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装置及带屏音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27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箱装置及带屏音箱,音箱装置包括柱形的塑胶架、设于所述塑胶架内部的谐振组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塑胶架两端的两个喇叭组件,所述塑胶架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塑胶架的两端均具有供所述谐振组件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喇叭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塑胶架沿其轴向方向设置两个谐振腔体,两个所述谐振腔体内均设有所述谐振组件,所述谐振腔体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谐振组件滑入的一对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音箱装置,塑胶架一体成型,没有装配间隙,能够保证较好的发音效果,而且谐振组件的安装方便,直接滑入谐振腔体内即可。

Speaker device and speaker with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箱装置及带屏音箱
本技术属于音箱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音箱装置及带屏音箱。
技术介绍
音箱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柱形的便携式音箱由于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深受人们的喜爱。柱形音箱的内部支架也呈柱形,但为了便于在支架内部安装谐振组件,通常支架分成两部分制造,在安装谐振组件之后,再将两部分支架装配固定。但是两部分支架的结合处具有装配间隙,装配间隙会影响谐振组件在谐振时的气流分布,影响发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架装配时的装配间隙影响发音效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音箱装置,包括柱形的塑胶架、设于所述塑胶架内部的谐振组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塑胶架两端的两个喇叭组件,所述塑胶架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塑胶架的两端均具有供所述谐振组件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喇叭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塑胶架沿其轴向方向设置两个谐振腔体,两个所述谐振腔体内均设有所述谐振组件,所述谐振腔体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谐振组件滑入的一对滑槽。进一步地,所述谐振组件包括两个振音组件,且两个所述振音组件相正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振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振音盘和支撑架,所述塑胶架、所述振音盘以及所述支撑架自外向内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振音盘包括软胶层和固定于所述软胶层上的振音部,所述支撑架呈框状,且固定于所述软胶层的边缘,所述软胶层的两侧及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于一对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软胶层的边缘通过粘贴层粘贴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音箱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塑胶架和所述振音组件的紧固件,所述塑胶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软胶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谐振组件的止挡部。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倒角壁,所述倒角壁与所述喇叭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架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使所述塑胶架沿其轴向方向形成两个所述谐振腔体,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显示屏幕的连接件。本技术还通过一种带屏音箱,包括上述的音箱装置,还包括显示屏幕。本技术提供的音箱装置及带屏音箱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音箱装置包括塑胶架、谐振组件和喇叭组件,塑胶架呈柱形,塑胶架一体注塑成型,没有装配间隙,且其两端均具有开口,塑胶架内具有两个谐振腔体,且两个谐振腔体的内壁均设有一对滑槽,谐振组件通过开口沿滑槽进入谐振腔体内。该音箱装置的塑胶架没有装配间隙,能够保证较好的发音效果,而且谐振组件的安装方便,直接滑入谐振腔体内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箱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箱装置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组件的爆炸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屏音箱的立体结构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音箱装置;11-塑胶架;110-环形凹槽;12-谐振组件;121-振音组件;122-振音盘;123-软胶层;1230-第二连接孔;124-振音部;125-支撑架;1250-第三连接孔;126-环形凹陷部;13-喇叭组件;14-网罩;2-显示屏幕;3-连接件;4-装饰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箱装置1进行说明。在音箱装置1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塑胶架11、谐振组件12和两个喇叭组件13,塑胶架11呈柱形,且一体注塑成型,其内的谐振腔体抽芯成型。该一体成型的塑胶架11周向和径向均没有装配间隙,不会影响谐振腔体的谐振效果。塑胶架11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开口可呈圆形,两个喇叭组件13分别固定于两个开口处。塑胶架11沿其周向方向具有两个谐振腔体,两个谐振腔体内均设有谐振组件12,两个谐振腔体的内壁均设有一对滑槽,谐振组件12可通过开口沿滑槽滑动进入谐振腔体内。这样,即使塑胶架11一体成型时,谐振组件12也能够便捷的安装于塑胶架11内。在装配该音箱装置1时,首先将两个谐振组件12分别通过两个开口进入两个谐振组件12内,然后将两个喇叭组件13分别固定于两个开口的内壁处,装配简单,且塑胶架11本身没有周向的装配间隙。进一步地说明,塑胶架11的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谐振组件12相正对,如果塑胶架11呈封闭状,谐振组件12在振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无法自由振动,拉伸或压缩谐振腔体内的空气,因此与谐振组件12正对设置的通孔可使谐振组件12自由振动,而塑胶架11的装配间隙一般沿塑胶架11的径向设置,会使谐振产生的声波从装配间隙泄漏,不利于空气谐振。上述实施例中的音箱装置1,包括塑胶架11、谐振组件12和喇叭组件13,塑胶架11呈柱形,塑胶架11一体注塑成型,没有装配间隙,且其两端均具有开口,塑胶架11内具有两个谐振腔体,且两个谐振腔体的内壁均设有一对滑槽,谐振组件12通过开口沿滑槽进入谐振腔体内。该音箱装置1的塑胶架11没有装配间隙,能够保证较好的发音效果,而且谐振组件12的安装方便,直接滑入谐振腔体内即可。在音箱装置1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槽背向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谐振组件12的止挡部,当谐振组件12滑入谐振腔体内时,止挡部对谐振组件12具有定位作用,使谐振组件12滑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的塑胶架、设于所述塑胶架内部的谐振组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塑胶架两端的两个喇叭组件,所述塑胶架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塑胶架的两端均具有供所述谐振组件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喇叭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塑胶架沿其轴向方向设置两个谐振腔体,两个所述谐振腔体内均设有所述谐振组件,所述谐振腔体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谐振组件滑入的一对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的塑胶架、设于所述塑胶架内部的谐振组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塑胶架两端的两个喇叭组件,所述塑胶架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塑胶架的两端均具有供所述谐振组件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喇叭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塑胶架沿其轴向方向设置两个谐振腔体,两个所述谐振腔体内均设有所述谐振组件,所述谐振腔体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谐振组件滑入的一对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组件包括两个振音组件,且两个所述振音组件相正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振音盘和支撑架,所述塑胶架、所述振音盘以及所述支撑架自外向内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音盘包括软胶层和固定于所述软胶层上的振音部,所述支撑架呈框状,且固定于所述软胶层的边缘,所述软胶层的两侧及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于一对所述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武吴海全郭世文余新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