带纱窗的圆头窗在需要清晰视野时,纱窗只能通过拆卸无法拆卸导致影响视线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头窗包括主框架、纱网外框、纱网、转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窗扇;主框架的上端为半圆形框架、下端为矩形框架;半圆形框架用于容纳玻璃,矩形框架用于容纳窗扇;窗扇与矩形框架的外壁铰接、且可相对于矩形框架开合;纱网外框为软性材料制成;纱网外框是由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围成,四个侧边分别是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长度相同,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长度相同,且第一侧边较第四侧边长度小;纱网设置在纱网外框内,且纱网的外缘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纱网与第三侧边具有空隙,空隙的长度与矩形框架的长度一致;空隙形成可视区域;转动装置设置在矩形框架内,转动装置可相对于矩形框架转动;纱网装置通过纱网外框的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与转动装置连接;以使转动装置转动时,纱网外框相对转动装置运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装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框架的上端半圆形框架与下端的矩形框架构成了圆头窗的框架,窗扇可相对于矩形框架开合,当需要开窗时,可以打开窗扇。在需要防止蚊虫入户时,可以打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使转动装置转动,转动装置转动时将连接在其上的纱网外框带动相对于转动装置运动,使纱网暴露在矩形框架之间,当不需要防止蚊虫,以及需要获得清晰的视野,可以使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装置,使转动装置带动纱网外框运动,使纱网装置的空隙处(可视区域)暴露在矩形框架之间。在未拆卸纱网装置的情况下,同时可以选择提供了清晰视野,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软性材料为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可以很好的进行卷曲,而且不会像橡胶一样老化,更加方便纱网外框的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装置包括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与传动件;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安装在矩形框架的两端,二者均可相对于矩形框架转动;纱网外框的所述第一侧边用于卷绕在主动辊筒上,纱网外框的所述第三侧边用于卷绕在从动辊筒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动辊筒转动;传动件的一端与主动辊筒连接,传动件的另一端与从动辊筒连接,以使主动辊筒转动时,从动辊筒一起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辊筒转动,主动辊筒带动传动件,传动件带动从动辊筒转动。在此过程中,纱网装置随着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的转动,实现了纱网与可视区域的转换。可以不用将纱网装置拆卸就可以使圆头窗出现没有纱网的可视区域,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传动件包括齿带;主动辊筒的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主动辊筒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从动辊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从动辊筒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齿带用于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以使主动辊筒转动时带动从动辊筒转动,齿带设置在矩形框架内,且设置在主动辊筒与从动装置之间的矩形框架的顶边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带是软的,而且同时可以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所以当连接有第一齿轮的主动轮转动时,带动齿带,齿带带动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从动辊筒转动。另外齿带相对于齿带可以节约空间,更加的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辊筒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与主动辊筒连接,当电机工作时,可以带动主动辊筒转动,进而带动整个纱网装置运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从动辊筒的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的轴线与从动辊筒的轴线在通一条直线上,且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从动辊筒上;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二者均为锥齿轮、二者轴线垂直;第四齿轮固定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伸出矩形框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直角锥齿轮啮合配合,转动第四齿轮的转动轴就可以使从动辊筒转动,后在齿带的传动下,带动主动辊筒转动。这种情况是电机损坏无法工作或者是由于停电等因素,手动转动转动轴,以使纱网装置运动。更加的方便,减少电机的损坏对整个圆头窗产生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伸出矩形框架可拆卸地设置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可以使转动转动轴时更加的方便,而且可拆卸设置可以满足更换手轮,维修或更换手轮时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容纳盒,容纳盒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外壁上,容纳盒用于罩设在手轮上,,容纳盒设置有盖子,盖子可相对于容纳盒开合;当盖子相对于容纳盒打开时,手轮暴露在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盒可以保护手轮,防止手轮被损坏,而且可以防止小朋友随意乱动,导致损坏。打开盖子就可以使用手轮,更加方便。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无需拆卸纱网装置就可以随意转换纱网与可视区域。2.在电机无法工作时,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来使纱网外框运动,实用性更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圆头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可视区域暴露状态)。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圆头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纱网暴露状态)。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圆头窗的转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圆头窗的纱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一种圆头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后视图。图中,1、半圆形框架;2、矩形框架;3、窗扇;4、纱网外框;401、第一侧边;402、第二侧边;403、第三侧边;404、第四侧边;5、纱网;6、可视区域;7、主动辊筒;8、从动辊筒;9、齿带;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1301、转动轴;14、手轮;15、电机;16、容纳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头窗,该圆头窗包括主框架、纱网5外框4、纱网5、转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窗扇3;主框架的上端为半圆形框架1、下端为矩形框架2;半圆形框架1用于容纳玻璃,矩形框架2用于容纳窗扇3;主框架的材质为铝合金制成,其中半圆形框架1的直径可以与矩形框架2的长度相同。玻璃卡接在半圆形框架1内,为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头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纱网(5)外框(4)、纱网(5)、转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窗扇(3);/n主框架的上端为半圆形框架(1)、下端为矩形框架(2);半圆形框架(1)用于容纳玻璃,矩形框架(2)用于容纳窗扇(3);/n窗扇(3)与矩形框架(2)的外壁铰接、且可相对于矩形框架(2)开合;/n纱网(5)外框(4)为软性材料制成;/n纱网(5)外框(4)是由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围成,四个侧边分别是第一侧边(401)、第二侧边(402)、第三侧边(403)与第四侧边(404),其中,第一侧边(401)与第三侧边(403)长度相同,第二侧边(402)与第四侧边(404)长度相同,且第一侧边(401)较第四侧边(404)长度小;纱网(5)设置在纱网(5)外框(4)内,且纱网(5)的外缘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401)、第二侧边(402)与第四侧边(404),纱网(5)与第三侧边(403)具有空隙,空隙的长度与矩形框架(2)的长度一致;空隙形成可视区域(6);/n转动装置设置在矩形框架(2)内,转动装置可相对于矩形框架(2)转动;/n纱网(5)装置通过纱网(5)外框(4)的第一侧边(401)与第三侧边(403)与转动装置连接;以使转动装置转动时,纱网(5)外框(4)相对转动装置运动;/n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装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头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纱网(5)外框(4)、纱网(5)、转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窗扇(3);
主框架的上端为半圆形框架(1)、下端为矩形框架(2);半圆形框架(1)用于容纳玻璃,矩形框架(2)用于容纳窗扇(3);
窗扇(3)与矩形框架(2)的外壁铰接、且可相对于矩形框架(2)开合;
纱网(5)外框(4)为软性材料制成;
纱网(5)外框(4)是由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围成,四个侧边分别是第一侧边(401)、第二侧边(402)、第三侧边(403)与第四侧边(404),其中,第一侧边(401)与第三侧边(403)长度相同,第二侧边(402)与第四侧边(404)长度相同,且第一侧边(401)较第四侧边(404)长度小;纱网(5)设置在纱网(5)外框(4)内,且纱网(5)的外缘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401)、第二侧边(402)与第四侧边(404),纱网(5)与第三侧边(403)具有空隙,空隙的长度与矩形框架(2)的长度一致;空隙形成可视区域(6);
转动装置设置在矩形框架(2)内,转动装置可相对于矩形框架(2)转动;
纱网(5)装置通过纱网(5)外框(4)的第一侧边(401)与第三侧边(403)与转动装置连接;以使转动装置转动时,纱网(5)外框(4)相对转动装置运动;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装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头窗,其特征在于:软性材料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头窗,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包括主动辊筒(7)、从动辊筒(8)与传动件;主动辊筒(7)与从动辊筒(8)安装在矩形框架(2)的两端,二者均可相对于矩形框架(2)转动;
纱网(5)外框(4)的所述第一侧边(401)用于卷绕在主动辊筒(7)上,纱网(5)外框(4)的所述第三侧边(403)用于卷绕在从动辊筒(8)上;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动辊筒(7)转动;
传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兆发五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