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卓夫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和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种预防和/或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该组合物由苍耳子、防风、白芷、紫草、丹皮、辛夷花、沙参、黄芩、虎杖、地榆、甘草、麦门冬、黄芪、薄荷、赤芍、侧柏叶、牛膝、蒲黄、生地黄、贯众、鹅不食草制成,该组合物可制成口服胶囊或外用油剂,油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粉碎加入提取油液中,加热,静置,反复提取两次混合两次的提取的油液,搅拌均匀,高压消毒,分装备用;该组合物以护津生津、凉血止血、养阴润燥、祛风脱敏为辩证施治原则,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尤其是,以油剂为剂型,达成湿润和保护,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填补了国内在鼻干燥症/鼻槁/鼻衄方面的预防和治疗的空白。

A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hinoxerosis / haggard / epistaxis / epistax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鼻干燥症是以鼻窍干燥少津,易发鼻衄,但无鼻窍肌膜枯萎与嗅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鼻病。好发于青少年,秋冬季节多见。鼻槁是因脏腑虚弱,鼻窍失养所致,以鼻内干燥,肌膜萎缩、结痂,鼻宽大,鼻气腥臭,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鼻病,无明显季节性,好发于青年女性。长期在高温、干燥、化工环境工作者尤易患病。鼻衄,即鼻出血,是多种全身性疾病与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其表现亦呈多样化。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单侧出血,亦可双侧出血;可为间歇性反复出血,或为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致休克,若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紧捏鼻孔后止血。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患者几乎全发生在该部位,青年患者亦以该部位多见,少数严重出血患者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患者鼻腔前部出血减少,鼻腔后部出血则显著增多,可能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发生率增高有关。鼻鼽(变应性鼻炎)是指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本病不分男女,好发于30岁以下青少年,一年四季可发,但有季节性与常年性发作的不同。上述鼻炎均与鼻窍失养有关,亦与外界空气干燥或者污染有关。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一般西北、北方干旱地区多发,秋、冬多见。从事高温作业、未加防护,亦易患病。随着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都会引发各种鼻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目前患鼻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趋向低龄化。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尤其多发于青少年。目前国内用于缓解和治疗与干燥有关的鼻炎的药物制剂很少,比如比较常用的复方薄荷油,主药为薄荷脑,单纯缓解患者的鼻塞或鼻干燥,而无法从病因根源上解决问题,更谈不上保护鼻腔,修复受损鼻粘膜。西药在解决患者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方面有很多抗过敏的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类制剂等。治疗鼻炎的喷鼻剂主要含有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咪唑斯汀、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鼻喷雾剂。口服抗过敏药和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都是单纯缓解变应性鼻炎的鼻痒,鼻塞,打喷嚏症状,长期使用很容易产生耐受性,对鼻粘膜造成损伤,进一步发展为鼻干燥症或鼻槁。目前,从本质上预防或者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药物还比较少,相应的报道也不多,所以开发研究一种从根本上预防或者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能给这类病人带来福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治疗由于燥邪、阴虚、气虚、郁热等所致津伤鼻窍失养的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药物制剂或外用油剂,同时提供该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防和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以重量份计,本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植物原料: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10-50份、甘草15-60份、麦门冬15-60份、黄芪10-50份、薄荷10-50份、赤芍10-50份、牛膝10-50份、生地黄10-50份、贯众10-50份、鹅不食草4-20份。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分别粉碎后300目过筛,混合,搅拌均匀,装入0号胶囊,每粒0.5g。用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2粒,温水送服。本专利技术组方可以制成外用油剂,以重量份计,本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植物原料如下: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10-50份、地榆4-30份、麦门冬15-60份、甘草15-60份、黄芪10-50份、薄荷10-50份、赤芍10-50份、侧柏叶10-50份、牛膝10-50份、蒲黄10-50份、贯众10-50份、生地黄10-50份、鹅不食草4-20份。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后,加入100-500ml提取油液中,加热2-4天,静置2-4天,用200目不锈钢网筛过滤,得油液A;往滤渣中加入适量提取油至刚好浸没,加热2-4天,静置2-4天,用200目不锈钢网筛过滤,得油液B;将油液A和油液B合并,搅拌均匀,高压消毒,消毒后的制剂呈棕黄色,无刺激性,分装备用;用量用法:滴入鼻腔使用,每天3-4次,每次1-3滴。苍耳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肺经。【功效】通鼻窍,祛风湿,止痛。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经。【功效】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辛夷【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紫草【性味】甘、咸,寒。【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丹皮,别名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麦门冬,别名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效】润肺养阴、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沙参【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黄芩【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虎杖【性味】微苦,微寒。【归经】归肝、胆、肺经。【功效】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地榆【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胃、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鹅不食草【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缓和药性,补脾润肺,清火解毒,缓急止痛。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栀子【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薄荷【性味】辛,凉。【归经】归肝、肺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口服胶囊:/n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10-50份、甘草15-60份、麦门冬15-60份、黄芪10-50份、薄荷10-50份、赤芍10-50份、牛膝10-50份、生地黄10-50份、贯众10-50份、鹅不食草4-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口服胶囊:
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10-50份、甘草15-60份、麦门冬15-60份、黄芪10-50份、薄荷10-50份、赤芍10-50份、牛膝10-50份、生地黄10-50份、贯众10-50份、鹅不食草4-20份。


2.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外用油剂:
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10-50份、地榆4-30份、麦门冬15-60份、甘草15-60份、黄芪10-50份、薄荷10-50份、赤芍10-50份、侧柏叶10-50份、牛膝10-50份、蒲黄10-50份、贯众10-50份、生地黄10-50份、鹅不食草4-20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种预防和/或治疗鼻干燥症/鼻槁/鼻衄/鼻鼽的组合物口服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药材:苍耳子10-50份、防风20-60份、白芷10-50份、紫草5-40份、丹皮5-40份、辛夷花10-50份、沙参30-100份、黄芩10-50份、虎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卓夫
申请(专利权)人:蔡卓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