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2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水库设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各水库总库容自动联合调度使用,保证水库库容规模的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包括下游水流段,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上游方向的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其中,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之间为连通结构,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库挡水结构和第二水库挡水结构,第一水库的第一水库水流段的尾段与第二水库的第二水库水流段的尾段并联后与下游水流段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联通各水库的水流联通结构为无控制结构,可以根据水位差自动实现多库水体互补的联合调度,从而很好的保证了水库规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水库的修建之中。

Multi reservoir automatic joint regulation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水库设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
技术介绍
在偏远地区修建饮水工程、农田水利项目、防洪抗旱工程时,需要兴建大量的中小型水库。为保障水库满足饮水、灌溉和防洪等功能,水库需具有一定库容规模,一定蓄水高程,但由于贫困地区水利资源相对匮乏,往往需修建一定高度的挡水结构才能满足要求,但由于挡水结构较高,相应带来淹没范围大幅增加。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将涉及淹没区的经济体整体搬迁;2)下调蓄水和用水等预期目标,降低水库规模。这两种措施均要侵占当地匮乏的土地等资源,不利于对当地环境保护,其中,整体搬迁将增加水库投资,降低水库效益;降低水库规模仅能满足当前一定供水需求,且不利于当地长久规划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上游蓄水形成各自水库,并通过水流联通结构将各水库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各水库总库容自动联合调度使用,保证水库库容规模的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包括下游水流段,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上游方向的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其中,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之间为连通结构,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库挡水结构和第二水库挡水结构,第一水库的第一水库水流段的尾段与第二水库的第二水库水流段的尾段并联后与下游水流段连通。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上游方向的第三水库,第三水库设置有第三水库挡水结构,所述第三水库的第三水库水流段的尾段与第二水库的第二水库水流段的尾段并联,第三水库和第二水库之间为连通结构。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库和第二水库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串联通管结构或虹吸管联通结构。进一步的是,第三水库和第二水库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串联通管结构或虹吸管联通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串联通管结构或虹吸管联通结构的管口所在水平面均低于水库最低水位。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库挡水结构、第二水库挡水结构以及第三水库挡水结构的水库挡水结构基础高程低于水库最低水位,第一水库挡水结构、第二水库挡水结构以及第三水库挡水结构的水库挡水结构顶高程高于水库最高水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在下游水流段上游方向设置第一水库挡水结构形成第一水库,以及设置第二水库挡水结构形成第二水库,由于第一水库与第二水库之间又为连通结构,从而就实现了各水库总库容自动联合调度使用,保证水库库容规模,也就很好的保证了水库满足饮水、灌溉和防洪等功能。本技术联通各水库的水流联通结构为无控制结构,可以根据水位差自动实现多库水体互补的联合调度,从而很好的保证了水库规模,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水库的修建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水库结构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第一水库1、第一水库水流方向11、第一水库水流段12、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第一重要影响对象14、第二水库2、第二水库水流方向21、第二水库水流段22、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第二重要影响对象24、第三水库3、第三水库水流方向31、第三水库水流段32、第三水库挡水结构33、第三重要影响对象34、下游水流段4、下游水流方向41、下游水流段通道42、原有挡水结构43、水库挡水结构顶高程51、水库最高水位52、水库最低水位53、水库挡水结构基础高程54、串联通管结构6、串联通管结构高程61、虹吸管联通结构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包括下游水流段4,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4上游方向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其中,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之间为连通结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和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第一水库1的第一水库水流段12的尾段与第二水库2的第二水库水流段22的尾段并联后与下游水流段4连通。本技术所涉及的水库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一般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在实际施工应用时,很有可能遇到需要增设第三水库3的情况,此时,只需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采用这样的方案即可: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4上游方向的第三水库3,第三水库3设置有第三水库挡水结构33,所述第三水库3的第三水库水流段32的尾段与第二水库2的第二水库水流段22的尾段并联,第三水库3和第二水库2之间为连通结构。以第一水库1、第二水库2和第三水库3所构成的联合水库为例,如图1所示,联合水库不仅增加了水库库容规模,还可以很好的保护以第一重要影响对象14、第二重要影响对象24和第三重要影响对象34为代表的区域安全,从而防止或减弱淹没带来的损失。就各个水库之间的连接方式而言,可以选这样的方案: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串联通管结构6或虹吸管联通结构7,以及第三水库3和第二水库2之间的连通结构为串联通管结构6或虹吸管联通结构7。如图3所示,串联通管结构6或虹吸管联通结构7可以根据相邻的两个水库之间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联通各水库的水流联通结构为无控制结构,可以根据水位差自动实现多库水体互补的联合调度,从而在各个水库之间实现自动联调,大幅度的增加了水库库容规模。在实际布置时,为了保证水流可以自由的在各个水库之间流动,如图3所示,优选所述串联通管结构6或虹吸管联通结构7的管口所在水平面均低于水库最低水位53。另外,为了保证挡水结构满足最低和最高水位的影响要求,优选这样的方案: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以及第三水库挡水结构33的水库挡水结构基础高程54低于水库最低水位53,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以及第三水库挡水结构33的水库挡水结构顶高程51高于水库最高水位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包括下游水流段(4),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4)上游方向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其中,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之间为连通结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和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第一水库(1)的第一水库水流段(12)的尾段与第二水库(2)的第二水库水流段(22)的尾段并联后与下游水流段(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包括下游水流段(4),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4)上游方向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其中,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之间为连通结构,第一水库(1)和第二水库(2)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库挡水结构(13)和第二水库挡水结构(23),第一水库(1)的第一水库水流段(12)的尾段与第二水库(2)的第二水库水流段(22)的尾段并联后与下游水流段(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下游水流段(4)上游方向的第三水库(3),第三水库(3)设置有第三水库挡水结构(33),所述第三水库(3)的第三水库水流段(32)的尾段与第二水库(2)的第二水库水流段(22)的尾段并联,第三水库(3)和第二水库(2)之间为连通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冯天骏石江涛黄庆王浩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