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底座(1)、电源模块(2)、显示屏(14)、控制模块(3)、计算模块(4)和数据接口(5);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7)、冷水管(6)、散热器(8)、引风扇(11)和送风扇(12);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该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负荷预测功能,且装置整体上散热效果良好。

A power load foreca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技术介绍
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规划、能源交易、电力系统运行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一种基于历史负荷数据的方法,充分考虑气象、节假日等因素来预测未来几小时或几天的负荷。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随着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的发展,传统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该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良好。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底座1、电源模块2、显示屏14、控制模块(3)、计算模块4和数据接口5;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供电;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7、冷水管6、散热器8、引风扇11和送风扇12;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散热器包括多块平行布置的散热片10,平行翅片之间通过多条平行布置的毛细管9连接,毛细管串接在冷水管中,每条毛细管均贯穿所有的散热片。毛细管为16条,呈四行四列阵列式布置;散热片为6片。散热片上设有多片半导体制冷片13,散热片受控于MCU。具体的每一个毛细管在散热片的贯穿处的两侧均设有2个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与MCU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放大电路与MCU相连。数据接口为WLAN接口,还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WiFi模块;WLAN接口和WiFi模块均与MCU相连。控制模块为CPU,即中央处理器,MCU为为控制单元。MCU还连接有显示屏背光调节电路。当温度过高的时候,如超过50度,则增加水泵的转速,通过驱动电路输出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并增加送风扇和排风扇的功率。从而增加散热。具体控制过程为现有成熟技术。预测装置的工作模式:预测装置与云服务器通信,获取运行数据和预测结果数据(预测结果数据为云服务器上的现有数据),处理器将该数据送至显示屏显示。计算模块为GPU,即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图像数据,采用现有成熟芯片。本方案属于纯硬件方案,不设计任何程序和方法,属于技术保护的客体。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通信接口可与与云平台数据交互,从而提高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计算能力。另外,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散热模块,能将底板上电路元件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值之下,从而保障装置的稳定长期运行。散热模块采用水冷循环机制,另外,还采用送风扇和引风扇设置在散热器处辅助散热,散热器本身,通过多片平行的散热片散发热量,另外,采用阵列式布置的毛细管提升散热性能,而且,更进一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一步降低温度。水冷管蛇形布置,能改善散热性能。具有闭环散热控制机制,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MCU通过控制风扇转速,水泵转速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实施温度控制。总之,这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突出的散热效果以及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散热翅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控制系统框图;图5为放大电路原理图;图6为调光电路原理图。标号说明:1-底板,2-电源模块,3-控制模块,4-计算模块,5-数据接口,6-水冷管,7-水泵,8-散热器,9-毛细管,10-散热片,11-引风扇,12-送风扇,13-半导体制冷片,14-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4,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底座1、电源模块2、显示屏14、控制模块(3)、计算模块4和数据接口5;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供电;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7、冷水管6、散热器8、引风扇11和送风扇12;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散热器包括多块平行布置的散热片10,平行翅片之间通过多条平行布置的毛细管9连接,毛细管串接在冷水管中,每条毛细管均贯穿所有的散热片。毛细管为16条,呈四行四列阵列式布置;散热片为6片。散热片上设有多片半导体制冷片13,散热片受控于MCU。具体的每一个毛细管在散热片的贯穿处的两侧均设有2个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与MCU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放大电路与MCU相连。数据接口为WLAN接口,还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WiFi模块;WLAN接口和WiFi模块均与MCU相连。本装置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现有的云计算平台交互,极大的保证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快速性。底板即PCB印刷板,PCB印刷板上安装了一块控制芯片(TMC8460-BI)和一块GPU(GTX1660TI)芯片,控制芯片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保证控制芯片的电源供应。另一端与计算模块的GPU芯片相连,控制GPU的相关计算。GPU的另一端与显示器通过I/O串口相连接,将预测结果可视化。在PCB板下侧装设有散热模块,保证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环境。散热模块包括位于控制模块和GPU芯片下侧的散热管和连接在散热管两端的水泵以及散热器,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也通过管道联通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水回路。除此之外,当需要处理一些数据量较大的计算时,该负荷预测装置还可以通过TCP/IP协议与现有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通信获取计算结果(负荷预测装置与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通信以及获取数据为现有成熟技术)。如图5,放大电路采用二级放电电路,包括2个运放,分别是AMP1和AMP2,均为反比例放大器;其中AMP1能调节放电倍数,具体为具有4档调节倍数,具有电阻的设置,分别为2.4,1,0.51和0.27倍,而AMP2的放大倍数为1,即相当于反相器;且运放AMP1放大倍数的切换,是由4选1模拟选择器来实现的;最终的放大后的信号为V0,再进入CPU的ADC端进行模数转换。如图6,显示屏处还设有背光调节电路;背光调节电路也称为亮度调节电路;亮度调节电路包括LED灯串、三极管、电位器Rx和A/D转换器;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显示屏的固定架上还设有旋钮开关与电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源模块(2)、显示屏(14)、控制模块(3)、计算模块(4)和数据接口(5);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n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供电;/n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7)、冷水管(6)、散热器(8)、引风扇(11)和送风扇(12);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n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n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源模块(2)、显示屏(14)、控制模块(3)、计算模块(4)和数据接口(5);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
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供电;
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7)、冷水管(6)、散热器(8)、引风扇(11)和送风扇(12);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
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
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包括多块平行布置的散热片(10),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裕文唐鹏刘湘李泽文胡让穆利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