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281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包括导电外壳、导电弹片、电路板和装配壳,电路板和导电弹片均设于装配壳内,导电外壳卡套于装配壳的外侧,导电弹片装设于装配壳上,装配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于电路板和导电外壳之间,导电弹片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臂和自主体部一侧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臂,主体部装设于第一壳体上,第一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第二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与电路板相触,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外壳相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改善蓝牙天线接收能力,使蓝牙的有效传输距离更长。

A Bluetooth headset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耳机
,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蓝牙耳机的使用率是越来越高,而现有蓝牙耳机的天线,主要是PCB板印刷天线,随着市场对蓝牙耳机外观的精美程度和小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蓝牙耳机采用了金属外壳,或蓝牙耳机的外壳也做得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传统的PCB印刷天线在狭小的空间里无法做到足够的尺寸以及达不到足够的对地净空距离,因而信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其能大大改善蓝牙天线接收能力,使蓝牙耳机的有效传输距离更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包括导电外壳、导电弹片、电路板和装配壳,所述电路板和导电弹片均设于装配壳内,所述导电外壳卡套于装配壳的外侧,所述导电弹片装设于装配壳上,所述装配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电路板和导电外壳之间,所述导电弹片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臂和自主体部一侧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臂,所述主体部装设于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与电路板相触,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外壳相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导电触点适配的导电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壳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轴向设有螺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安装柱适配的通孔,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与螺孔配合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围板,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限位围板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限位围板与限位槽的配合设于第一壳体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蓝牙耳机控制器还包括SR扣,所述SR扣为两个,分设于装配壳的两端,所述SR扣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本体部一侧的安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围绕形成与安装部适配的容置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弹片与第一壳体一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不导电的绝缘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电外壳、电路板、第一壳体和导电弹片的配合能使电路板与导电外壳之间电连接,使导电外壳作为蓝牙耳机控制器的天线结构,当使用者佩戴该蓝牙耳机控制器时,电路板通过导电外壳与人身耦合,这样能形成较大的参考地平面,从而提高了辐射端的辐射性能,大大改善了蓝牙天线接收能力,蓝牙有效传输距离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之第二壳体的结构图。图中:1-导电外壳,2-导电弹片,21-主体部,22-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臂,24-第一导电触点,25-第二导电触点,3-电路板,31-通孔,4-第一壳体,41-限位槽,42-定位柱,5-第二壳体,51-安装柱,52-螺孔,53-限位围板,54-定位槽,6-SR扣,61-本体部,62-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包括导电外壳1、导电弹片2、电路板3和装配壳,所述电路板3和导电弹片2均设于装配壳内,所述导电外壳1卡套于装配壳的外侧,所述导电弹片2装设于装配壳上,所述装配壳包括第一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4设于电路板3和导电外壳1之间,所述导电弹片2包括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臂22和自主体部21一侧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臂23,所述主体部21装设于第一壳体4上,所述第一连接臂22伸出于第一壳体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臂23伸出于第一壳体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臂22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24,所述第二连接臂23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25,所述第一导电触点24与电路板3相触,所述第二导电触点25与导电外壳1相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3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导电触点24适配的导电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壳还包括第二壳体5,所述第二壳体5设有安装柱51,所述安装柱51轴向设有螺孔52,所述电路板3上设有与安装柱51适配的通孔31,所述电路板3通过螺栓穿过通孔31与螺孔52配合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5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5设于第一壳体4的上方,所述第二壳体5的两侧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围板53,所述第一壳体4设有与限位围板53适配的限位槽41,所述第二壳体5通过限位围板53与限位槽41的配合设于第一壳体4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42,所述第二壳体5设有与定位柱42适配的定位槽5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蓝牙耳机控制器还包括SR扣6,所述SR扣6为两个,分设于装配壳的两端,所述SR扣6包括本体部61和设于本体部61一侧的安装部62,所述第一壳体4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5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围绕形成与安装部62适配的容置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弹片2与第一壳体4一体连接,这样能有效提高组装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为不导电的绝缘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电外壳1、电路板3、第一壳体4和导电弹片2的配合能使电路板3与导电外壳1之间电连接,使导电外壳1作为蓝牙耳机控制器的天线结构,当使用者佩戴该蓝牙耳机控制器时,电路板3通过导电外壳1与人身耦合,这样能形成较大的参考地平面,从而提高了辐射端的辐射性能,大大改善了蓝牙天线接收能力,蓝牙有效传输距离更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外壳、导电弹片、电路板和装配壳,所述电路板和导电弹片均设于装配壳内,所述导电外壳卡套于装配壳的外侧,所述导电弹片装设于装配壳上,所述装配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电路板和导电外壳之间,所述导电弹片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臂和自主体部一侧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臂,所述主体部装设于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与电路板相触,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外壳相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外壳、导电弹片、电路板和装配壳,所述电路板和导电弹片均设于装配壳内,所述导电外壳卡套于装配壳的外侧,所述导电弹片装设于装配壳上,所述装配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电路板和导电外壳之间,所述导电弹片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一连接臂和自主体部一侧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臂,所述主体部装设于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臂伸出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与电路板相触,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外壳相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导电触点适配的导电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轴向设有螺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安装柱适配的通孔,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与螺孔配合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