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器铜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续铸造
,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
技术介绍
国内钢铁行业效益下滑,降本增效是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速连铸技术可以减少连铸机流数,降低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结晶器铜管是连铸机的重要冷却设备,是决定能否实现高速的关键。目前,结晶器铜管多采用单锥度、多锥度和抛物线内腔。单锥度、多锥度形状的内腔不能与连铸钢水的凝固规律相吻合,无法满足结晶器的使用要求;抛物线形状的腔型,使结晶器铜管的冷却特点更符合连铸钢水凝固冷却变化规律,但铸坯角部由于二维传热,角部的收缩量大于面部,如果对角线锥度等于或小于面部锥度,会导致角部气隙增大,产生角部或偏角部质量缺陷,甚至有漏钢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108907121A的专利文件《幂函数结晶器铜管》,提出了一种内腔逐渐变小且呈幂函数变化的结晶器铜管,该结晶器铜管的对角线锥度大于面部锥度,弥补角部产生的气隙,使得在任意时刻铸坯周向都能均匀传热,铸坯温度和应力分布均匀。但该结晶器铜管也存在缺陷,其铜管下口处的内壁会向内变形,对已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晶器铜管,所述结晶器铜管的内腔呈矩形,所述结晶器铜管的一端为铜管上口,另一端为铜管下口,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铜管下口的结晶器铜管上设有铜管过渡口;从铜管上口至铜管过渡口为铜管第一段,所述铜管第一段的内腔从铜管上口至铜管过渡口按照幂函数曲线规律逐渐缩小;从铜管过渡口至铜管下口为铜管第二段,所述铜管第二段的内腔从铜管过渡口至铜管下口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器铜管,所述结晶器铜管的内腔呈矩形,所述结晶器铜管的一端为铜管上口,另一端为铜管下口,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铜管下口的结晶器铜管上设有铜管过渡口;从铜管上口至铜管过渡口为铜管第一段,所述铜管第一段的内腔从铜管上口至铜管过渡口按照幂函数曲线规律逐渐缩小;从铜管过渡口至铜管下口为铜管第二段,所述铜管第二段的内腔从铜管过渡口至铜管下口逐渐变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下口的内腔长度比铜管过渡口的内腔长度大0.1-0.4mm;所述铜管下口的内腔宽度比铜管过渡口的内腔宽度大0.1-0.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管的垂直高度为600-1200mm,所述铜管第二段的垂直高度为50-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口的内腔长度大于铜管过渡口的内腔长度;所述铜管上口的内腔宽度大于铜管过渡口的内腔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晶器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口的内腔宽度和铜管过渡口的内腔宽度差值的一半,为所述结晶器铜管的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内壁的面部锥度δ1;所述铜管上口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松,彭晓华,陈将,陈南菲,孔意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