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落林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竹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97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竹椅,包括座板、椅背、扶手、支撑脚和搁脚板,每侧的两个支撑脚顶部转动连接,扶手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多槽卡扣,与两个支撑脚的顶部的相连,支撑脚的顶部的连接轴位于多槽卡扣内,所述的座板两端分别与椅背和搁脚板轴连,所述的搁脚板每侧的中部与分别一个支撑脚的中部之间设置一个多级自锁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搁脚板与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多级自锁伸缩杆,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搁脚板的抬起角度,适应性强。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调节方便、结构稳定可靠。

A folding bamboo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竹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竹椅,特别涉及搁脚板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竹制折叠椅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家具,通常包括座板、椅背、扶手和支撑脚,每侧的两个支撑脚顶部转动连接,扶手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扣,与两个支撑脚的顶部相连,可以调节椅背的倾斜度,甚至将椅背放平供人躺着休息。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叠竹椅的舒适性,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搁脚板的折叠椅,即在座板远离椅背的一端设置搁脚板,使用时将搁脚板放平,使用者的腿部可以平放在搁脚板上,更舒适。然而,目前出现的搁脚板与座板的连接形式通常为以下两种:一是搁脚板通过滑轨设置于座板的底部,使用时抽出;二是搁脚板与座板轴连接,另一端设置轴连支架,使用时将支架竖直放置于地面,撑住搁脚板。这两种形式的搁脚板存在以下缺陷:抽出式的搁脚板在使用时与座板的连接部分较少,由于杠杆原理,易损坏;支架支撑的使用时无法调整位置,否则支架易意外折起。另外,这两种形式的搁脚板还都存在无法调节搁脚板角度的问题,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搁脚板角度可调的折叠竹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折叠竹椅,包括座板、椅背、扶手、支撑脚和搁脚板,每侧的两个支撑脚顶部转动连接,扶手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多槽卡扣,与两个支撑脚的顶部的相连,支撑脚的顶部的连接轴位于多槽卡扣内,所述的座板两端分别与椅背和搁脚板轴连,所述的搁脚板每侧的中部分别与一个支撑脚的中部之间设置一个多级自锁伸缩杆。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包括外壳、抽杆、滑块和钩板,所述的外壳中空且设置有5~15个连接同一通槽的齿槽,所述通槽两端均长于齿槽分布的区域,所述的抽杆的一端插入外壳,且该端设置有J形槽,所述钩板嵌入所述J形槽,且整体尺寸小于J形槽,钩板上设置有垂直的卡柱,钩板与J形槽之间还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块整体为口字形,内侧设置有台阶,外侧设置有弹簧槽,所述的滑块与抽杆叠加设置在外壳内,弹簧槽内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抵住外壳内壁。所述的椅背上设置第一梁、座板上设置第二梁和第三梁、搁脚板上设置第四梁,所述折叠竹椅包括一体的通过软带连接的竹片承重垫,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梁和第四梁,第二梁和第三梁用于支撑承重垫;或者,所述的椅背、座板上设置有二个通过软带连接的竹片承重垫,一个设置在第一梁和第三梁之间,一个设置在第三梁和第四梁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搁脚板与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多级自锁伸缩杆,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搁脚板的抬起角度,适应性强。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调节方便、结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级自锁伸缩杆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图5是图3中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竹椅,包括座板1、椅背2、扶手3、支撑脚4和搁脚板5,每侧的两个支撑脚4顶部转动连接,扶手3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多槽卡扣6,与两个支撑脚4的顶部的相连,支撑脚4的顶部的连接轴7位于多槽卡扣6内,所述的座板1两端分别与椅背2和搁脚板3轴连,所述的搁脚板3每侧的中部分别与一个支撑脚4的中部之间设置一个多级自锁伸缩杆8。如图2~5所示,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8包括外壳9、抽杆10、滑块11和钩板12,所述的外壳9中空且设置有十个连接同一通槽13的齿槽14,所述通槽13两端均长于齿槽14分布的区域,所述的抽杆10的一端插入外壳9,且该端设置有J形槽15,所述钩板12嵌入所述J形槽15,且整体尺寸小于J形槽15,钩板12上设置有垂直的卡柱16,钩板12与J形槽15之间还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17,所述滑块11整体为口字形,内侧设置有台阶18,外侧设置有弹簧槽19,所述的滑块11与抽杆10叠加设置在外壳9内,弹簧槽19内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20,抵住外壳9内壁。所述的椅背2上设置第一梁21、座板1上设置第二梁22和第三梁23、搁脚板5上设置第四梁24,所述折叠竹椅包括一体的通过软带25连接的竹片承重垫26,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梁21和第四梁24,第二梁和第三梁用于支撑承重垫26。也可以是所述的椅背2、座板1上设置有二个通过软带连接的竹片承重垫,一个设置在第一梁21和第三梁23之间,一个设置在第三梁23和第四梁24之间。前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多级可调伸缩杆,显然,该结构件可以用其他具有伸缩、锁定功能的其他装置替代。同样,附图中记载的多槽卡扣为五个槽,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替换成三至八个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搁脚板与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多级自锁伸缩杆,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搁脚板的抬起角度,适应性强。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调节方便、结构稳定可靠。实施例中记载的多级自锁伸缩杆可以实现的功能为:向左(指图中方向)拉抽杆10,每拉动一个齿距(齿槽14的间距),在第一弹簧17和齿槽14的作用下,卡柱16从一个齿槽14跳至下一齿槽,反向推抽杆10则卡柱16无法跳出,调节角度即调节卡柱跳跃的齿距个数。卡柱16移动时会带动滑块11移动,当卡柱进入通槽13左端部时,达到多级自锁伸缩杆的最长状态,再将抽杆10右推,则卡柱16进入滑块11的台阶18(如图4中虚线标示卡柱位置),继续移动时,卡柱卡16在台阶18处,无法回弹,即始终位于通槽13内,可快速将抽杆一次性最大限度插入外壳,达到多级自锁伸缩杆的最短状态,再往左拉动抽杆10,或者中途向左拉动抽杆10,滑块因受第二弹簧20与外壳9内壁的摩擦,卡柱离开台阶,进入齿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竹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椅背、扶手、支撑脚和搁脚板,每侧的两个支撑脚顶部转动连接,扶手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多槽卡扣,与两个支撑脚的顶部的相连,支撑脚的顶部的连接轴位于多槽卡扣内,所述的座板两端分别与椅背和搁脚板轴连,所述的搁脚板每侧的中部分别与一个支撑脚的中部之间设置一个多级自锁伸缩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竹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椅背、扶手、支撑脚和搁脚板,每侧的两个支撑脚顶部转动连接,扶手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多槽卡扣,与两个支撑脚的顶部的相连,支撑脚的顶部的连接轴位于多槽卡扣内,所述的座板两端分别与椅背和搁脚板轴连,所述的搁脚板每侧的中部分别与一个支撑脚的中部之间设置一个多级自锁伸缩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自锁伸缩杆包括外壳、抽杆、滑块和钩板,所述的外壳中空且设置有5~15个连接同一通槽的齿槽,所述通槽两端均长于齿槽分布的区域,所述的抽杆的一端插入外壳,且该端设置有J形槽,所述钩板嵌入所述J形槽,且整体尺寸小于J形槽,钩板上设置有垂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落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落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