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包括底座、两个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极、以及底端与电极密封接触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呈H形,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透明的观察管和连接在两根观察管之间的三通管,三通管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两根观察管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阀门,观察管的底端与电极密封设置,顶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集气管上也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教学用水电解实验装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更简单,使氯气、氢气、氧气的制取更方便可控。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控制电解质水溶液电解试验时反应容器内的液体量,并能方便对电解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方便后续的试验操作。
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for electrolyzing aqueous electrolyte for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质水溶液电解试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常规试验,现有的教学用电解实验装置有以下几种:1、霍夫曼电解器,采用铂电极价格贵,玻璃容器和玻璃阀门易损坏不利于气体收集,反应容器内液体量不能控制,无自动停止反应设置。2、现有市场教学用简易水电解器都采用不锈钢电极,由于不锈钢电极不是惰性电极,根本无法制取氧气。3、高中教学用电解器只有电极和反应容器,无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产生有毒气体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能够控制电解质水溶液电解试验时反应容器内的液体量,并能方便对电解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方便后续的试验操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包括底座、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极、以及底端与所述电极密封接触的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呈H形,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透明的观察管和连接在两根所述观察管之间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两根观察管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观察管的底端与电极密封设置,顶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上也设置有阀门。进一步,所述电极包括橡胶塞和竖直向上、固定插设在所述橡胶塞内的碳棒,所述橡胶塞呈圆台状,所述碳棒与所述橡胶塞同轴线设置,所述橡胶塞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橡胶塞塞入所述观察管底端内。进一步,所述碳棒外套设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中部,所述橡胶套的底端与所述橡胶塞密封设置。进一步,所述碳棒底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橡胶套的顶端高于所述三通管的出水端口设置。进一步,所述底座为立方体状的箱体结构,所述底座底部贴设有塑胶防滑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设计的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更简单,使氯气、氢气、氧气的制取更方便可控。并且,本技术能够控制电解质水溶液电解试验时反应容器内的液体量,并能方便对电解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方便后续的试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的电极在底座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的反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的电极与观察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两个设置在底座1上的电极2、以及底端与电极2密封接触的反应容器3,底座1为立方体状的箱体结构,底座1底部贴设有塑胶防滑垫12,电极2有两个,分别与学生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与学生电源的正极连接的为阳极,与学生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反应容器3呈H形,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透明的观察管4和连接在两根观察管4之间的三通管5,观察管4可以选用透明的塑料材质或者玻璃材质制作,三通管5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两根观察管4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阀门6,观察管4的底端与电极2密封设置,顶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7,集气管7上也设置有阀门6。三通管5的剩余一端用于连接为反应容器3内添加溶液的导管或者注射器,从而可以控制反应容器3内溶液的体积,溶液加注完成以后将三通管5上的阀门6闭合。集气管7上可以连接用于进行气体收集的装置,例如可以在集气管7套设一个气球,在打开集气管7上的阀门6以后,即可收集电解溶液后产生的气体。具体的,电极2包括橡胶塞8和竖直向上、固定插设在橡胶塞8内的碳棒9,橡胶塞8呈圆台状,碳棒9与橡胶塞8同轴线设置,橡胶塞8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橡胶塞8塞入观察管4底端内,从而使观察管4底端与电极2密封设置。这样,在实验完成以后,方便将反应容器3与电极2拆卸后进行收纳。碳棒9外套设橡胶套10,橡胶套10套设在碳棒9的中部,橡胶套10的底端与橡胶塞8密封设置。橡胶套10的顶端高于三通管5的出水端口设置。当观察管4内溶液的高度低于橡胶套10的高度时,由于不能在与碳棒9接触,反应自动停止,并且由于橡胶套10的顶端高于三通管5的出水端口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两根观察管4内的气体由于液封原理,不会通过三通管5进行混合,保证了两根观察管4内的气体纯洁度。碳棒9底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连接头11,连接头11固定在底座1的侧壁上。连接头11方便快速的与学生电源上的外接导线快速连接。本技术采用石墨做惰性电极,避免电极被电解,使电解反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可以对产生的气体进行观察和收集。利用学生电源作电解器电源。实验操作时,首先用注射器向反应容器3内注满电解质水溶液,关闭集气管7上的阀门,接着打开电源开始生成气体,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管4观察气体生成情况,如果需要收集气体,当气体生成的体积约为每只观察管4一半时,关闭中间三通管5上的阀门6,以保证反应容器3内留有一定的反应液同时使集气管7内有一定的气压,在集气管7上连接导管和仪器,打开集气管7上的阀门6,收集气体。反应时,一旦出现一个观察管4内气体产生过快使液面下降低于胶套时,反应会自动停止避免两极气体混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电极(2)、以及底端与所述电极(2)密封接触的反应容器(3);所述反应容器(3)呈H形,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透明的观察管(4)和连接在两根所述观察管(4)之间的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两根观察管(4)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阀门(6),所述观察管(4)的底端与电极(2)密封设置,顶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7),所述集气管(7)上也设置有阀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电极(2)、以及底端与所述电极(2)密封接触的反应容器(3);所述反应容器(3)呈H形,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透明的观察管(4)和连接在两根所述观察管(4)之间的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两根观察管(4)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阀门(6),所述观察管(4)的底端与电极(2)密封设置,顶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集气管(7),所述集气管(7)上也设置有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解质水溶液电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包括橡胶塞(8)和竖直向上、固定插设在所述橡胶塞(8)内的碳棒(9),所述橡胶塞(8)呈圆台状,所述碳棒(9)与所述橡胶塞(8)同轴线设置,所述橡胶塞(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橡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