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77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音频通信装置,包括主机和副机;主机包括第一无线接收模块、第一放大模块、第一耳放模块、第一输入输出模块以及第一无线发射模块;副机包括第二无线接收模块、第二放大模块、第二耳放模块、第一输出模块、麦克放大模块以及第二无线发射模块;第一无线接收模块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第一无线发射模块根据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生成并发送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第二无线接收模块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第二无线发射模块根据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由于音频通信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均分别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故无需使用双工器,防止了信号串扰并降低了硬件成本。

An au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音频通信装置包括接入终端和移动子机;接入终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接收解调电路、第一调制发射电路、音频匹配电路和双工器;移动子机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接收解调电路、第二调制发射电路、音频功放电路、音频前置放大电路和双工器。由于传统音频通信装置使用双工器以使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通过同一个天线传输,故容易发生信号串扰并增加了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频通信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音频通信装置存在信号串扰和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频通信装置,所述音频通信装置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连接的副机;所述主机包括: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一放大模块;与所述第一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一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耳放模块;与所述第一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目标音频信号并接收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副机包括: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二放大模块;与所述第二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二耳放模块;与所述第二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出模块;根据第一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的麦克放大模块;与所述麦克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通过连接线与终端连接;所述终端用于发送第三音频模拟信号;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还用于转发所述第三音频模拟信号;所述第一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模拟信号生成第三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三音频信号;第二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生成第三音频放大信号;第二耳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三目标音频信号;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目标音频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通过连接线与终端连接;所述麦克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第四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四音频模拟信号;所述第二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四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一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生成第四音频放大信号;所述第一耳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四目标音频信号;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目标音频信号至所述终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均为无线接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接收信号,或者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音频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或者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解码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解码单元包括音源解码芯片、第一晶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一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二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三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四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数字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电源,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芯片使能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电池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频率输入控制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音频正极输出端和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音频负极输出端共同构成所述音频解码单元的音频信号输出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晶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晶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射频信号正极输入端和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射频信号负极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音频解码单元的音频接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信号地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天线、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八电感、第九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音频接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三电源,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通信装置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连接的副机;/n所述主机包括:/n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n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一放大模块;/n与所述第一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一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耳放模块;/n与所述第一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目标音频信号并接收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入输出模块;/n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模块;/n所述副机包括:/n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模块;/n与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二放大模块;/n与所述第二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二耳放模块;/n与所述第二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出模块;/n根据第一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的麦克放大模块;/n与所述麦克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通信装置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连接的副机;
所述主机包括:
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
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一放大模块;
与所述第一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一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耳放模块;
与所述第一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目标音频信号并接收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入输出模块;
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一无线发射模块;
所述副机包括:
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二无线接收模块;
与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的第二放大模块;
与所述第二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二耳放模块;
与所述第二耳放模块连接,至少一个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目标音频信号的第一输出模块;
根据第一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的麦克放大模块;
与所述麦克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的第二无线发射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通过连接线与终端连接;
所述终端用于发送第三音频模拟信号;
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还用于转发所述第三音频模拟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模拟信号生成第三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
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三音频信号;
第二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生成第三音频放大信号;
第二耳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三目标音频信号;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目标音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通过连接线与终端连接;
所述麦克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第四原始音频信号生成第四音频模拟信号;
所述第二无线发射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模拟信号生成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并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第四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四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放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生成第四音频放大信号;
所述第一耳放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放大信号生成第四目标音频信号;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目标音频信号至所述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接收模块均为无线接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
用于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一音频接收信号,或者根据从无线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二音频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单元;
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接收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或者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接收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解码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解码单元包括音源解码芯片、第一晶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
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一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二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三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第四模拟电源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数字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电源,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芯片使能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电池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频率输入控制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音频正极输出端和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音频负极输出端共同构成所述音频解码单元的音频信号输出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晶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晶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射频信号正极输入端和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射频信号负极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音频解码单元的音频接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信号地端、所述音源解码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天线、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八电感、第九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音频接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纳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