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44271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96~144份、土槿皮96~144份、地肤子48~72份、白鲜皮48~72份、荆芥48~72份、广东紫荆皮48~72份、龙胆24~36份、白矾24~36份、側柏叶24~36份、石菖蒲24~36份、麻黄24~36份。实验证明:擦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肤悦康洗剂后,小鼠背部皮损明显好转,搔抓行为次数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肤悦康洗剂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良好。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eczem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常年高居皮肤科门诊前三位,是皮肤科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由于湿疹易于复发和慢性化,常剧烈瘙痒,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及开发治疗湿疹的方法和药物意义重大。西医治疗湿疹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较差,易复发,且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湿疹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有效减少复发率。因此,发挥中医药优势,探讨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机理已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治疗湿疹的中药多为民间偏方,需患者自行熬制,缺乏成品规模效应;且中药熬制的家庭化、个性化操作,使其很难有统一质量标准。急待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的治疗湿疹的中药。而目前,尚未出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96~144份、土槿皮96~144份、地肤子48~72份、白鲜皮48~72份、荆芥48~72份、广东紫荆皮48~72份、龙胆24~36份、白矾24~36份、側柏叶24~36份、石菖蒲24~36份、麻黄24~36份。进一步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20份、土槿皮120份、地肤子60份、白鲜皮60份、荆芥60份、广东紫荆皮60份、龙胆30份、白矾30份、側柏叶30份、石菖蒲30份、麻黄30份。进一步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的药粉、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制剂为洗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2)将原料直接打粉,或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皮肤病为皮炎湿疹。实验证明:擦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后,小鼠背部皮损明显好转,搔抓行为次数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良好。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背部皮损评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果无特殊声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配方:苦参120g、土槿皮120g、地肤子60g、白鲜皮60g、荆芥60g、广东紫荆皮60g、龙胆30g、白矾30g、側柏叶30g、石菖蒲30g、麻黄30g。2.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2)加水煎煮原料2次,第一次煎煮2h;第二次煎煮1h;并煎液,过滤,浓缩滤液,加入苯酚,搅匀,静置24h,过滤,取上清液,分装,即得。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配方:苦参96g、土槿皮96g、地肤子48g、白鲜皮48g、荆芥48g、广东紫荆皮48g、龙胆24g、白矾36g、側柏叶36g、石菖蒲24g、麻黄24g。2.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2)加水煎煮原料2次,第一次煎煮2h;第二次煎煮1h;并煎液,过滤,浓缩滤液,加入苯酚,搅匀,静置24h,过滤,取上清液,分装,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配方:苦参144g、土槿皮144g、地肤子72g、白鲜皮72g、荆芥72g、广东紫荆皮72g、龙胆36g、白矾24g、側柏叶24g、石菖蒲36g、麻黄36g。2.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2)加水煎煮原料2次,第一次煎煮2h;第二次煎煮1h;并煎液,过滤,浓缩滤液,加入苯酚,搅匀,静置24h,过滤,取上清液,分装,即得。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皮炎湿疹豚鼠模型皮损朗格汉斯细胞-CD4+/CD8+通路的影响1、动物造模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法诱导建立豚鼠皮炎湿疹模型;1)药剂:丙酮与橄榄油以1:4比例(W/V=1:4),加入2,4-二硝基氯苯中混合形成5%及0.5%(W/V)DNCB溶液。2)动物:豚鼠(SPF级)60只,4~5周龄,雌雄各半。3)造模方法:a.第一天开始将50μL浓度为5%(W/V)的DNCB溶液外涂于小鼠背部皮肤;b.一周后,使用100μL浓度为0.5%(W/V)的DNCB溶液外涂于小鼠背部皮肤;c.其后每周1次重复上述用药(即7天、14天和21天),共激发3次。2、用药方法空白对照组:豚鼠背部皮肤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外用。阳性对照组:豚鼠背部皮肤予哈西奈德溶液(5mL:0.125g)外用,每日1次,每次1分钟。治疗组:造模第一天开始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外用,按2mL/只外用,每日1次(高剂量组浓度为2.4g生药/mL,中剂量组浓度为1.8g生药/mL,低剂量组为1.2g生药/mL)。3、评价指标(1)整体评价a.背部皮损评分:主要观察红斑(出血)、水肿、表皮剥脱、鳞屑(干燥),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分别记为0、1、2、3分,如图1所示。b.搔抓行为:将豚鼠单独放置,观察10min内豚鼠搔抓背部的次数,连续搔抓算作1次。(2)实验室检测指标A.取血清:采用ELISA法/液相芯片法检测血清中IL-2、IL-4、IL-17、IL-31、TGF-β1、IFN-γ水平。B.取皮损组织: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皮损中细胞因子IL-2、IL-4、IL-17、IL-31、TGF-β1、IFN-γmRNA表达水平。C.取脾脏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及细胞内IL-4、IFN-γ、TN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D.对小鼠造模处的皮肤进行HE染色;E.对小鼠造模处的皮肤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计算皮损内CD1a+S-100+朗格汉斯细胞数量。4、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小鼠背部皮损明显好转,搔抓行为次数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综上,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96~144份、土槿皮96~144份、地肤子48~72份、白鲜皮48~72份、荆芥48~72份、广东紫荆皮48~72份、龙胆24~36份、白矾24~36份、側柏叶24~36份、石菖蒲24~36份、麻黄24~3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96~144份、土槿皮96~144份、地肤子48~72份、白鲜皮48~72份、荆芥48~72份、广东紫荆皮48~72份、龙胆24~36份、白矾24~36份、側柏叶24~36份、石菖蒲24~36份、麻黄24~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20份、土槿皮120份、地肤子60份、白鲜皮60份、荆芥60份、广东紫荆皮60份、龙胆30份、白矾30份、側柏叶30份、石菖蒲30份、麻黄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的药粉、原料药的水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平彭伟文张玲林素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