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伞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06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伞桩,主要设于公交站、商场等各种公共场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们出行遇到下雨天气时,可进行租还伞使用。租伞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座上升,放置于固定座上的共享伞随着固定座上升穿过开口并凸伸于休息凳外供人们取伞使用,使用后将伞通过开口放回固定座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座下降,即可换成共享伞的归还,操作简单便捷;平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作为休息场所,人们可以坐在休息凳上休息,功能更加多样化。

A kind of shared umbrella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伞桩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是指一种共享伞桩。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雨的工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天气变化难以预计,尤其是在夏季,天气变化无常,很容易出现雷雨天气,若不随身携带雨具,人们只能等待雨停或到商店购买,然而购买伞具往往是不经济不实惠的,且会在家中造成大量的闲置雨伞。为了市民的方便,目前在公共场所已经出现了共享伞桩,人们可以自行借伞或还伞。但现有技术的共享伞桩,占地面积大且不美观,而且硬件系统复杂,集成度不高,不方便取伞操作。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伞桩,其结合了休息凳的结构,将原本单独分开设置的休息凳和伞桩合二为一,使伞桩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租伞服务,也具有供人们休息的功能,租还伞操作简单,灵活方便,节省占地面积,实用性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共享伞桩,包括伞桩主体和可存取于伞桩主体内的共享伞,所述伞桩主体包括支撑柱、设于支撑柱底端的支撑座和设于支撑柱顶端且供人们休息的休息凳,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围成供所述共享伞存放的容置空间;所述休息凳设置有供共享伞存取的开口,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共享伞放置的固定座和驱动固定座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上升带动共享伞上升且共享伞穿过开口凸伸于休息凳外供人们取伞。所述支撑座间隔排列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休息凳对应每一固定座设置有所述开口。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撑座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休息凳对应每一固定座设置有所述开口。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撑座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支撑座或休息凳转动枢接于支撑柱,所述开口随支撑座或休息凳转动对应任一固定座的共享伞。所述休息凳和支撑座为环形结构,所述开口位于休息凳的内环缘一侧,所述固定座环形分布于支撑座靠近外环缘,所述支撑座对应每一固定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由每一固定座位置向支撑座内环缘延伸的所述支撑座的环径上;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驱动固定座沿滑轨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伞桩主体设置有一驱动支撑座或休息凳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休息凳上设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工作。所述休息凳上还设有启闭开口的感应玻璃门;所述共享伞的伞头设有与所述感应玻璃门感应连接的内置感应芯片和定位装置。所述休息凳的上表面设有弹性坐垫层。所述休息凳的外缘与底座的外缘设有透明玻璃罩。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共享伞桩,主要设于公交站、商场等各种公共场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们出行遇到下雨天气时,可进行租还伞使用。租伞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座上升,放置于固定座上的共享伞随着固定座上升穿过开口并凸伸于休息凳外供人们取伞使用;使用后还伞时可将伞通过开口放回固定座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座下降,即可换成共享伞的归还,操作简单便捷;平时本技术可作为休息场所,人们可以坐在休息凳上休息,功能更加多样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共享伞桩,结合了休息凳的结构,将原本分开设置的休息凳和伞桩合二为一,使伞桩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租还伞服务,也具有供人们休息的功能,租还伞操作简单,灵活方便,节省占地面积,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伞桩主体11-支撑柱12-支撑座121-固定座122-滑轨123-第一驱动机构13-休息凳131-开口132-二维码133-感应玻璃门134-弹性做垫层2-共享伞3-透明玻璃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共享伞2桩,包括伞桩主体1和可存取于伞桩主体1内的共享伞2,伞桩主体1包括支撑柱11、设于支撑柱11底端的支撑座12和设于支撑柱11顶端且供人们休息的休息凳13,支撑座12和休息凳13围成供共享伞2存放的容置空间;休息凳13设置有供共享伞2存取的开口131,支撑座12设置有供共享伞2放置的固定座121和驱动固定座121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123;固定座121上升带动共享伞2上升且共享伞2穿过开口131凸伸于休息凳13外供人们取伞。本技术共享伞2桩,设于公交站、商场等各种公共场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们出行遇到下雨天气时,可进行租还伞使用。租伞时,第一驱动机构123驱动固定座121上升,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共享伞2随着固定座121上升穿过开口131并凸伸于休息凳13外供人们取伞使用;使用后还伞时可将伞通过开口131放回固定座121上,第一驱动机构123驱动固定座121下降,即可换成共享伞2的归还,操作简单便捷;平时本技术可作为休息场所,人们可以坐在休息凳13上休息,功能更加多样化。优选地,支撑座12间隔排列有多个固定座121,每一固定座121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2;且休息凳13对应每一固定座121设置有开口131。固定座121与共享伞2一一对应且每一固定座121设有开口131,人们可自行选择所要租借的共享伞2,选择后第一驱动机构123驱动相应的固定座121带动共享伞2上升并使共享伞2凸伸于对应的开口131,用户即可取出所要的共享伞2使用;且可供多人同时进行存伞和取伞,便捷高效。优选地,支撑座12和休息凳13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支撑座12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121,每一固定座121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2;且休息凳13对应每一固定座121设置有开口131。形成环绕支撑座和休息凳周缘的环形的容置空间可放置更多的共享伞2,有效利用容置空间且节省占地面积。优选地,支撑座12和休息凳13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支撑座12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121,每一固定座121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2;且支撑座12或休息凳13转动枢接于支撑柱11,开口131随支撑座12或休息凳13转动对应任一固定座121的共享伞2。租伞时,用户可自行选择所要租借的共享伞2,通过转动支撑座12或休息凳13将开口131对应于相应的固定座12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3驱动固定座121上升,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共享伞2随着固定座121上升穿过开口131并凸伸于休息凳13外,即可完成租伞;还伞时,用户转动支撑座12或休息凳13将开口131对应于空置的固定座121,将共享伞2由开口放入即可完成还伞。优选地,休息凳13和支撑座12为环形结构,开口131位于休息凳13的内环缘一侧,固定座121环形分布于支撑座12靠近外环缘,支撑座12对应每一固定座121设置有滑轨122,滑轨122设置于由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伞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桩主体和可存取于伞桩主体内的共享伞,所述伞桩主体包括支撑柱、设于支撑柱底端的支撑座和设于支撑柱顶端且供人们休息的休息凳,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围成供所述共享伞存放的容置空间;所述休息凳设置有供共享伞存取的开口,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共享伞放置的固定座和驱动固定座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上升带动共享伞上升且共享伞穿过开口凸伸于休息凳外供人们取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伞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桩主体和可存取于伞桩主体内的共享伞,所述伞桩主体包括支撑柱、设于支撑柱底端的支撑座和设于支撑柱顶端且供人们休息的休息凳,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围成供所述共享伞存放的容置空间;所述休息凳设置有供共享伞存取的开口,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共享伞放置的固定座和驱动固定座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上升带动共享伞上升且共享伞穿过开口凸伸于休息凳外供人们取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伞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间隔排列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休息凳对应每一固定座设置有所述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伞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撑座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休息凳对应每一固定座设置有所述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伞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和休息凳之间形成环形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撑座环形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座,每一固定座竖直放置有一共享伞;且所述支撑座或休息凳转动枢接于支撑柱,所述开口随支撑座或休息凳转动对应任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婉郭雅萍杨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