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4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包括:通过至少一组余热共享组件与密集烤房的加热室及装烟室连通的总通道;余热共享组件包括连通装烟室与总通道的左引入通道与右引入通道、开设于总通道上的余热输出口,以及设置于总通道内的阻隔止回组件;阻隔止回组件包括垂设于总通道内壁上的门框、转动设置于门框上的阻隔门,以及转动设置于门框上的止回片;左引入通道与右引入通道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左共享转换门及右共享转换门;余热输出口上设置有余热利用转换门;总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去湿状态可选择的去湿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烟叶烘烤过程的中后期排出的余热再利用,热能利用率高;操作简单,能实现准确控制。

A side-by-side waste heat sharing device for tobacco intensive curing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烟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
技术介绍
烤烟烟叶采收后,需要经过烘烤才能成为生产卷烟的烟叶材料。烟叶的烘烤过程分为前期的变黄期和中后期的定色期和干筋期,各个时期的工艺要求有所不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中后期的定色期和干筋期时需要排湿。现有的烤烟烘烤设备,如中国专利“烤烟气流平移式密集烤房”(专利号:200820069376.8)、“一种高效节能烤烟烤房”(专利号:97216922.9)及“一种可控制回风的烟叶密集烤房”(专利号:200720104507.7),其在烟叶烘烤过程的中后期即定色和干筋期排湿时,均是直接将烤房内的湿热空气排出到烤房外的空气中,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再如中国专利“种并排连体烟叶密集烤房用的余热共享装置”(专利号:201020248823.3),其设置于烤房的房顶,不利于保温,且更换其中的吸湿装置时操作麻烦,并且余热共享通道与多个烤房连通,在各个烤房处于烤烟的不同阶段时,容易发生冷空气的回流,从而影响需要保温或加热的烤房的温度,最终影响烟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烤烟烘烤热能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保温好不会发生冷空气回流的烤烟余热共享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包括:通过至少一组余热共享组件与密集烤房的加热室及装烟室连通的总通道;所述余热共享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装烟室与所述总通道的左引入通道与右引入通道、开设于所述总通道上并连通所述总通道与所述加热室的余热输出口,以及设置于所述总通道内的阻隔止回组件;所述阻隔止回组件,包括垂设于所述总通道内壁上且于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引入通道右侧的门框、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阻隔门,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上的止回片;通过所述阻隔门的转动实现上述总通道是否实现贯通;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远离所述装烟室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左共享转换门及右共享转换门;所述余热输出口上设置有余热利用转换门;所述总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去湿状态可选择的去湿装置。通过调节该去湿装置,选择所述总通道内流动的气体是否进行干燥。较佳地,所述密集烤房包括并排连体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装烟室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装烟室连通设置的所述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风机安装室(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机安装室通过安装于所述加热室上方且中心设有通孔的风机安装板与所述加热室连通。所述阻隔门设置于所述总通道内位于每两个相邻的烤房之间的位置处。较佳地,所述总通道位于多个所述装烟室的前方且设置于所述风机安装板上,即所述总通道安装于烤房内部,增强保温效果。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均为前后贯通且下部与所述总通道连通的管道;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分别设置于每一个所述加热室两侧,且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的后方开口均与所述装烟室连通,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的前方开口分别通过所述左共享转换门及所述右共享转换门与室外大气进行连通或隔绝。较佳地,所述余热输出口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左引入通道与所述右引入通道中间,并与所述通孔对应。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输出口上连通有余热输出通道,所述余热输出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该通孔通过安装于其下方的循环风机与所述余热输出口进行气体交换;所述余热输出通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去湿装置。于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循环风机与所述余热输出口直接进行气体交换,且该余热输出口上设置有所述去湿装置;如此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省成本。较佳地,所述去湿装置包括去湿框、活动设置于所述去湿框内的吸湿材料网、设置于所述去湿框下部的集水盘、与所述集水盘连通的出水管、转动设置于所述去湿框顶部内腔中的辊轴,以及输出轴与所述辊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去湿框的外部,所述辊轴贯穿所述去湿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辊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设置于所述去湿框内部的转动轴承,与所述去湿框转动配合。所述吸湿材料网的上部与所述辊轴连接,所述吸湿材料网的下部设置有磁性条,所述去湿框底部内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磁性条相互磁吸的磁块。所述第一电机正转时,所述辊轴转动,将所述吸湿材料网卷覆于所述辊轴上,当所述吸湿材料网全部被卷覆时,所述去湿装置失去吸湿功能;当所述第一电机反转时,所述吸湿材料网在重力及所述磁性条的磁吸力的共同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所述去湿装置具备完全的吸湿能力。当含水量大的烟叶(如下部叶)烘烤需要余热时,因其含水量大而不需要水分,保持所述去湿装置的初始状态或使所述去湿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吸湿材料网不断吸收水分,且不断形成水珠往下流进集水盘并从出水管流出,即可去掉湿热空气的一部分水分,有利于提高含水量大的烟叶烘烤质量;当含水量少的烟叶(如上部叶)烘烤需要余热时,因其含水量少而需要水分,第一电机正转,将吸湿材料网完全卷覆于其上,湿热空气直接通过并被利用,有利于提高含水量少的烟叶烘烤质量。较佳地,所述左共享转换门、所述右共享转换门及所述余热利用转换门,结构相同,均包括互成直角的两个相连接的转换门框、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转换门框连接处的门叶转轴、垂直所述门叶转轴的轴线连接于所述门叶转轴上的转换门叶,以及输出轴与所述门叶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转换门框内圈上设置有与所述转换门叶密封配合的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上述转换门叶的转动,从而实现该转换门的开闭,即当所述转换门叶转动至于相对应的开口贴合时,该开口实现封闭,当转换门叶在上述状态下反向旋转90°时,相对应的开口实现完全打开。所述转换门叶靠近所述门叶转轴的一端有两个延伸部,所述转换门叶通过该两个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门叶转轴连接。较佳地,所述门框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阻隔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门框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三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阻隔门的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总通道的贯通与否。当所述阻隔门与所述总通道的内壁相贴时,所述总通道实现贯通,当所述阻隔门在上述状态下反转90°时,实现所述总通道于该处的完全封闭。较佳地,所述止回片两端的下部与所述门框转动连接,且于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系数较大的扭簧;该弹性系数的大小的选择,使得所述止回片在所述扭簧的回复力与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轻贴于所述门框上,并且受到垂向较轻微的推力,该止回片即可被推开。当上浮于上方的热空气从所述阻隔门一侧的方向通过所述门框时,所述阻隔门打开且所述止回片打开,则所述总通道贯通;当下沉于下方的冷空气从所述止回片一侧的方向通过所述门框时,所述止回片在冷空气的推力与所述扭簧的回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关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第三电机均采用可正反转的电机,也可采用能够准确控制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或其它的电机,且上述电机均与外部电源连接,且操控方便。工作原理:位于左边的烤房处于定色期或干筋期,相邻且位于其右边的烤房处于变黄期时,左边的烤房进行排湿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至少一组余热共享组件与密集烤房的加热室(1)及装烟室(2)连通的总通道(3);所述余热共享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装烟室(2)与所述总通道(3)的左引入通道(4)与右引入通道(5)、开设于所述总通道(3)上并连通所述总通道(3)与所述加热室(1)的余热输出口(6),以及设置于所述总通道(3)内的阻隔止回组件;/n所述阻隔止回组件,包括垂设于所述总通道(3)内壁上且于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引入通道(5)右侧的门框(7)、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7)上的阻隔门(8),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7)上的止回片(9);/n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远离所述装烟室(2)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左共享转换门(10)及右共享转换门(11);所述余热输出口(6)上设置有余热利用转换门(12);所述总通道(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去湿状态可选择的去湿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至少一组余热共享组件与密集烤房的加热室(1)及装烟室(2)连通的总通道(3);所述余热共享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装烟室(2)与所述总通道(3)的左引入通道(4)与右引入通道(5)、开设于所述总通道(3)上并连通所述总通道(3)与所述加热室(1)的余热输出口(6),以及设置于所述总通道(3)内的阻隔止回组件;
所述阻隔止回组件,包括垂设于所述总通道(3)内壁上且于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右引入通道(5)右侧的门框(7)、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7)上的阻隔门(8),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门框(7)上的止回片(9);
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远离所述装烟室(2)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左共享转换门(10)及右共享转换门(11);所述余热输出口(6)上设置有余热利用转换门(12);所述总通道(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去湿状态可选择的去湿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烤房包括并排连体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装烟室(2)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装烟室(2)连通设置的所述加热室(3),所述加热室(3)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加热室(3)连通的风机安装室;所述风机安装室通过安装于所述加热室(3)上方且中心设有通孔(16)的风机安装板(15)与所述加热室(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通道(3)位于多个所述装烟室(2)的前方且设置于所述风机安装板(15)上;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均为前后贯通且下部与所述总通道(3)连通的管道;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分别设置于每一个所述加热室(1)的两侧,且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的后方开口均与所述装烟室(2)连通,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的前方开口分别通过所述左共享转换门(10)及所述右共享转换门(11)与室外大气进行连通或隔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输出口(6)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左引入通道(4)与所述右引入通道(5)中间,并与所述通孔(16)对应;所述通孔(16)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循环风机与所述余热输出口(6)进行气体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连体的烟叶密集烤房用余热共享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双蒋笃忠徐玮张大伟郭军成勍松唐专明李小慧秦凌沈力王贵袁方何明魁钟湘瑛唐茂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