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ring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8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ring电路,包括适配器和电池,还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以及切换控制电路;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分别与第一MOS管的漏极及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稳压二极管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源控制切换,节省成本。

An or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ring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ring电路。
技术介绍
Oring电路为许多现代设备和系统要求带有冗余设计、电源容量总计或者多电源选择功能的电源架构电流。Oring电路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多电源供电系统或者需要市电和后备电池无缝切换的设备;2个以上的多电源系统大多应用在特殊设备领域。就普通设备而言,更多的需求是市电和后备电池这两种电源的无缝切换;市电和后备电池电源切换的方案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案:二极管方式和MOS-FET方式。二极管方式应用于高电池电压系统时效率尚可,但当应用于低电池电压供电系统,如单节3.7V锂电池时,管压降将极大影响电池效率,以致于无法使用此方式Oring。MOS-FET方式在低电池电压供电系统可以较好的保障电池效率,但因MOS-FET特性,必须使用外围电路控制G极以确保正确的电源供应,通常使用Oring控制器芯片实现,从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ring电路,能够有效保证电源控制切换,节省成本。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Oring电路,包括用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ring电路,包括用于接入市电的适配器(400)和用于后备用电的电池(BAT),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适配器(400)连接用于对适配器(400)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的第一稳压电路(100)、与电池(BAT)连接用于对电池(BAT)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的第二稳压电路(200),以及分别与适配器(400)、第一稳压电路(100)和第二稳压电路(200)连接进行无缝供电切换的切换控制电路(300);所述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和分别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及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的电源输出端(VDD),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ring电路,包括用于接入市电的适配器(400)和用于后备用电的电池(BAT),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适配器(400)连接用于对适配器(400)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的第一稳压电路(100)、与电池(BAT)连接用于对电池(BAT)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的第二稳压电路(200),以及分别与适配器(400)、第一稳压电路(100)和第二稳压电路(200)连接进行无缝供电切换的切换控制电路(300);所述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和分别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及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的电源输出端(VDD),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适配器(400)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稳压二极管(V1)和第二电阻(R2)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一稳压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并且还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稳压二极管(V2)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第二稳压电路(200)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ring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100)包括用于与适配器(400)连接的适配连接输入端(VIN)和降压稳压芯片(U1),所述降压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适配连接输入端(VIN)连接,所述适配连接输入端(VIN)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峰陈小军黄章良鲁星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