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记专利>正文

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252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及使用方法。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的一端,活动杆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板的右侧面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支撑槽内,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备菜切换机构。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备菜切换机构的设置,转盘式的结构设计,放置配菜后能够转动切换备菜,并且能够方便的排列备菜顺序,帮助新手快速熟练炒菜下菜顺序。

A kind of assistant rack for kitchen preparation and its use method for novice stu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7月25日,申请号为CN201810822912.5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品的
,具体为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不同菜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做菜过程中加菜的顺序至关重要,对于刚刚学菜的人来说做菜中难免手忙脚乱,加菜的顺序难以顾忌,而且对于新手来说最难控制的就是火候的问题,菜板放置处与灶台往往存在一些距离,备好的菜拿取不便,加上火候控制不准确,错过最佳加菜时间,影响菜品质量,而且现在备好的菜通常是放在菜板上或者装在盘子里放在桌子上,要占用很多的空间且不方便拿取。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具备方便排列炒菜过程中不同菜的入锅顺序,帮助新手熟练做菜,方便炒菜过程中拿菜,并且垂直利用厨房空间,更节省厨房空间。(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的一端,活动杆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板的右侧面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支撑槽内,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备菜切换机构,活动杆上表面的左端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有挂钩,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备菜切换机构包括中心块、插槽、插杆、环形槽、定位槽、托送机构、定位弹簧、定位块、转盘、缺口和送菜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块的左侧面,中心块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插杆,且插杆侧面的底端开设有环形槽,插槽侧壁对应环形槽位置开设的定位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的一端,定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定位槽内的定位块的一端,定位块的另一端延伸出定位槽并插接在环形槽内,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下表面的中心,转盘下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六个以转盘中心为参考环形排列的缺口,缺口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送菜杆的一端,送菜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托送机构。优选的,所述托送机构包括活动孔、活动托杆、顶杆、长腔、活动球、吸附块一、吸附槽、吸附块二和托盘,所述送菜杆的另一端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托杆,且活动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顶杆,两个顶杆靠近活动托杆的一端均插接在活动托杆对应位置开设的槽内,活动托杆的内部开设有长腔,长腔的内部放置有活动球,活动托杆的顶端粘接有吸附块一,吸附块一上表面开设的吸附槽内吸附有吸附块二,吸附块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托盘下表面的中部。优选的,所述长腔为圆柱腔,且长腔的直径与活动球直径相同,所述活动托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珠,挂珠直径范围为五至十五毫米,在活动杆折叠收起时,挂钩挂在挂环上,挂珠能够提供挂物的功能,能够挂锅铲等厨具,节省厨房内空间。优选的,所述活动孔靠近转盘的一侧壁上开设的粘接槽内粘接有吸附块三,活动托杆内壁对应吸附块三的位置开设有球槽,球槽适应与活动球。优选的,所述球槽的深度是活动球直径的六分之一。优选的,所述活动孔的上下两开口截面均呈喇叭状。优选的,所述吸附块二和吸附块三均为磁铁块,活动球为铁球,在活动杆收起时,活动球运动被吸附块三吸引,帮助活动托杆在活动孔内保持平衡,另一方面能够使中心集中于转盘所处空间,帮助维持平衡,活动孔的直径略大于活动托杆的直径,活动托杆在活动孔内有活动空间。优选的,所述中心块右侧面的顶端开设有斜槽,斜槽底壁与中心块下表面所成夹角范围为四十至五十度,且斜槽的底壁粘接有软垫,软垫为硅胶垫,斜槽能够作为释放口,送菜杆运动到斜槽时,送菜杆由斜槽处下落,托盘高度降低,方便从托盘内拨落菜品入锅内,软垫的设置能够帮助缓冲送菜杆下落冲击。优选的,所述吸附槽和吸附块二的截面均呈半圆形,方便托盘快速放置在吸附块一上,易于定位。(三)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备菜切换机构的设置,转盘式的结构设计,放置配菜后能够转动切换备菜,并且能够方便的排列备菜顺序,备菜菜板顺序切换能够帮助新手快速熟练炒菜下菜顺序。2、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托送机构的设置,能够提供备菜盛放空间,且其上托盘可才分,便于使用者放置备菜。3、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壁挂式结构,可以直接安装在灶台前方墙面,利用垂直空间,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使备菜距离炒锅更近,方便菜品的入锅,节省时间,对于新手来说,加菜的过程不会再手忙脚乱,更能专心炒菜的流程推进,保证成菜品质。4、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活动杆与连接杆的活动连接,在不使用本辅助架时活动杆折叠可将备菜切换机构收起靠墙,节省空间,并且挂珠的设置可为使用者提供厨具挂架的功能,用于挂厨具。5、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活动球和挂珠的设置,在辅助架使用过程中,活动球位于长腔底部,配合挂珠降低活动托杆的中心,使活动托杆维持竖直状态,送菜杆在斜槽处下坠时,托盘不大幅倾斜,其内的菜品不会洒落,方便使用者操作。6、该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通过活动球和吸附块三的设置,在活动杆收起时,活动球运动被吸附块三吸引,帮助活动托杆在活动孔内保持平衡,另一方面能够使中心集中于转盘所处空间,帮助维持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送菜杆活动孔处的截面图。图中:1固定板、2连杆、3支撑板、4连接杆、5活动杆、6支撑杆、7支撑槽、8备菜切换机构、801中心块、802插槽、803插杆、804环形槽、805定位槽、806托送机构、8061活动孔、8062活动托杆、8063顶杆、8064长腔、8065活动球、8066吸附块一、8067吸附槽、8068吸附块二、8069托盘、807定位弹簧、808定位块、809转盘、810缺口、811送菜杆、9挂珠、10吸附块三、11球槽、12斜槽、13软垫、14挂钩、15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下表面通过连杆2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板1和支撑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墙面,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不做过多叙述,固定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5的一端,活动杆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杆6的一端,支撑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通过连杆(2)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5)的一端,活动杆(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杆(6)的一端,支撑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支撑槽(7),支撑杆(6)的另一端插接在支撑槽(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备菜切换机构(8),活动杆(5)上表面的左端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有挂钩(14),连接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15);所述备菜切换机构(8)包括中心块(801)、插槽(802)、插杆(803)、环形槽(804)、定位槽(805)、托送机构(806)、定位弹簧(807)、定位块(808)、转盘(809)、缺口(810)和送菜杆(811),所述活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块(801)的左侧面,中心块(80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插槽(802),插槽(802)内插接有插杆(803),且插杆(803)侧面的底端开设有环形槽(804),插槽(802)侧壁对应环形槽(804)位置开设的定位槽(805)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807)的一端,定位弹簧(8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定位槽(805)内的定位块(808)的一端,定位块(808)的另一端延伸出定位槽(805)并插接在环形槽(804)内,插杆(8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09)下表面的中心,转盘(809)下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六个以转盘(809)中心为参考环形排列的缺口(810),缺口(810)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送菜杆(811)的一端,送菜杆(8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托送机构(806);/n所述托送机构(806)包括活动孔(8061)、活动托杆(8062)、顶杆(8063)、长腔(8064)、活动球(8065)、吸附块一(8066)、吸附槽(8067)、吸附块二(8068)和托盘(8069),所述送菜杆(811)的另一端开设有活动孔(8061),活动孔(8061)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托杆(8062),且活动孔(806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顶杆(8063),两个顶杆(8063)靠近活动托杆(8062)的一端均插接在活动托杆(8062)对应位置开设的槽内,活动托杆(8062)的内部开设有长腔(8064),长腔(8064)的内部放置有活动球(8065),活动托杆(8062)的顶端粘接有吸附块一(8066),吸附块一(8066)上表面开设的吸附槽(8067)内吸附有吸附块二(8068),吸附块二(806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托盘(8069)下表面的中部;/n所述长腔(8064)为圆柱腔,且长腔(8064)的直径与活动球(8065)直径相同,所述活动托杆(806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珠(9),挂珠(9)直径范围为五至十五毫米;/n所述活动孔(8061)靠近转盘(809)的一侧壁上开设的粘接槽内粘接有吸附块三(10),活动托杆(8062)内壁对应吸附块三(10)的位置开设有球槽(11);/n所述中心块(801)右侧面的顶端开设有斜槽(12),斜槽(12)底壁与中心块(801)下表面所成夹角范围为四十至五十度,且斜槽(12)的底壁粘接有软垫(13),软垫(13)为硅胶垫;/n所述吸附块二(8068)和吸附块三(10)均为磁铁块,活动球(8065)为铁球,活动孔(8061)的直径略大于活动托杆(8062)的直径;/n所述吸附槽(8067)和吸附块二(8068)的截面均呈半圆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手助学的厨房备菜辅助架,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通过连杆(2)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5)的一端,活动杆(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上铰接有支撑杆(6)的一端,支撑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支撑槽(7),支撑杆(6)的另一端插接在支撑槽(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备菜切换机构(8),活动杆(5)上表面的左端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有挂钩(14),连接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环(15);所述备菜切换机构(8)包括中心块(801)、插槽(802)、插杆(803)、环形槽(804)、定位槽(805)、托送机构(806)、定位弹簧(807)、定位块(808)、转盘(809)、缺口(810)和送菜杆(811),所述活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块(801)的左侧面,中心块(80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插槽(802),插槽(802)内插接有插杆(803),且插杆(803)侧面的底端开设有环形槽(804),插槽(802)侧壁对应环形槽(804)位置开设的定位槽(805)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807)的一端,定位弹簧(8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定位槽(805)内的定位块(808)的一端,定位块(808)的另一端延伸出定位槽(805)并插接在环形槽(804)内,插杆(8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09)下表面的中心,转盘(809)下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六个以转盘(809)中心为参考环形排列的缺口(810),缺口(810)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送菜杆(811)的一端,送菜杆(8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托送机构(806);
所述托送机构(806)包括活动孔(8061)、活动托杆(8062)、顶杆(8063)、长腔(8064)、活动球(8065)、吸附块一(8066)、吸附槽(8067)、吸附块二(8068)和托盘(8069),所述送菜杆(811)的另一端开设有活动孔(8061),活动孔(8061)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托杆(8062),且活动孔(806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顶杆(8063),两个顶杆(8063)靠近活动托杆(8062)的一端均插接在活动托杆(80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记
申请(专利权)人:张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