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0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气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气柜进行降温不能隔离外界恶劣环境、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所述防尘电气柜包括电气柜本体和冷风机,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设有出风口和挡尘板,所述挡尘板设于出风口正上方;电气柜本体内设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气柜本体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侧与冷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进风口内侧设有滤尘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冷风机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冷风机实施控制。

A dustproof electric cabinet with a col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属于电气控制

技术介绍
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电力、交通、冶金、工业控制、消防安全监控等
随着变频调速等新技术的日益普及,同时为满足各种控制需要,电气柜内布设的发热元器件越来越多,例如变频器、固态继电器、变压器、各种整流模块等,这些元器件的发热量较大,如果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势必会影响各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主要采用风扇、热交换器、工业空调等方式降低电气柜内的温度,由于很多电气柜安装于高温、粉尘等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如果采用风扇进行降温,由于无法隔离外界恶劣环境,不仅降温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将外界灰尘吸入到电气柜内,容易造成元器件污染、电路短路、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严重火灾;如果采用工业空调进行降温,虽然能够起到隔离外界恶劣环境和降温的作用,但由于空调压缩机能耗高,不利于节能减耗;如果采用热交换器进行降温,由于无法在电气柜内形成稳定风场,不仅降温效果欠佳,也无法集中去除飘落到电气柜内的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气柜进行降温不能隔离外界恶劣环境、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包括电气柜本体和冷风机,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设有出风口和挡尘板,所述挡尘板设于出风口正上方;电气柜本体内设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气柜本体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侧与冷风机的出风端连通,进风口内侧设有滤尘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冷风机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冷风机实施控制。优选地,所述电气柜本体内还设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设于出风口正下方,所述控制器与排气扇电性连接,控制器还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排气扇实施控制。优选地,所述电气柜本体内还设有电集尘组件,所述电集尘组件设于出风口正下方。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电集尘组件电性连接,控制器还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电集尘组件实施控制。优选地,所述电集尘组件包括自下而上顺序布设的第一过滤网、放电极、集尘极、第二过滤网。优选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优选地,所述挡尘板通过垫柱与电气柜本体顶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为不少于两个均匀布设于电气柜本体顶面的散热孔。优选地,所述滤尘部件包括活性炭纤维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电气柜本体与冷风机连通,当启动冷风机向电气柜本体内吹入冷凤时,设于电气柜本体侧面底部的进风口与设于电气柜本体顶面的出风口之间形成由下至上的稳定风场,从而对布设于电气柜本体内的发热元器件起到稳定降温的作用;电气柜本体进风口内侧面设有活性炭纤维板,对由冷风机吹入的冷风起到除潮、滤尘的作用,避免灰尘污染元器件;设于电气柜本体出风口正下方的电集尘组件,对于少量进入电气柜本体内的灰尘起到静电除尘的作用;控制器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柜内温度对冷气机、排气扇和电集尘组件进行控制,从而确保了电气柜本体内的无尘和适温环境,更有利于节约能耗和充分发挥电气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冷风机功耗较低,有利于节能减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底面内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内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集尘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气柜本体;2、冷风机;3、导管;31、活性炭纤维板;4、柜门;5、柜窗;6、散热孔;61、挡尘板;62、垫柱;7、排气扇;8、电集尘组件;81、第一过滤网;82、放电极;83、集尘极;84、第二过滤网;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气柜包括电气柜本体1和冷风机2,电气柜本体1右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冷风机2出风端通过导管3插入该进风口,使得电气柜本体1内部与冷风机2连通,电气柜本体1顶面设有出风口,冷风机2启动后,冷风自进气口吹入,在电气柜本体1内形成由下至上的稳定风场,从而对布设于电气柜本体1内的发热元器件起到稳定降温的作用,加热后的气流自出风口排出。电气柜本体1正面设有与其铰接的柜门4,柜门4上部开有柜窗5,所述柜窗5镶嵌有透明玻璃,以便于操作人员透过柜窗5观察电气柜本体1内部情况,以及打开柜门4对布设于电气柜本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外侧结构示意图,所述出风口为若干均匀布设于电气柜本体1顶面的散热孔6,散热孔6正上方设有挡尘板61,挡尘板61通过若干垫柱62固定连接于电气柜本体1顶面外侧。通过设置散热孔6,以减缓气流吹出量,从而在电气柜本体1内形成正压,有利于由冷风机2吹至电气柜本体1内的冷风充分流经各元器件对其进行均匀降温;垫柱62垫高了挡尘板61的高度,使得散热孔6与挡尘板61之间预留一定间隔,以利于加热后的气流自散热孔6顺利排出;位于散热孔6正上方的挡尘板61有利于减少自散热孔6掉落至电气柜本体1内的灰尘,避免污染元器件。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底面内侧结构示意图,进风口内侧覆盖有活性炭纤维板31,用于对由冷风机2吹入的冷风进行除潮和滤除冷风中的细小灰尘,避免灰尘污染元器件。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本体顶面内侧结构示意图,电气柜本体1顶面内侧由上至下顺序布设有排气扇7和电集尘组件8,排气扇7位于散热孔6正下方,起到辅助排出气流的作用;电集尘组件8位于排气扇7正下方,起到静电除尘的作用。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集尘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电集尘组件8由自下而上顺序布设的第一过滤网81、放电极82、集尘极83、第二过滤网84组成,其中第一过滤网81的孔径略大于第二过滤网84的孔径,以利于电集尘组件吸附和收集灰尘,同时防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其特征是,包括电气柜本体(1)和冷风机(2),所述电气柜本体(1)顶面设有出风口和挡尘板(61),所述挡尘板(61)设于出风口正上方;电气柜本体(1)内设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9),电气柜本体(1)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侧与冷风机(2)的出风端连通,进风口内侧设有滤尘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和冷风机(2)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9)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冷风机(2)实施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其特征是,包括电气柜本体(1)和冷风机(2),所述电气柜本体(1)顶面设有出风口和挡尘板(61),所述挡尘板(61)设于出风口正上方;电气柜本体(1)内设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9),电气柜本体(1)侧面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外侧与冷风机(2)的出风端连通,进风口内侧设有滤尘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和冷风机(2)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9)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冷风机(2)实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其特征是,所述电气柜本体(1)内还设有排气扇(7),所述排气扇(7)设于出风口正下方,所述控制器与排气扇(7)电性连接,控制器还根据温度传感器(9)采集获取的柜内温度对排气扇(7)实施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冷风机的防尘电气柜,其特征是,所述电气柜本体(1)内还设有电集尘组件(8),所述电集尘组件(8)设于出风口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有冷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徕卡节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