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00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塑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包括进料装置、轨道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轨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y向轨道和x向轨道;所述y向轨道上依次安装有内喷装置、钢管固定组件和钢管预热装置;所述钢管固定组件与进料装置相适配,且钢管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于y向轨道上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位于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沿x向轨道依次设置的外喷装置和固化箱;综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全自动化的实现钢管进料、固定、喷涂、固化及出料,同时在喷涂过程中一次性完成钢管的内喷及外喷,从而大大提高了涂塑钢管的生产的效率。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 of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塑钢管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涂塑钢管,又名涂塑管、钢塑复合管、涂塑复合钢管,是以钢管为基体,通过喷、滚、浸、吸工艺在钢管(底管)内表面熔接一层塑料防腐层或在内外表面熔接塑料防腐层的钢塑复合钢管。在现有技术中,关于涂塑钢管的制造步骤主要包括:制备毛坯钢管、对毛坯钢管进行预热、执行毛坯钢管的内外喷涂、固化、补喷、再次固化;其中,关于在执行毛坯钢管的内外喷涂操作时,大多基于人工方式完成,从而存在生产效率差、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内外喷涂中,为保证毛坯钢管的稳定性,需要毛坯钢管进行限位固定,由此会对毛坯钢管的内壁或外壁形成一定遮挡,进而无法形成全面喷涂,即后续需要进行补喷操作,使得整体涂塑钢管的生产步骤较多,且在补喷操作下还易出现喷涂质量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涂塑钢管生产质量不均、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包括进料装置、轨道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轨道包括相互垂直并相互连接的y向轨道和x向轨道;所述y向轨道上依次安装有内喷装置、钢管固定组件和钢管预热装置;其中所述钢管固定组件与进料装置相适配,且钢管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内喷装置和钢管预热装置的底部均设有行走小车,且行走小车与轨道适配,以实现对应装置的移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均包括支撑柱、以及固定于支撑柱顶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十字型结构,共有四个端部,且其顶部沿y方向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顶部和安装架剩余的三个端部均安装有定位气缸,且每个定位气缸的活动端均固定有可转动的托轮,其中一个所述托轮为主动轮,且与主动轮相对应的定位气缸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以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延伸部顶部的定位气缸为滑动安装,且延伸部上还安装有限位气缸,以驱动定位气缸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所述钢管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于y向轨道上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位于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用以放置待涂塑的毛坯钢管,并配合实现钢管固定组件的固定方式的切换;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沿x向轨道依次设置的外喷装置和固化箱,且出料装置与x向轨道相适配,并位于固化箱的出料端。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采用皮带传送结构或链条传送结构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低位水平部、斜升部和高位水平部,且高位水平部的出料端与钢管固定组件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顶部开设有滑槽,对应的所述定位气缸底部焊接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均为凸型结构,并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为可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气缸和卡座,且卡座固定于升降气缸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卡座的顶部开设有V型槽,且V型槽与待涂塑的毛坯钢管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内喷装置包括内喷枪、负吸箱和储料箱,其中所述内喷枪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装置,另一端固定于负吸箱上,所述负吸箱固定于储料箱顶部;所述内喷枪包括固定外管、以及贯穿固定外管的喷出管,且喷出管的一端安装有喷头,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所述固定外管内开设有负吸通道,且负吸通道与负吸箱导通。进一步的,所述钢管预热装置上至少安装有两个加热管束,且两个加热管束外均贯穿第二固定装置;至少有一个所述加热管束位于与内喷枪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伸入钢管内部,至少有一个所述加热管束低于最低处的托轮,以位于钢管外部。一种涂塑钢管制造工艺,应用上述公开的制造设备生产涂塑钢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进料装置执行毛坯钢管的进料;S2.通过钢管固定组件接收上述进料的毛坯钢管,并形成毛坯钢管的外切固定;S3.沿y向轨道移动内喷装置,并通过内喷装置执行毛坯钢管的内壁喷涂;S4.复位内喷装置,通过沿y向轨道移动钢管预热装置,执行毛坯钢管的外壁预热及内壁固化;S5.基于钢管固定组件切换毛坯钢管的固定方式,以形成内切固定;S6.沿x向轨道移动钢管固定组件中的固定装置,将毛坯钢管送入外喷装置中,执行外喷装置的外壁喷涂;S7.沿x向轨道移动,将喷涂后的钢管送入固化箱中,执行钢管的外壁固化,获得成品涂塑钢管;S8.沿x向轨道移动,将成品涂塑钢管送入出料装置中,以执行成品涂塑钢管的出料。(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全自动化的实现钢管进料、固定、喷涂、固化及出料,同时在喷涂过程中还能一次性完成钢管的内喷及外喷,从而大大提高了涂塑钢管的生产的效率;并且,在内喷及外喷过程中,基于钢管固定组件的配合能有效避免喷涂死角的出现,进而无需进行补喷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涂喷钢管的制造步骤及制造成本,并有效避免补喷产生的喷涂不均的问题。2)、上述钢管固定组件主要包括四个可移动的托轮,能有效形成钢管的外切固定或内切固定,由此,既能满足钢管喷涂时固定的需要,又能通过固定方式的切换避免出现喷涂死角,进而满足全面喷涂的需要;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稳定且成本低。3)、基于进料装置实现钢管进料,且进料装置包括低位水平部、斜升部和高位水平部,由此既保证了进料装置与钢管固定组件的适配,又无需对钢管进行人工抬起。4)、基于内喷装置实现钢管内壁喷涂,且内喷装置中还设有回收组件,以实现多余涂料的回收,从而有效降低涂料的浪费,并保证内涂的均匀性。5)、基于钢管预热装置实现钢管的预热,且钢管预热装置包括伸入钢管内部的加热管束、以及位于钢管外部的加热管束,由此在预热过程中还有效实现内涂后的初步固化,从而进一步保证在后续外喷时钢管固定组件不会造成内涂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y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气缸、延伸部与限位气缸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托轮与钢管的一种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托轮与钢管的另一种配合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1-进料装置;11-低位水平部;12-斜升部;13-高位水平部;2-轨道;21-y向轨道;22-x向轨道;3-内喷装置;31-内喷枪;311-喷头;312-固定外管;313-负吸通道;314-喷出管;32-负吸箱;33-储料箱;4-钢管固定组件;41-第一固定装置;411-支撑柱;412-安装架;143-延伸部;414-定位气缸;415-托轮;416-限位气缸;417-滑槽;418-滑块;42-第二固定装置;43-支撑座;431-升降气缸;432-卡座;5-钢管预热装置;51-加热管束;6-外喷装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轨道(2)和出料装置(8),其中所述轨道(2)包括相互垂直并相互连接的y向轨道(21)和x向轨道(22);/n所述y向轨道(21)上依次安装有内喷装置(3)、钢管固定组件(4)和钢管预热装置(5);其中所述钢管固定组件(4)与进料装置(1)相适配,且钢管固定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1)和第二固定装置(4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1)、第二固定装置(42)、内喷装置(3)和钢管预热装置(5)的底部均设有行走小车,且行走小车与轨道(2)适配,以实现对应装置的移动;/n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1)和第二固定装置(42)均包括支撑柱(411)、以及固定于支撑柱(411)顶部的安装架(412),所述安装架(412)为十字型结构,共有四个端部,且其顶部沿y方向形成有延伸部(413),所述延伸部(413)顶部和安装架(412)剩余的三个端部均安装有定位气缸(414),且每个定位气缸(414)的活动端均固定有可转动的托轮(415),其中一个所述托轮(415)为主动轮,且与主动轮相对应的定位气缸(41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以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延伸部(413)顶部的定位气缸(414)为滑动安装,且延伸部(413)上还安装有限位气缸(416),以驱动定位气缸(414)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n所述钢管固定组件(4)还包括固定于y向轨道(21)上的支撑座(43),且支撑座(43)位于第一固定装置(41)与第二固定装置(42)之间,用以放置待涂塑的毛坯钢管,并配合实现钢管固定组件(4)的固定方式的切换;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沿x向轨道(22)依次设置的外喷装置(6)和固化箱(7),且出料装置(8)与x向轨道(22)相适配,并位于固化箱(7)的出料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轨道(2)和出料装置(8),其中所述轨道(2)包括相互垂直并相互连接的y向轨道(21)和x向轨道(22);
所述y向轨道(21)上依次安装有内喷装置(3)、钢管固定组件(4)和钢管预热装置(5);其中所述钢管固定组件(4)与进料装置(1)相适配,且钢管固定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1)和第二固定装置(4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1)、第二固定装置(42)、内喷装置(3)和钢管预热装置(5)的底部均设有行走小车,且行走小车与轨道(2)适配,以实现对应装置的移动;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1)和第二固定装置(42)均包括支撑柱(411)、以及固定于支撑柱(411)顶部的安装架(412),所述安装架(412)为十字型结构,共有四个端部,且其顶部沿y方向形成有延伸部(413),所述延伸部(413)顶部和安装架(412)剩余的三个端部均安装有定位气缸(414),且每个定位气缸(414)的活动端均固定有可转动的托轮(415),其中一个所述托轮(415)为主动轮,且与主动轮相对应的定位气缸(41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以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延伸部(413)顶部的定位气缸(414)为滑动安装,且延伸部(413)上还安装有限位气缸(416),以驱动定位气缸(414)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
所述钢管固定组件(4)还包括固定于y向轨道(21)上的支撑座(43),且支撑座(43)位于第一固定装置(41)与第二固定装置(42)之间,用以放置待涂塑的毛坯钢管,并配合实现钢管固定组件(4)的固定方式的切换;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沿x向轨道(22)依次设置的外喷装置(6)和固化箱(7),且出料装置(8)与x向轨道(22)相适配,并位于固化箱(7)的出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8)均采用皮带传送结构或链条传送结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的低位水平部(11)、斜升部(12)和高位水平部(13),且高位水平部(13)的出料端与钢管固定组件(4)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塑钢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413)顶部开设有滑槽(417),对应的所述定位气缸(414)底部焊接有滑块(418),且滑块(418)与滑槽(417)均为凸型结构,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云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