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包括鞋底本体、鞋面和鞋带,所述鞋底本体与鞋面相连接,所述鞋底本体内设置有吸湿垫,所述吸湿垫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和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鞋底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排汗的通口,所述吸湿垫与鞋底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条,并且凸条设置在相邻两个矩形槽之间,所述通口开设在相邻两个凸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利用行走时脚部对吸湿垫产生挤压作用,便于将吸湿垫中的汗液挤出,减少吸湿垫吸湿的汗液,从而使得吸湿垫能够吸收更多的汗液,提高吸湿垫的吸湿效果。

A kind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ventilating sn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
,具体为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鞋子这种日常使用的简单又普通的生活用品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人们对运动鞋鞋底的要求往往集中在吸湿排汗,市场上大都采用开设圆柱状通孔,然而圆柱通孔只能利用风让鞋底尽快干燥,主动吸湿的能力较差。授权公告号为CN20801700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介绍了一种具有吸湿功能的舒适性运动鞋底,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弹力硅胶条,若干条硬质支撑条以及吸湿填充条,所述运动鞋底的脚趾部位设有扇形沉槽,于该扇形沉槽直边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弧状沉槽,所述弹力硅胶条嵌设固定在该弧状沉槽内并与弧状沉槽的形状相匹配,沿扇形沉槽的弧边间隔排列若干条硬质支撑条以隔出若干个条状沉槽,所述吸湿填充条嵌设固定在该条状沉槽内并与硬质支撑条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运动鞋底的前掌部位和后掌部位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运动鞋底左右方向延伸的若干条切缝,该若干条切缝沿运动鞋底的前后方向间隔排列。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硬质支撑条与吸湿填充条间隔布设在整个脚趾部位,从而该吸湿填充条将脚部汗液吸掉,但吸湿填充条具有一定吸湿程度,当汗液产生较多时,吸湿填充条的吸湿程度就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在行走的过程中,脚部对吸湿垫产生挤压作用,利用设置的凸条,便于将吸湿垫中的汗液挤出,再利用开设的通口,使得挤出的汗液能够通过通口排出鞋内,从而使得吸湿垫能够吸收更多的汗液,提高吸湿垫的吸湿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底本体、鞋面和鞋带,所述鞋底本体与鞋面相连接,所述鞋底本体内设置有吸湿垫,所述吸湿垫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和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鞋底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排汗的通口,所述吸湿垫与鞋底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条,并且凸条设置在相邻两个矩形槽之间,所述通口开设在相邻两个凸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部产生热气时,吸湿垫能够将脚部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湿,在行走的过程中,脚部对吸湿垫产生挤压作用,利用设置的凸条,使得凸条与吸湿垫之间形成隔空结构,便于将吸湿垫中的汗液挤出,从而使得吸湿垫能够吸收更多的汗液,提高了吸湿垫的吸湿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槽开设在对应鞋后跟处和前脚掌处,所述第一透气孔开设在对应足弓处和脚趾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矩形槽开设在对应鞋后跟和前脚掌处,根据脚部着地的着力点,便于将吸湿垫中的汗液挤出,且第一透气孔开设在足弓处和脚趾处,有利于增强脚部与外界空气的流动,提高运动鞋的拖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槽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拒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拒水层,使得被按压的吸湿垫产生的汗液,能够通过矩形槽内壁一侧流出,降低汗液被吸湿垫重复吸湿的程度,提高汗液被挤出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椭圆口,并且椭圆口与通口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椭圆口,便于通口流出的汗液能够进入到椭圆口,利用椭圆口与外界空气的流动性,将椭圆口内的汗液带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上沿鞋底本体周长方向上开设有透气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透气网孔,便于空气与鞋面内的流动,降低脚部产生的热量,减少汗液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垫还包括有一层抗菌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抗菌层,抗菌层采用银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避免汗液在鞋内残留过久,造成鞋内细菌的滋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前侧设置有若干第二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透气孔,增强运动鞋与外界空气的流动,提高运动鞋的透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柔软性,穿着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提高穿着的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利用吸湿垫上的矩形槽和第一透气孔能够将脚部产生的热量排出,提高运动鞋的透气效果,同时行走时脚部对吸湿垫产生挤压作用,利用设置的凸条,能够减少鞋底本体与吸湿垫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湿垫与鞋底本体的压强,便于加快吸湿垫内汗液挤出,利用开设的通口,使得挤出的汗液能够通过通口排出外界,从而使得吸湿垫能够吸收更多的汗液,提高了吸湿垫的吸湿效果。其二:设置透气网和第二透气孔,便于提高运动鞋的透气效果,降低脚部的热量,减少汗液的产生,提高穿着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吸湿垫的俯视图。图中:1、鞋面;2、鞋带;3、鞋底本体;4、椭圆口;5、透气网孔;6、第二透气孔;7、凸条;8、通口;9、拒水层;10、矩形槽;11、吸湿垫;12、第一透气孔;13、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底本体3、鞋面1和鞋带2,鞋底本体3与鞋面1相连接,鞋底本体3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减震作用,在行走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度,同时在鞋底本体3设置有吸湿垫11,吸湿垫11采用涤纶纤维编织而成,使得吸湿垫11具有一定吸湿作用,当脚部产生汗液时,吸湿垫11能够将脚部产生的汗液及时进行吸湿,从而提高脚部的舒适度,且吸湿垫11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10和若干第一透气孔12,利用矩形槽10和第一透气孔12,便于将脚部产生的热量排出,减少汗液的产生,提高运动鞋的透气效果,且在鞋底本体3上开设有用于排汗的通口8,吸湿垫11与鞋底本体3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条7,并且凸条7设置在相邻两个矩形槽10之间,同时通口8开设在相邻两个凸条7之间,通口8与椭圆口4相连通,当穿着者在行走或运动时,脚部会对吸湿垫11产生挤压作用,以使得吸湿垫11吸湿的汗液被挤出,利用设置的凸条7,使得吸湿垫11与鞋底本体3之间形成隔空结构,便于吸湿垫11在凸条7与脚部的作用下,当吸湿垫11内吸湿过多汗液时,通过使用者在行走时将能够吸湿垫11内的汗液通过矩形槽10的内壁挤出,使得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底本体(3)、鞋面(1)和鞋带(2),所述鞋底本体(3)与鞋面(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3)内设置有吸湿垫(11),所述吸湿垫(11)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10)和若干第一透气孔(12),所述鞋底本体(3)上开设有用于排汗的通口(8),所述吸湿垫(11)与鞋底本体(3)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条(7),并且凸条(7)设置在相邻两个矩形槽(10)之间,所述通口(8)开设在相邻两个凸条(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底本体(3)、鞋面(1)和鞋带(2),所述鞋底本体(3)与鞋面(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3)内设置有吸湿垫(11),所述吸湿垫(11)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10)和若干第一透气孔(12),所述鞋底本体(3)上开设有用于排汗的通口(8),所述吸湿垫(11)与鞋底本体(3)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条(7),并且凸条(7)设置在相邻两个矩形槽(10)之间,所述通口(8)开设在相邻两个凸条(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0)开设在对应鞋后跟处和前脚掌处,所述第一透气孔(12)开设在对应足弓处和脚趾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远栋范得波范孟如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康妮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