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8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伸至所述梁体的端部的外侧;以及用于贴合并固定连接钢结构柱的表面的连接头,安装于所述纵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预制混凝土梁纵筋与钢柱进行连接时,打孔破坏钢柱的内部结构的问题。

Precast beams connecting steel structural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由于钢结构防火和防腐蚀性较差,因此很多高层建筑中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使用即钢柱或钢梁外侧包裹混凝土,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劲性钢结构,在对预制混凝土梁纵筋与钢柱进行连接时,一般采用连接组件对其进行连接,但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梁纵筋与钢柱连接组件还在以下不足:在对纵筋进行连接时,需要在钢柱的表面进行打孔,将纵筋插入钢柱内部,从而会破坏钢柱的内部结构,没有对预制混凝土梁以及纵筋进行多重固定,连接组件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以解决对预制混凝土梁纵筋与钢柱进行连接时,打孔破坏钢柱的内部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伸至所述梁体的端部的外侧;以及用于贴合并固定连接钢结构柱的表面的连接头,安装于所述纵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包括:基板;支承套筒,架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纵筋穿设于所述支承套筒中;以及承插块,连接于所述基板且与所述支承套筒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承插块开设有承插通槽,所述纵筋固定插设于所述承插通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身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纵筋的端部焊接连接于所述承插通槽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承插通槽的侧壁上形成有锯齿槽,所述纵筋的端部形成与所述锯齿槽相适配的锯齿,所述锯齿插设于所述锯齿槽中且所述锯齿焊接连接于所述锯齿槽。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斜向支撑于所述梁体和所述钢结构柱的斜撑。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梁体的下挠度的监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标尺,所述标尺设置于所述梁体的下方,所述标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刻度线;以及下探杆,连接于所述梁体的底部,所述下探杆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位于所述刻度线的范围内。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器,安装于所述标尺上且位于所述下探杆的底端的正下方,所述触发器设置于所述梁体的预设下挠度对应的刻度线处;以及报警器,安装于所述标尺上,所述报警器连接于所述触发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在梁体的纵筋端部安装连接头,将连接头安装于钢结构柱上,扩大纵筋与钢结构柱的连接面,一方便,避免打孔将纵筋伸至钢结构柱的内部而破坏钢结构柱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连接面,使得梁体能稳固地连接于钢结构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包括:梁体1和连接头。具体的,梁体1内设有纵筋2。梁体1的纵筋2伸至梁体1的端部的外侧。连接头安装于纵筋。进一步的,连接头安装于纵筋远离梁体的一端。连接头用于贴合并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柱7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与钢结构柱的连接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梁体的横截面的面积。连接头与钢结构柱的连接面的形状与梁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在梁体的纵筋端部安装连接头,将连接头安装于钢结构柱上,扩大纵筋与钢结构柱的连接面,一方便,避免打孔将纵筋伸至钢结构柱的内部而破坏钢结构柱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连接面,使得梁体能稳固地连接于钢结构柱。在本实施例中,纵筋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纵筋呈矩形排布,四根纵筋连接的连接头的连接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梁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四根纵筋连接的连接头的连接面拼接而成的形状与梁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包括基板41、支承套筒3和承插块42。支承套筒3架设于基板41上。纵筋2穿设于支承套筒3中。承插块42连接于基板41且与支承套筒3位于基板41的同一侧。承插块42开设有承插通槽。纵筋2固定插设于承插块42的承插通槽中。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基板通过焊接固定于钢结构柱的柱身表面。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将纵筋穿设于支承套筒中,在将纵筋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承插通槽时起到限位、定位的作用,方便纵筋的端部与承插通槽的连接施工。此外,在纵筋的端部与承插通槽的连接后,支承套筒进一步的对纵筋进行支撑、加固,提高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与钢结构柱连接节点的稳固。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纵筋的端部焊接连接于承插通槽的侧壁。进一步的,为了增大纵筋的端部焊接与承插通槽的侧壁的焊接面,承插通槽的侧壁上形成有锯齿槽。纵筋2的端部形成与锯齿槽的形状相适配的锯齿。纵筋2的锯齿插设于锯齿槽中,且纵筋2的锯齿焊接连接于锯齿槽的内壁。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与钢结构柱连接节点的稳固性,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还包括斜撑5。斜撑5用于斜向支撑于梁体1和钢结构柱7。为了进确保梁体的安全性,本技术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还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用于显示梁体1的下挠度。具体的,监测装置包括:标尺61和下探杆62。标尺61通过横杆架设于钢结构柱7的侧面上。标尺61设置于梁体1的下方。标尺61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段刻度线。下探杆62连接于梁体1的底部。下探杆62上设有指针621。指针621对准于标尺61的刻度线,即指针在一段刻度线的范围内。通过指针可以实时观测梁体的下挠度,以便提前作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标尺和下探杆分别垂直设置。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器63和报警器64。具体的,触发器63安装于标尺61上且位于下探杆62的底端的正下方。触发器63设置于梁体1的预设下挠度对应的刻度线处。在本实施例中,触发器设置于梁体的最大下挠度所对应的刻度线处。报警器64安装于标尺61的横杆上。报警器64连接于触发器63。进一步的,报警器64信号连接于触发器63。在梁体下挠到至最大值后,下探杆的底端正好能压抵触发器。触发器在触发后,发送信号至报警器,报警器接收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梁体,所述梁体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伸至所述梁体的端部的外侧;以及/n用于贴合并固定连接钢结构柱的表面的连接头,安装于所述纵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体,所述梁体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伸至所述梁体的端部的外侧;以及
用于贴合并固定连接钢结构柱的表面的连接头,安装于所述纵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
基板;
支承套筒,架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纵筋穿设于所述支承套筒中;以及
承插块,连接于所述基板且与所述支承套筒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承插块开设有承插通槽,所述纵筋固定插设于所述承插通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身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的端部焊接连接于所述承插通槽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钢结构柱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通槽的侧壁上形成有锯齿槽,所述纵筋的端部形成与所述锯齿槽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旭施劲松潘东旭董振武闫江李振东李先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