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38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包括载物板,该载物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内凹的载物槽,所述载物槽开设有数个竖直并贯穿于整个载物板的通孔;所述载物板中间横向开设有安装通槽,并在该安装通槽中安装有能够拆卸更换的海绵层;在所述载物板两侧设置有安装柱,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载物板位于安装柱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豆类种子培养的培养板,合理的设计载物板,该载物板能够实现豆类种子的放置,并且设置海绵层,该海绵层可以为种子供给营养或水,使其豆类种子能够正常发育成长,并且在载物板上设置有内凹球面的载物槽,该载物槽作为种子的载体,使得种子安放更加稳定可靠。

A culture plate for bean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子培育载体,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
技术介绍
实验室在研究豆类植物生长情况时,一般都是从种子开始培育观察,定期做记录,并且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而传统的豆类种子培育一般采用载物盘或少量培育时用塑料的培养皿,但是这些培育过程中,豆类种子容易出现晃动,或营养液/水过多影响豆类种子的发育,从而导致培育不够完善,进而影响研究人员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豆类种子的培养,合理的设计载物板,该载物板能够实现豆类种子的放置,并且设置海绵层,该海绵层可以为种子供给营养或水,使其豆类种子能够正常发育成长,并且在载物板上设置有内凹球面的载物槽,该载物槽作为种子的载体,使得种子安放更加稳定可靠不易晃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包括载物板,该载物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内凹的载物槽,所述载物槽开设有数个竖直并贯穿于整个载物板的通孔;所述载物板中间横向开设有安装通槽,并在该安装通槽中安装有能够拆卸更换的海绵层;在所述载物板两侧设置有安装柱,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载物板位于安装柱的位置。优选的,所述载物板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接水板。优选的,所述接水板具有上开口的接水槽,并在在该接水槽中固定设置竖直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截面为燕尾形的凸榫,该凸榫与开设在载物板底端的燕尾形榫槽匹配。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底部设置有支脚。优选的,所述载物槽的内凹面为球面。优选的,所述安装通槽横向经过载物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豆类种子的培养,合理的设计载物板,该载物板能够实现豆类种子的放置,并且设置海绵层,该海绵层可以为种子供给营养或水,使其豆类种子能够正常发育成长,并且在载物板上设置有内凹球面的载物槽,该载物槽作为种子的载体,使得种子安放更加稳定可靠;通过合理的设计接水板,该接水板能够防止海绵层的水滴落于地面,能够使得培育环境更加干净,同时该接水板可以拆卸,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燕尾形的凸榫,在培养板下方设置有燕尾形榫槽,在安装时只需将凸榫安装于燕尾形榫槽即,使得接水板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合理的设计安装柱,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在实施时,安装柱贯穿于载物板,并且该载物板通过安装于安装柱的螺母进行定位和固定,由于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所以载物板的高度也可调,使其更好的适应环境,同时在安装柱底部设置有圆台形的支脚,使其安装柱放置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结构巧妙,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容易制造,同时培养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载物板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接水板的立体图;图8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6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7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载物板;1.1、载物槽;1.2、安装通槽;1.3、燕尾形榫槽;2、接水板;2.1、连接杆;3、安装柱;3.1、支脚;4、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10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包括载物板1,该载物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内凹的载物槽1.1,所述载物槽1.1开设有数个竖直并贯穿于整个载物板的通孔;所述载物板中间横向开设有安装通槽1.2,并在该安装通槽1.2中安装有能够拆卸更换的海绵层4;在所述载物板两侧设置有安装柱3,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载物板位于安装柱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板1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接水板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板具有上开口的接水槽,并在在该接水槽中固定设置竖直的连接杆2.1,该连接杆2.1的端部设置有截面为燕尾形的凸榫,该凸榫与开设在载物板底端的燕尾形榫槽1.3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3的底部设置有支脚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槽1.1的内凹面为球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槽横向经过载物槽。本技术具体实施如下: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在使用时,首先将海绵层放置于安装通槽,再在该海绵层上浸上营养液或水,再将豆类种子放置于载物槽,由于海绵层穿过载物槽,所以豆类种子能够直接接触营养液,并且开设有数个通孔,种子的根可以通过通孔与海绵层接触,从而实现营养的吸收,工作人员再不定时的向海绵层添加水或营养液,同时再特定时间可以更换海绵层;在培养过程中培养人员观看位于载物槽的豆类种子的发育情况,从而完成培育过程;同时为了防止海绵层的营养液或水滴落而影响环境,在培养板下端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接水板,该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燕尾形的凸榫,在培养板下方设置有燕尾形榫槽,在安装时只需将凸榫安装于燕尾形榫槽即可,通过接水板放置了营养液或水的滴落,使试验环境更好。合理的设计安装柱,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在实施时,安装柱贯穿于载物板,并且该载物板通过安装于安装柱的螺母进行定位和固定,由于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所以载物板的高度也可调,使其更好的适应环境,同时在安装柱底部设置有圆台形的支脚,使其安装柱放置更加稳定可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板(1),该载物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内凹的载物槽(1.1),所述载物槽(1.1)开设有数个竖直并贯穿于整个载物板的通孔;/n所述载物板中间横向开设有安装通槽(1.2),并在该安装通槽(1.2)中安装有能够拆卸更换的海绵层(4);/n在所述载物板两侧设置有安装柱(3),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载物板位于安装柱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板(1),该载物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内凹的载物槽(1.1),所述载物槽(1.1)开设有数个竖直并贯穿于整个载物板的通孔;
所述载物板中间横向开设有安装通槽(1.2),并在该安装通槽(1.2)中安装有能够拆卸更换的海绵层(4);
在所述载物板两侧设置有安装柱(3),该安装柱开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载物板位于安装柱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豆类培育的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1)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接水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珊程娜赵龙王朝贵梁振娟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