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9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受电电路,将所述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变换为直流;负载电路,利用所述受电电路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第1基板,装配有所述受电线圈及所述受电电路;以及第2基板,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被配置于比所述受电线圈靠外侧,并装配有所述负载电路。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磁共振方式非接触地接受电力的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受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便携电话,该便携电话具备:受电线圈,接收从送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作用来传送的电力;以及电路基板,安装有变换电路,该变换电路将该受电线圈中感应出的交流变换为直流并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便携电话分开包括内置有受电线圈的可动壳体和内置有电路基板的主体壳体。可动壳体以能够将受电线圈移动至与电路基板分离的位置的状态被连结于主体壳体。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利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磁场共振来传输电力的无线输电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磁场共振方式中,通过在送电装置以及受电侧装置这双方设置使用线圈和电容器的谐振电路并使这些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来将电力从送电装置传输至受电侧装置。该磁场共振方式的无线输电具有如下优点:即使送电装置与受电侧装置相隔一定距离,也能够高效地传输电力。此外,磁场共振也被称为磁共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82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8385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将内置有受电线圈的可动壳体配置于与电路基板分离的位置,来防止由送电线圈的电磁波噪声导致的电路基板的误工作。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进行基于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力传输。因此,与基于磁共振方式的电力传输相比,存在如下技术课题: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的距离短,受电装置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与基于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力传输相比,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无线传输系统的磁共振方式的电力传输能够使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的距离变长,能够减少对受电装置的设置位置的限制。然而,当将磁共振方式的电力传输应用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时,存在以下的技术课题。也就是说,通过磁共振传输的电力的频率高于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的电力的频率。例如,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的电力的频率为kHz波段的频率,与之相对,磁共振的谐振频率为MHz波段的频率。因此,存在如下技术课题:由连接内置于可动壳体的受电线圈与内置于主体壳体的电路基板(受电电路)的引线等布线的电感所导致的损耗增大。另外,存在如下技术课题:在连接受电线圈与电路基板(受电电路)的布线等中产生高频噪声,电路基板误动作。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技术课题而做出的,得到能够抑制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的受电线圈与受电电路之间的电力损耗及高频噪声的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受电电路,将所述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变换为直流;负载电路,利用所述受电电路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第1基板,装配有所述受电线圈及所述受电电路;以及第2基板,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被配置于比所述受电线圈靠外侧,并装配有所述负载电路。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受电装置中,受电线圈及受电电路被装配于第1基板。因此,与将受电电路装配于与第1基板分开的第2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受电线圈与受电电路之间的连接路径的电感变小,能够抑制电力损耗及高频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A-A剖面的图。图3为说明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的受电线圈和受电电路的配置位置的俯视图。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的结构的图。图6为图5的结构的具体电路图。图7为说明对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线圈的受电起作用的磁场和负载电路的配置的图。图8为说明对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线圈的受电起作用的磁场和负载电路的配置的图。图9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受电装置的外观的俯视图。图10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受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1为示意性地示出图10的A-A剖面的图。图12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受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3为说明对实施方式3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线圈的受电起作用的磁场和负载电路的配置的图。图14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受电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5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受电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6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受电装置的结构的变形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框体;1a:第1框体;1b:第2框体;10:第1基板;10a:第1基板;10b:第1基板;11:挖出部(cutoutportion);12:第1区域;13:第2区域;20:第2基板;21:布线;30:受电线圈;30a:受电线圈;30b:受电线圈;40:受电电路;40a:受电电路;40b:受电电路;50:负载电路;51:第2负载电路;60:送电电路;65:送电线圈;70:送电线圈;80:受电线圈;100:受电装置;101:受电装置;102:受电装置;200:送电装置;300: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401:整流电路;402:变换电路;601:谐振型电源;602:匹配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结构)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A-A剖面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受电装置100具备容纳于框体1内的第1基板10及第2基板20。在第1基板10装配有受电线圈30及受电电路40。受电线圈30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受电线圈30为例如铜箔等布线图案形成为螺旋状而得到的平面线圈。此外,关于受电线圈30,不限于布线图案,而可以将任意导线卷绕为螺旋状来形成并装配于第1基板10。另外,受电线圈30也可以层叠多层来形成。此外,在第1基板10的受电线圈30的内周部形成有贯穿第1基板10的开口即挖出部11。此外,也可以是未形成有挖出部11的结构。受电电路40将受电线圈30接受到的电力变换为直流。电路结构的详情将在后述。受电线圈30和受电电路40由形成于第1基板10的布线图案连接。在此,利用图3对第1基板10中的受电线圈30和受电电路40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图3为说明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的受电线圈和受电电路的配置位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第1基板10中,从受电线圈30的轴AX的方向观察时,配置有受电线圈30的第1区域12与配置有受电电路40的第2区域13邻接。也就是说,受电线圈30和受电电路40以使连接受电线圈30和受电电路40的布线图案的距离为最短的方式被配置于第1基板10上。再次参照图1及图2。在第2基板20装配有利用受电电路40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的负载电路50。负载电路50和受电电路40由布线21连接。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电装置,具备:/n受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n受电电路,将所述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变换为直流;/n负载电路,利用所述受电电路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n第1基板,装配有所述受电线圈及所述受电电路;以及/n第2基板,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被配置于比所述受电线圈靠外侧,并装配有所述负载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受电装置,具备:
受电线圈,通过磁共振接受电力;
受电电路,将所述受电线圈接受到的电力变换为直流;
负载电路,利用所述受电电路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
第1基板,装配有所述受电线圈及所述受电电路;以及
第2基板,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被配置于比所述受电线圈靠外侧,并装配有所述负载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基板中,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配置有所述受电线圈的第1区域与配置有所述受电电路的第2区域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受电电路与所述第2基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具备第2负载电路,该第2负载电路利用所述受电电路变换后的电力进行工作,
从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第2负载电路被配置于与所述受电线圈重叠的位置,并且由不形成电气闭合回路的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将所述受电线圈和所述受电电路的组具备多个,
所述负载电路构成为从多组所述受电线圈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屋润阿久泽好幸松盛裕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